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袁隆平”李艳华:给中国大豆“争气”的育种专家

2019-10-16夕遥

妇女生活 2019年10期
关键词:杂交大豆品种

夕遥

“临时工”华丽蜕变成育种专家

在我国南方的水稻产区,稻农们经常会提起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而在东北这一全国最主要的大豆种植区,豆农们念念不忘的则是李艳华——中国科学院女育种专家。

1966年,李艳华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几代人都以种大豆为生。李艳华从小就喜欢大豆,孩提时经常跟着父母下地,帮助除草、施肥,大豆成熟時则帮忙采摘。1990年,从东北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毕业的李艳华,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的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实习”。能从事自己从小就喜欢的工作,李艳华欣喜不已。可真正进入海伦实验站,李艳华却经历了一番波折。

当年,实验站一位老研究员金振宇正要退休,特希望找一个接班人,来接替自己把没完成的育种工作继续下去。对于接班人的人选,金振宇只要求一条:传男不传女。因为这份工作非常辛苦,需坚持很多年,对女性来说太残忍。可金老退休前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李艳华大学毕业时,有人向金老推荐她,单位就把她当临时工招了进来。金老见她是位女性,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她干了几个月活,始终没有表态。

虽是“临时工”,可从进实验站的第一天起,李艳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证明自己,一定要留下来。每天天不亮,她就跟老师去地里给大豆做杂交实验。农作物都有自己开花授粉的时间,大豆的最佳授粉时间是凌晨4点到早上7点。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做育种实验,李艳华甚至直接睡在实验室。站里有不少试验田,李艳华经常蹲在田里查看苗情、豆粒,不时在小本子上做记录……最终,金老被李艳华的勤奋和努力打动了,将她转正,并把自己没有做完的工作正式交给了她。

1991年8月,李艳华正式成为海伦实验站的一员。从接棒的那一刻开始,她就确定了目标:培育适应东北高寒地区种植和加工的优质大豆品种。农业生产,一般情况下是机械化程度越高越好,但与农民种地不同,李艳华进行大豆杂交实验却很传统,需要人工收割、人工脱粒、人工分类。因此,她比很多农民还要忙。收获季节,她坐在地上筛选装袋,每一个豆荚、每一个豆粒都反复观察。平时,查看大豆生长进度,抗虫、抗草、抗风特性,哪一点都不能落下。

“育种,有时比照顾孩子还费劲,特别是遴选品种的过程,必须纯手工处理。”李艳华说,大豆育种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失败是家常便饭,成功反而难得一见。从开始进行杂交育种,每培育一代就需要一个生长季。但培育出来的这一代是不稳定的,还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培育第二代、第三代……直至第六代左右,才可以进行决选。而决选只是选择优质的品种进行一到两年的鉴定实验,实验通过后才可以送到有关部门参加审定,审定时间又需要三四年。

一个大豆品种从开始培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年到12年的时间。可见,大豆育种不仅异常艰难且周期漫长。从第一个品种开始培育,到有了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品种,李艳华用了整整10年时间。这也意味着,10年间,她的科研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是空白的。李艳华笑称,怀胎10月,就能生孩子了,育种比孕育孩子难十倍。杂交组合是大豆育种中的基本方式,将大豆品种不同的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到一起,称作一次杂交组合。李艳华20多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最终才从中育成了10个左右的审定品种,可谓十年磨一剑!

跨越4000公里的北种南繁

海伦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端、小兴安岭南麓,黑土肥沃,素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的美誉,也是我国重要的大豆集散中心,国家商品粮基地。李艳华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海伦实验站就坐落在这里。

每年的6月到9月,是李艳华最忙碌的时候,遴选豆种、人工授粉、鉴定实验,她一刻也不停歇。对她来说,只要不下雨,就是工作日。即便下雨,她也往往只是将工作地点从田间转移到实验室。她的办公室角落里常年放着一把躺椅,一件旧军大衣。最忙的时候,李艳华就睡在办公室里,躺椅当床,军大衣为被。

