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2019-10-16李娟
李娟,作家,1979年生于新疆奎屯。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九篇雪》等,长篇非虚构作品《冬牧场》《羊道》三部曲等。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花地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2017年出版长篇散文《遥远的向日葵地》获“2017年度中国好书”,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现居阿勒泰,供职新疆文联。
是的,在农忙的最后关键时刻,我们家既找不到工人,也雇不起工人了。
我一直以为,种地这种事,完全是力量的投入。没想到,更多的却是钱的投入。
铺地膜、施化肥、洒农药、雇蜜蜂,都得花钱。
从最开始的播种、打杈,到最后的砍葵花、敲葵花,都得花钱雇工。
于是,到了砍葵花的时节,我妈已是山穷水尽。
种地之前,为了攒够本钱,我妈甚至卖掉了刚盖好的新房子,全家住进了新房旁边的兔舍。
这次回家,我身上带了点钱,也跟着全投了进去。水瓶里的水位还是没升多少,乌鸦还是够不着。
若雇的是长工,拖欠一两个月工资还说得过去。可短工的工资是当日结算的。一人就那百十块钱,赊账的话别说人家不乐意,我们也实在开不了口。
忙的时候咬咬牙,大小活计也就熬下来了。
但是越往后,越熬不住了。
必须得雇人,必须得花钱。
這时,我妈想起自己的杂货店。
阿克哈拉村子小,人口少。村子中心位置却有好几家小店,卖些简单的粮油百货。城里的批发店每过一段时间下乡发一次货,每家的商品也都一模一样。
我家的店门面小,货品就更少。之所以能够一直生存到现在,亏得我妈有其核心竞争力——嘴巴甜。
但是由于种地,店已经关了大半年,一直没进新货。重新开店的话,肯定不会有什么生意。但我妈还是想试试。
蜜蜂授粉后,在等待葵花灌籽的时间里,我妈暂时得闲。有一天她骑摩托车回到了阿克哈拉小村。
那天,天黑透了她才回来,喜滋滋地告诉我们,开了半天店,卖了八十块钱!
刚好够一个工人一天的工钱。
夏天村子里本来就人少,存货又不多,能卖八十块钱已经很不错了。
八十块钱的商品,利润能有多少呢?我问:“这一来一去几十公里,汽油钱赔进去了吧?”
我妈掐指一算:“没赔!如果只卖了三十块钱,就赔了。”
从那天开始,我妈的开店救急行动正式启动。
她每天上午出发,天色暗下来了才回家。每天差不多都能卖几十块钱出来。最少的时候也有二三十。勉强赔进去汽油钱。
有一天生意突然特别好,居然卖了将近两百块钱。我妈无比快乐,哼了一晚上歌。
她说:“要是连续两天都这么好的生意,我就休息两天不去开门了。”
结果,接下来的两天守到天黑也没卖出一分钱。生生抵消掉了前两天的好业绩。
她恨恨道:“白守了两天,早知道这样,这两天就不去了。在地边帮我娟干点活。”
咦?什么叫作——“帮”我干活?
这怎么就成了——“我”的活儿?
尽管如此,到了第二天,她还是揣着两张饼,浑身裹得厚厚的,顶着凛冽大风准时出发了。继续到店里碰运气。
从水电站到阿克哈拉,沿着河边那条公路笔直走就能到达。
由于这条路的路况好,车辆又少,司机一上了这条路就疯了一样地轰油门。“嗖嗖”来去,事故频发。
同时,沿途村庄的牲畜管理松散,常常有牛群在公路中间集合开群众大会。
还有牛直接卧在路中间睡觉。汽车来了理都不理,喇叭按爆了都没用。
司机只好停车,熄火。下去用脚踹牛屁股,用棍子抽牛肚子,才勉强能令其让路。
到了晚上,这条路上更是上下都是牛。沿途又没装路灯,哪怕打着车灯也很难看清路况。
之前,我妈和我叔叔就在这条路上出过事。
那次也是夜里骑摩托车,高速撞上路中央卧着的一头黑牛。摩托车给撞飞到路基下,我妈和我叔被甩出去好远。好在两人都戴了头盔,就摔青了几块肉,破了几块皮,走路瘸了几天,倒也没大伤。
牛呢?
