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痴绝不过容若,最恸不过《纳兰词》

2019-10-16齐迹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纳兰词纳兰纳兰性

本栏主持 :慧超

1.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3.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10月︱

经典读书会︱

推荐书目︱

《纳兰词》

《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收录了纳兰性德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

《纳兰词》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通过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纳兰性德的词作哀感顽艳,颇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云: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中文名:纳兰性德

国籍:中国

生平赞誉人:王国维、梁启超

代表作品:《通志堂经解》《饮水词》《侧帽集》《渌水亭杂识》

主要成就: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大学士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被誉为清词三大家之一、满清第一才子。

名家品读

/名片夹/

齐迹,本名齐秋菊,北京人,当代作家、语文老师、国际汉语教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张爱玲文学奖终审评委。有多篇文章发表,作品《馥滋,馥滋!》获第一届中国青年作家杯大赛一等奖。2018年学生作品《老规矩》获得华人好家风文学大赛一等奖;2019年学生作品《家之路》获得少年杯文学交流一等奖,近年来指导多名学生及文友成为青少年作家。2018年出版书籍《齐迹作文升级指津》,现为中国青年作家学会副主席。

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那画、那书、那诗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纳兰性德就是这样一面镜子,一面适合许多人的镜子,这个富有魅力的名字,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拥有着巨大的粉丝团,人们欣赏他,追随他,因为他的才情,更因为他的深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最美的词最深的痛

——仕与隐的矛盾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当一个人倦了、累了、苦了、伤了的时候,便会不禁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自问自答,何况是纳兰这样的至情至性之人呢?本来词句至此,已令读者唏嘘不已,谁知下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点睛之笔,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见惯了哀而不伤,隐而不发,反而更容易被这样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打动。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容若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伤神。

按理来说这似乎不是个问题,宰相之子又如此有才华,做官是顺理成章的事,而纳兰却偏偏不是圈里人。他不在意自己的贵族身份,人在朝廷,心在江湖,在他的心中人格独立高于一切。他结交的朋友都是一些汉族的江湖文人,这在当时显得相当叛逆和另类。如比大他十八岁的忘年之交顾贞观,纳兰不管别人如何非议,冷笑置之而已。在朋友那里,他似乎也是逃离了世俗,成为了一个浪迹江湖的文人雅士,官场是他想摆脱的地方,朋友圈是他深陷其中的地方。偏偏相门公子是他外在的,为人认知的江湖身份,而江湖狂生是他自我认知的身份,纠结在其中的苦痛必然伴随着纳兰的一生。

“不是人间富贵花”

清白孤傲,孑然一身的悲凉

——父与子的冲突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唐以来世人多以牡丹海棠为富贵之花,容若却赞雪花自有风骨、别有根芽,不同与俗世繁花。这不是故作惊人语,而实在是他心性有别于众人。容若一生心境不减悲苦凄凉,可以说是事出有因,却也应了那句“情发无端”。出身显赫、仕途顺利、相貌清俊、夫妻恩爱、子嗣圆满。似乎,这个男人是上帝的宠儿,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得到和不满足的。然而,周身的温柔富贵却种出一株别有根芽的“富贵花”。

纳兰明珠在智擒鳌拜、平定三藩中立下大功,赢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威望和事业一度达到了巅峰,也成为年轻纳兰仰慕的偶像。但是纳兰很快发现父亲结党营私、玩弄权术、贪赃受贿,因为有权有势,连身边的奴才都可以为所欲为,这些都是纳兰无法接受的。纳兰鄙视官场上的黑暗,对父亲的贪婪越来越厌倦,甚至痛恨。他不想和父亲成为一丘之貉,只想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

纳兰的咏雪词《采桑子》像是在用一副自我辩解的口气倾诉:我喜欢雪花,是因为只有它在百花凋零时绽放出惊人之美,还与世俗的繁花不同,自有风骨。才女谢道韫死后也就无人怜惜雪花啦,它只得漂泊天涯,在寒冷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天漠。

不是人间富贵花,就是他对自己身世的深切感慨,体现了纳兰不同流合污的孤傲,孑然一身的悲凉。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病向深秋,情深不寿的打击

——身与心的羁绊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纳兰是满族正黄旗,八旗子弟从小练习骑射,而他射艺确实非同一般,据说可百发百中。按理说他应该身体强壮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纳兰从小体弱多病,加上太容易伤感,用今天的气质类型划分是抑郁质,人格类型是敏感型,导致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