给大豆做人工杂交非常困难。它的花朵很小,需要用放大镜察看;前期花朵的着位点又低,开头那几天甚至要匍匐在地上操作;再加上花粉量少、成活率低,这项工作很是困难。即便如此,李艳华还是坚持每年都做200个左右的杂交组合。在夏天的东北,李艳华每天清晨三四点钟就要趟着露水在田间授粉,大中午顶着烈日在地里调查,傍晚又忍着蚊虫叮咬在地里去雄。“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脚泥”成了她多年来最精准的画像。

然而,由于黑龙江的冬天寒冷又漫长,每年有一半时间是封冻期,导致作物一年一熟,培育一季大豆需要一年时间,这给李艳华的育种工作带来了很大限制。为缩短育种时间,尽早培育出优质大豆品种,李艳华左思右想,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北种南繁。她要把东北的种子带到海南去繁殖!这个想法得到了实验站领导的认同,于是从那以后,每年10月中旬,南下的火车上总能看到李艳华忙碌的身影。

“以前邮寄东西慢,经常是人到了海南,种子还在路上,所以不着急用的种子就寄过去,着急用的就用皮箱装好随身携带。”李艳华说。为了多带一些种子,她自己的随身物品能省则省,能不带就不带。2000年以前,科研经费紧张,李艳华时常坐近50个小时的火车,往返在我国版图上最北至最南的两省之间。为了能多省点钱,她选择坐硬座,累了、困了,就躺在座位下面睡。“后来,项目经费增加了一些,不用节省卧铺钱了,却经常买不到卧铺票,有时还得坐硬座。”李艳华苦笑。

海南是个度假胜地,可李艳华没一点时间去享受。一张张老照片上记录了她在海南的工作场景:头戴斗笠,围着丝巾,席地而坐,与当地农民一起筛选大豆。育种时间紧,李艳华干脆在试验田旁搭起棚子,24小时守着自己的秧苗。晚上住在棚子里,蚊子嗡嗡叫,咬得她浑身是红点。为了多抢生长季,她有时从当年10月到第二年5月初,超过半年时间都在海南的田间进行种子繁育。

苍天不负有心人。李艳华研发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亩产达到400斤左右,甚至有农户种出每亩480斤的高产水平,单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为种植结构调整储备了不少早熟品种。2017年,李艳华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

2019年春节,万家团聚的时候,李艳华却背井离乡,一个人在海南孤独地度过。从过小年到元宵节,李艳华从祖国最北端跑到海南,戴着大斗笠,穿行在湿热的大豆丛中,忙着做大豆新品种生育期调查。2月底,她从海南回来,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整理从海南带回来的试验成果,准备好参加黑龙江省2019年大豆品种试验所需的材料。

替中国大豆“争气”的“金豆娘娘”

“育种必须吃得了苦,沉得住气,甚至要偏执一些。”李艳华说。杂交实验中所需的大豆被称为“材料”。李艳华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到处搜集“材料”。无论是南方北方、国内国外,还是科研院所、展会及农民家,见到合适的豆子,李艳华都不会放过,都要拿到实验室留作实验材料。“有时候去外地逛超市,看到没见过的豆子品种,我也会搜集一些带回来。”李艳华笑言。

1998年,一家种子企业邀请李艳华去当副总经理,每年工资2万元,外加四五千元的分红,并承诺分给她一套楼房。当时,李艳华一年工资只有2000多元,一家人还住着平房。尽管这样,李艳华还是拒绝了收入增加10倍的机会。在她看来,进了企业,受利益影响,育种的工作就没有那么纯粹了,也不如在实验站有器材、试验田这么方便。有人称李艳华是个“大傻瓜”。同事韩斌说,她本可以像很多其他专家一样,到哈尔滨等大城市工作,享受更好的待遇和生活条件,可她始终放不下田地里的那些大豆秧苗,几十年来,一直守在小小的实验站里,不愿离开。

由于衣着朴素,举止低调,李艳华常常让人认不出是专家。一次,一位到实验站采访的电视台记者,因不认得李艳华,直接把她当成一个农民采访起来。还有一次下乡,她甚至被当地一位乡镇领导误认为是前来上访闹事的,叫来几个人阻止她,弄得李艳华哭笑不得。