我妈说,牛站起来就跑了……
还能跑,说明没事。
总之对于我妈每天这一来一去的两趟路程,我一直提心吊胆的。
偏她回来得一天比一天晚。
每天傍晚,我做好饭,热在炉子上。随着天色渐暗,星辰渐起,心里越发不安。每过两分钟就出门朝东南方向张望一阵。
听到隐隐绰绰的车辆引擎声也赶紧放下一切活计跑出去看。
不只是我,每到那时,赛虎和丑丑也一同紧张地期待着。
这两只狗白天一直在外面疯玩,从不见狗影儿。可一到黄昏就全都回来了。老老实实坐门口起朝东南方向凝视。
那个方向一有风吹草动,丑丑猛地竖起耳朵,做出蓄势待发的姿势。赛虎则直接用两条后腿站了起来,极力远眺,紧张低吼。
“担忧”这种情绪,可能也讲究一个“心静”。若是生活在诸事庞杂的环境之中,整天顾得上这个顾不上那个。对亲人对朋友,就算有十分的担忧,也会给削去七八。
可在荒野之中,在简单寂静的生活中,一丁点儿大的担忧也会被无限放大。
那时的我,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扼制胡思乱想。和两条狗一起站在夜风中空空落落地望向深渊般的天边。
我妈喜欢骑摩托。她的车排量挺大,异常沉重。别说骑,像我这样的,扶都扶不稳,推都推不动。
但是说起来,我妈勇猛却不鲁莽,还算是谨慎自重。
在茫茫戈壁滩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视野一望无际坦坦荡荡。一棵树也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辆车也没有,甚至连一个凸起的土包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我妈骑车,行至路口,向左转的话一定要打一下左转向灯,向右转则打右转向灯。
我大笑:“你打给谁看啊?”我妈严肃道:“不给谁看,要养成习惯。”
我不由暗自称赞。
若是在路口遇到谁拐弯没打转向灯,她立马大声提醒。若是对方没听到,她非要掉个头追上去,追到人家车窗玻璃边训斥:“不打转向的话我怎么知道你往哪儿拐?你不要命了我还想要呢!”
一个业余交警爱好者。
但是有什么用呢?我妈虽然会打转向灯,却看不懂红绿灯……
总之,一天结束之后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就是等待。越来越巨大的等待。
我和两条狗一起,在茫茫夜色中长久凝视远方的黑暗。共同渴望明亮的车灯突然出现在那个方向。然后渴望它真的是朝這而来。渴望它越来越近,越来越亮。
那时,我便想起外婆对我的等待。
等待是植根于孤独之中的植物吧?孤独越强大,等待越茂盛。
很久很久之后,车灯终于亮起,终于蜿蜒而来。我妈终于回来了。两条狗仰天激吠不已。
当摩托车出现在视野不远处的道路拐弯处时,赛虎和丑丑狂奔而去。如分别了五十年一般激动。
丑丑的大腿长,跑得最快。笔直地冲向摩托车,像个小钢炮一样猛地撞了上去。吓得我妈连连刹车。
丑丑毫不畏惧。车还没停稳就紧紧扒住车头,狗脑袋凑到我妈脸上,喷我妈一脸的口水。
我妈躲又躲不开,又不能撒手扔了摩托,怕砸着狗,只好向我呼救:“快抓狗!快点!”。
我赶紧冲上前抓住狗脖子往后拔,好容易才把她救出来。
相比之下,赛虎的激动稍微婉转一些。它哭泣一般哼哼叽叽,绕前绕后,寸步不离。还站起来抓住我妈的衣摆左右晃,像孩子般撒娇。
我妈一边骂丑丑,一边哄赛虎,一边摘头盔、脱外套。
进了房子,第一件事就是汇报今天的业绩:“又是八十块!很好,又能雇一个人干一天活儿了!”
责编/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