纳兰的身体差到了极点,正在熬药,药汤刚刚沸腾起来,短柄的灯烛闪着青青的火焰,同样是不好的感觉。燃着香,香也殘,烟气也只半缕,仿佛世间一切的糟糕都集中在一起了。

病向深秋,多病是他的包袱,而且病与情是循环的关系,越是生病心情就越是不好,心情越是不好身体就越糟糕。十九岁那年的寒疾彻底打垮他,一病不起,不能参加殿试,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儿。想到别的新科进士高中后风光的样子,他备受打击,几乎一蹶不振,这样的身体,这样的心境为他情深不寿的结局埋下了巨大隐患。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理想的模糊,无比的痛苦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二十二岁那年终于走进了殿试的考场,而且毫无悬念,高中二甲第七名,在全国考生中名列第十。按常理说他马上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官职,可奇怪的是他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没有接到任何任命。纳兰明珠当时是吏部尚书,文官的任免权都在他手中。但是恰恰因为纳兰的名气太大,没有皇帝的旨意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父亲都无能为力,这一年纳兰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煎熬。或许康熙就是因为太看重纳兰,才对他的任命越发谨慎,或许他在想要不要把纳兰留在自己身边,如果留要不要再缓一段时间,让他磨炼一下心性。皇帝的决定总是有道理,纳兰的痛苦却无人理会。

过了一年多,这样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康熙皇帝封纳兰为三等御前侍卫,这个官职是正五品,品阶和俸禄都比翰林院高,而且离皇帝近,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好……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皇帝对纳兰家族的恩宠,可是纳兰却觉得无比失落。他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进翰林院或者做地方官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可偏偏让他做的是皇帝的奴才,这无疑是把向往自由的他推入深渊。

君命难违,纳兰成了康熙的贴身保镖加私人秘书,他与康熙的关系就这样无奈地开始。可康熙不安分,喜欢到处巡视,纳兰的忙碌可想而知。而他心目中的完美主义又不允许自己懈怠放松,他心中的忠君思想,更不允许自己叛逆和反抗。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离康熙左右,他越优秀康熙就越不会让他走,不断提升他,成为一等侍卫,也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在康熙二十一年冬天,他奉命出使少数民族部落佐罗,后佐罗派使团来朝贡,表示向大清称臣,和大清共同对抗准格尔部,这件事不仅能看出康熙对纳兰的信任,也充分展示了纳兰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然而,此时的纳兰越是风光,他的理想越是模糊;他越是无上的荣耀,内心越是无比的痛苦。他的锐气意志在九年的侍卫生涯中磨得几乎消失殆尽,而他渴望的自由已是越走越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凄婉沧桑,至悲至美的情深

——情与伤的苦痛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顾贞观对纳兰词有这样一个评价: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读。今天,当我们品读纳兰诗的时候,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真情。纳兰的初恋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这段情感夭折缘于门第的悬殊,后纳兰写下了《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这里模拟女性口吻来写,看似平淡,实则情浓。我们可以从中读出纳兰的自责与悔恨,可是连词中提到的唐玄宗都无法保住杨贵妃的性命,纳兰又如何主宰得了自己的命运。二十岁那年,他迎娶了卢氏为妻,尽管纳兰的心中可能对父母包办的婚姻有抵触,但是因为卢氏的美丽、聪慧、温柔、才华过人、善解人意,她成为了纳兰一生挚爱的人。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二人一起在夕阳下看落花,这样的生活美到极致,这是纳兰一生最为甜蜜的时光。可惜的是,幸福实在是太短暂,三年后,纳兰遭遇了人生最残酷的一次打击——妻子卢氏永远离开了他。在妻子病重的时候,纳兰甚至出现了幻觉,觉得妻子只是像往常一样喝醉了,稍候就会醒来,可是无论他怎样挽留,总是无济于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从此后,纳兰只能生活在痛苦和黑暗之中,彻骨的思念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心,他只能从记忆的碎片中,搜寻妻子的点点讯息,通过手中的笔来宣泄永恒的追忆。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那些从前生活的细节平淡无奇,只有消逝了才知道多么可贵,此中渲染了从前的温馨,到极致之后骤然破碎,留下的悲痛更是震撼人心。

纳兰用情太深,也受伤太深,八年后,饱受折磨的纳兰追随妻子而去了,他的生命在三十一岁戛然而止,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天正是卢氏的祭日。一往情深深几许,纳兰一生只为情而活,这样至情的人不该生在复杂的人世。

年轻的纳兰公子走了,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将不再惆怅,不再痛苦寂寞。纳兰的一生,如苍穹中划过的流星,或许在离去的时候,他会微笑,因为他要去的地方,有他最温暖的家。或许他用生命告诉了我们,只有至情可以超越一切,可以实现永恒,而他用心血写下的凄婉词句,跨越沧桑时空,将永远成为至美的绝唱。

猜你喜欢

纳兰词纳兰纳兰性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纳兰的雪》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点绛唇·咏风兰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愁思比较研究
真切自然:纳兰性德悼亡词风格
“红楼”与“纳兰家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