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螟虫药效试验研究
2019-10-16汪毛毛朱晓群孙勰
汪毛毛 朱晓群 孙勰
摘要 选用20%哒嗪硫磷乳油、35%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杀虫剂开展水稻螟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450 mL/hm2防效最好;其次为50%二嗪硫乳油1 500 mL/hm2;再次为35%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50 mL/hm2;20%哒嗪硫磷乳油1 800 mL/hm2和20%三唑磷乳油1 950 mL/hm2触杀性较好,保苗效果达90%左右,但其持效期较短,不宜使用。
关键词 杀虫剂;水稻螟虫;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10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从1997年氟虫氰试验、示范和推广以来,螟虫已作为次要害虫进行兼治,到2009年7月1日除卫生用、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在我国境内停止销售和使用用于其他方面含有氟虫腈成分的农药后,海盐县螟虫残留基数逐步回升,螟虫又从次要虫害变成主要虫害。目前使用的杀虫剂都是主治稻纵卷叶螟兼治螟虫[1],为了探索防治水稻螟虫的有效药剂,受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和相关公司委托,于2018年在早稻机插田进行螟虫防治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某农户承包田,前作为白田,翻耕平整后,4月26日机插秧,密度為27万丛/hm2。试验土壤为青紫泥,pH值为6.5,土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20%哒嗪硫磷乳油,由安徽省池州新赛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35%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宝剑)悬浮剂,由先正达公司生产;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悬浮剂,由杜邦公司生产;10%四氯虫酰胺(9080)悬浮剂,由中化农化有限公司生产;50%二嗪磷乳油,由南通江山农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4%乙多·甲氧虫(斯品诺)悬浮剂,由陶氏公司生产;对照药剂20%三唑磷乳油,由山东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供试作物:早稻,品种为926。防治对象:螟虫。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具体见表1。每个处理面积都不一样,按自然独立田块为1个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处理间用自然田埂隔开,防止串水,影响防效。5月23日用药,选用生产上常用的稼兴50型弥雾机,8级风力弥雾,兑水562.5 kg/hm2喷雾,灌深水用药,保水10 d左右[2]。用药时处于螟虫1龄高峰期,丛枯鞘率为27%[3]。施药当天晴朗,最高温度26.8 ℃,最低温度19 ℃,平均温度22 ℃,微风,日照时数11.5 h。
1.4 调查统计
药后28 d(6月21日)每个小区采取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每点10丛稻,调查各处理虫伤株和残留虫量,然后计算各处理虫伤株率、保苗率和活虫减退率[4-6]。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处理1~8的虫伤株率分别为11.94%、7.50%、10.56%、17.78%、20.00%、21.94%、15.28%、6.39%;保苗效果分别为88.06%、92.50%、89.44%、82.22%、80.00%、78.06%、84.72%、93.61%;活虫减退率分别为-17.78%、-13.33%、46.67%、13.33%、33.33%、20.00%、60.00%、66.67%。
从虫伤株率看,处理6效果最差,为21.94%;其次为处理5(20.00%),再次为处理4(17.78%),说明处理4~6防治螟虫见效比较慢。从保苗效果看,处理8的保苗效果最好,达93.61%;其次为处理2,保苗效果为92.50%;再次为处理3(89.44%);处理1的保苗效果为88.06%,与处理3不相上下,说明处理1、2、3、8防治螟虫见效较快。从活虫减退率看,处理8活虫减退率最高,达66.67%;其次为处理7,活虫减退率为60.00%;再次为处理3(46.67%),说明处理3、7、8防治螟虫持效期较长。
2.2 安全性分析
田间观察表明,试验药剂对水稻安全,对非靶标生物影响不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综合其触杀性、持效期和防治效果等因素,防效最好的药剂为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450 mL/hm2;其次为50%二嗪磷乳油1 500 mL/hm2;再次为35%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50 mL/hm2。20%哒嗪硫磷乳油1 800 mL/hm2和20%三唑磷乳油1 950 mL/hm2触杀性较好,保苗效果达90%左右,但其持效期比较短,一般在10 d左右,因而药后28 d考查活虫减退率时,其活虫量较对照多。此外,早稻田全程仅用药1次,使用药剂会造成寄生蜂减量,因而水稻螟虫数量多于对照。
4 参考文献
[1] 陈君,陈伟.水稻抗性螟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9(5):100.
[2] 曾婷,卜锋.不同药剂防治水稻螟虫试验小结[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124-125.
[3] 潘玲,潘芹龙,王红梅,等.水稻苗期螟虫药剂防治示范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6(4):120-121.
[4] 刘高新.梅州市水稻螟虫种群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8):137-138.
[5] 康敏,赵剑锋,顾中量.德宏州芒市运用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虫效果初探[J].云南农业科技,2015(5):54-55.
[6] 舒桂南,洪小春,舒畅.20%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螟虫药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