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苦教育不能少

2019-10-16

现代家长 2019年7期
关键词:饲养员捷径树洞

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感到自己以前生活不富裕,现在不能再让孩子受苦,于是对孩子有求必应,要星星不给月亮,比如我和我老公。结果,孩子日益骄横。周围人当面说我们是“女儿奴”,背后直摇头。

我们是爱孩子的,想让孩子好,全心付出却适得其反。请问,我们怎么做才对呢?

晓敏

答:有个牧场主,让孩子每天在牧场辛苦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回答:“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是要让他吃点苦头的。

日本动物园一个常年喂猴子的人,不将食物好好摆在那儿供猴子享用,而是将食物放进树洞。猴子吃不到,便用各种办法掏食物,后来终于用树枝把食物从树洞里掏了出来,美美地吃了一顿。有人责备饲养员不该如此喂养猴子,饲养员解释说,其实,猴子对这种食物早已失去了兴趣,如果你把食物摆在猴子面前,猴子根本不吃。只有用这种办法喂它,让它费劲地得到,它才会去吃。

不得不说,这个饲养员发现了一个真理,那就是经过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家庭教育也是一样。现在,很多父母的“爱”,不是把孩子培养成“龙”,而是把孩子培养成“虫”。比如,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读”“侍读”,当孩子的勤务兵,随叫随到。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必然丧失自信和能力。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望子成龙,人之常情。尤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吃苦,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过于舒适的生活容易滋生懒惰、消磨斗志,无益于孩子成才。因此,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幾方面:

1.该碰的钉子要让孩子碰。孩子初来人世,单纯幼稚,假如家长处处替他安排得周到妥帖,就好比鱼儿生下来就好意为它套上一个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2.该绕的弯路要让孩子绕。家长提供的捷径,一是孩子未必买账,二是孩子即便走上了捷径,也不一定高兴,反而会对自己想走的路心心念念、难以忘怀。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这就像凭空给中国足球队一个“世界冠军”的称号,这有什么意义呢?

3.该受的苦累要让孩子受。要让孩子知道,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否则,他就不珍惜、不理解,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让孩子动。脑子是越用越灵光的,给孩子机会去做事和锻炼,一来可以增强他的能力、他的自信,二来可以让他了解生活、懂得甘苦。

猜你喜欢

饲养员捷径树洞
水中放牛
还我捷径
我和饲养员的故事
孔小空遇熊钻树洞
弯 路
温暖的树洞
树洞取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