李艳华说,她对衣服的唯一要求就是,一定要能穿着下地。她这样简单的想法,曾让女儿很不解。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早上说啥也不去上学了。李艳华劝女儿,女儿却哭着一直往下扒她的衣服。原来,女儿觉得李艳华的衣服太差、太旧了,不像别的小朋友妈妈穿的衣服那么鲜艳,觉得太丢脸了,所以不愿意去幼儿园。李艳华最终连哄带骗才安抚住女儿。由于常年忙于工作,李艳华觉得自己对家庭、对女儿有很多亏欠。女儿刚出生不到两个月,李艳华就到试验田去工作了,孩子需要喂奶时,丈夫就把女儿抱到地里,喂完再抱回家。“孩子成长中,打疫苗、上下学这样的事都由我来办。”李艳华的丈夫王国栋叹息说,“别人家孩子,有事都找妈,我家孩子,有啥事都找我。”

李艳华对育种工作很上心,但对于评定职称、向上晋升很重要的论文数量,却不怎么上心。“我们搞育种研究更多是实践,论文写得再多,培育不出好品种也没用。”李艳华说。也正因如此,李艳华评职称的脚步比别人慢了许多。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2008年就获评正高职称,可直到2015年,李艳华才因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破格晋升为正高级工程师。

每年,李艳华都会接到成千上万个农民和种子企业的咨询电话,还有人拎着自己种植的大豆植株上门讨教。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她都一一解答。一次,一位农民自家种的40多公顷大豆出了问题,打电话给李艳华,恳请她到他家地里看看,做个技术鉴定。李艳华一口答应。她先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又改坐四轮拖拉机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目的地。之后,李艳华不顾疲惫,立刻开始了三个多小时的现场调查。最终结论是,除草剂的药害导致了出苗不齐不壮。得到帮助后,那位农民满脸感激:“李老师,你不愧是我们农户的金豆娘娘啊!”

2018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海伦实验站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研讨会,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部门、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平时不爱打扮的李艳华,特意准备了一双高跟鞋,想着在会面的时候穿。可穿着高跟鞋没法下田干活,李艳华又不愿意浪费时间,于是就把高跟鞋放在地头,像往常一样穿着可以防露水的雨靴下地干活去了。没等她干完活,客人们就来到试验田参观。外国专家看到在地里干活的李艳华和高跟鞋,十分诧异,了解事情原委后,都為她竖起了大拇指。

海伦镇建城村的赵成军一家几代人都靠种大豆为生。2018年11月,在江苏卫视《美好时代》节目中,赵成军现场分享了他家种大豆的经历。赵成军家以前种的并不是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机缘巧合下试种了一次,没想到产量每公顷比之前高出600~1000斤。尝到甜头的赵成军一家,往后所有的大豆都选用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每年增收十几万元。

弹指一挥间,今年53岁的李艳华,已经在实验站工作了30个年头。她含辛茹苦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育成10多个国家审定品种。这些大豆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多万亩,累计增产超20多亿斤,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李艳华因此成了豆农们心中的“财神”,被大家称为“金豆娘娘”。2018年,李艳华高票当选十大“感动龙江”人物。她还先后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面对荣誉,李艳华淡淡一笑:“这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一定得做好我的大豆育种工作,让农民满意!”

2019年3月12日,李艳华和同事考察了黑龙江省海伦市周边村屯大豆种植情况,准备选出3片合适地块做百亩连片高产优质栽培示范,包括一个贫困村屯,希望通过“良种+技术”助力农民脱贫。4月初,李艳华又飞到海南三亚崖城南繁基地,在小区繁种田里做大豆重点组合的叶色调查。20多天后,她再次飞到三亚收割她的“宝贝”。忙!李艳华替中国大豆“争气”竭尽全力,忙得不亦乐乎……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杂交大豆品种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从“80后”变“90后”袁隆平许下这样的生日愿望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