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保水剂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019-10-16武汉军李城德李继明
武汉军 李城德 李继明
摘要 以陇薯10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对土壤性状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量还田量+半膜覆盖栽培+3 kg保水剂与秸秆腐熟剂的处理,可提高马铃薯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养分含量和产量增加。该处理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是7.3个、0.76 kg、73.7%,使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0.25 g/kg,全氮增加0.04 g/kg,碱解氮增加0.9 mg/kg,有效磷增加0.4 mg/kg,速效钾增加0.8 mg/kg;马铃薯产量达43 212.96 kg/hm2,比处理1增产10 240.74 kg/hm2,增产率为31.1%。
关键词 马铃薯;保水剂;产量;甘肃定西;安定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07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保水剂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保水、保肥、保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效果[1-2]。定西市安定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常年降雨量<380 mm,干旱少雨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了验证不同保水剂用量在马铃薯上的使用效果,本文筛选出了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保水剂用量,为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鲁家沟镇小岔口村某农户的旱川地,土壤为黑麻垆土,试验地海拔1 750 m,年均降雨量、年均温、 ≥10 ℃有效积温分别为340 mm、6.3 ℃、2 239.1 ℃。前茬为马铃薯,肥力中等,地力均匀,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9.47 g/kg、126 mg/kg、12.5 mg/kg、148 mg/kg,结合深耕整地施六国化工马铃薯复合肥(10-15-20)750 kg/hm2。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有陇薯10号马铃薯、0.012 mm黑色聚乙烯地膜、保水剂、有机物料腐熟剂、玉米秸秆等。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处理:处理1(CK),秸秆不还田+半膜覆盖栽培;处理2,全量还田量+半膜覆盖栽培+2 kg保水剂;处理3,全量还田量+半膜覆盖栽培+2 kg保水剂与秸秆腐熟剂;处理4,全量还田量+半膜覆盖栽培+3 kg保水剂与秸秆腐熟剂;处理5,全量还田量+半膜覆盖栽培+4 kg保水剂;处理6,全量还田量+半膜覆盖栽培+4 kg保水剂与秸秆腐熟剂。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72 m2(6 m×12 m)[3]。
各处理覆膜时间、播种时间分别为2018年5月10日、13日,种植密度5.7万株/hm2,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与大田一致。鲜秸秆还田量22.5 t/hm2,将其粉碎为 5 cm左右,混匀后取样,以估计还田秸秆的准确(干物质)用量。按照试验设计均匀铺设在地面,撒施尿素后深耕翻埋,整理小区边界,起垄覆盖(秋覆膜)[4-5]。各处理翻耕前均撒施尿素150 kg/hm2。
1.4 数据处理
测定土壤养分时,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全氮用半微量开氏法测量,碱解氮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用Olsen法测定,速效钾用1 N 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測定;土壤含水量用烘干法测定。株高测定,每小区随机抽取30株马铃薯,测量后取其平均值;同时,观察块茎分布状况、块茎数目。收获时,称量各小区产量,计算其折合产量;同时,按大小分为中小薯(50 g以下)、大薯(50 g以上),并计算大薯率。此外,还需测定不同生育时期0~20、20~40、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
数据用Excel 2003和统计分析软件(SAS)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物候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马铃薯物候期最长的是处理3和处理6,为130 d,较处理1延迟3 d成熟;其次是处理2和处理5,为129 d,较处理1延迟2 d成熟;处理4的生育期与处理1一致,为127 d。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在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等性状表现上有差异。以处理4最好,与处理1相比,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增加了1.5个、0.18 kg、28.9个百分点;处理6位列第二,与处理1相比,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增加了1.3个、0.16 kg、24.1个百分点;处理3位列第三,与处理1相比,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增加了1.0个、0.14 kg、19.1个百分点;处理2最差,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是6.4个、0.66 kg、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