阅读:一段寻美的旅程
2019-10-16陈颖群
陈颖群
入选教材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无论是语言表达的遣詞造句,还是创作构思的谋篇布局,抑或是情感意蕴的主题立意,都蕴藏着丰富的价值资源,都满含着丰富的意蕴之美。阅读教学作为师生双方围绕文本进行对话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师生探寻美的过程。通过“概括内容,在统整认知中探寻结构之美;依托变化,在前后对比中探寻色彩之美;关注发展,在想象再现中探寻动静之美;聚焦联系,在对应梳理中探寻逻辑之美”,可以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笔者以《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概括内容,在统整认知中探寻结构之美
关注文本结构,本应该属于高年级阅读的重要任务,三年级学生刚刚从第一学段过渡而来,在理性的整体视角和对文本的关注方面还缺乏相应的认知能力。对于“总—分—总”这种小学常用的文体结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理应在本课的教学中加以体现,但纯粹的知识传授,效果显然有限,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出发,发现不同维度语段中的共同指向,深入感知蕴藏在文本中的结构之美。
在学生初读《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课文分别从天空、小河、原野等不用方面展现了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并相机提问:作者为什么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写,而不从其他的方面来写呢?学生有了初步的认知体验,形成了对话的基础,在深入思考后发现这三个方面是北大荒秋天最具特色的地方,也最能体现其景美物丰的特点,作者所选择的描写内容具有鲜明的典型价值。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文本的整体内容和开头、结尾的文字,感受文本内容丰富、整体严谨的结构之美,为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二、依托变化,在前后对比中探寻色彩之美
描写景色之美离不开色彩,北大荒的秋天正是色彩变化最为丰富的季节,对于色彩的描写是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可以紧扣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内容,引领学生关注北大荒秋天天空颜色的变化,在对比中探寻语段中的色彩之美。
教师可以提炼出前后变化最大的词语,即“一碧如洗”和“五彩斑斓”,并出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词语大意后,借助对图片的观察,深化对词语的理解,同时形成鲜明的对比,继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语句中,提炼出表示色彩的词语,如“银灰”“绛紫”“橘黄”“血红”等,一方面想象这些色彩所形成的斑斓画面,一方面厘清这些词语的内在联系,并在朗读之后进行拓展补充,进一步丰富发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在口头描述天空色彩美丽的过程中丰富认知体验,将吸收和积累的词语进行巧妙运用。
三、关注发展,在想象再现中探寻动静之美
描写景物时,作者通常不会一味描写静态的景物,而是穿插适当的动态景物,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丰富读者对文本的深度感知。为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正再现文本的动静结合之美。
首先,从静中感知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来想象小河清澈见底的美感,并尝试从高空俯视的角度鸟瞰其整体形态;然后,教师利用语段中描写的小鱼游来之后的状态,想象在“荡起一道道波纹”之后的状态中,小河流水的动态美感。紧接着,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将从文字中看到的、想到的事物进行统整性表达,从而对文本语段阅读深入体悟,再到积累内化,最后融入实践运用,在想象中探寻文本语言的动静之美。
动静之美的感知不能进行人为的切割,而需要引导学生以统整性的视角巧妙地交汇与融通,这样才能真正将文本表达的内在精髓展现出来,为学生深入文本内核奠定基础。
四、聚焦联系,在对应梳理中探寻逻辑之美
这篇课文的语段基本都是以“总—分—总”的结构设置,这一点在描写“原野”的第四自然段显得尤为典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探寻语段中的逻辑之美,明晰围绕中心句进行语段设置的思维模式。
在学生认识语段的构建方式后,教师先让学生从这一段话中找出主旨句,让学生意识到语段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然后,让学生在理解主旨句大意之后,找找主旨句发出的一项指令,明晰语段的中心意蕴;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成片的大豆”“挺拔的高粱”“榛树叶子”等去寻找关键性字词,并利用语句中“摇动”“演唱”“燃烧”等词语,一边感受拟人手法精妙的表达效果,一边想象文字所呈现的画面,在体悟这段内容的基础上,探寻语段所蕴藏的作者表达智慧和内在的逻辑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资源,为阅读教学准确定位提供了有效抓手。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探寻文本之美,再通过感知美、吸收美和内化美,将学生的身心意识全部浸润在文本的语言世界里,捕捉能够促进学生言语生命成长的内在营养,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城西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