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产妇分娩后慢性腰背痛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

2019-10-16蔡大军王冰任强

颈腰痛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腰背痛腰背产后

蔡大军,王冰,任强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妇产科,2.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腰背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具有持续时间长、迁延跌宕等特点,研究发现,产妇分娩后慢性腰背痛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1]。本研究通过探讨初产妇分娩后慢性腰背痛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产妇产后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5月~2016年04月于本院妇产科初次分娩的240例产妇作,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5.13±2.58)岁。纳入标准:初产妇且单胎妊娠;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产前抑郁症患者;多胎妊娠或经产妇;有家族精神病史者;患有慢性疼痛病史者;合并心脑血管或其他脏器器质性病变者。

1.2 方法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BMI指数、胎儿体质量、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家庭月收入、居住地等信息。同时对受试对象进行产后疼痛和抑郁量表问卷调查。根据分娩后产妇有无慢性腰背疼痛分为无疼痛组(n=96)和疼痛组(n=144)。

在进行问卷调查前,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规范向受试者应说明的事项,统一研究内容填写标准,所有入选对象均在同一指导下填写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单场进行回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探讨慢性腰背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分析疼痛程度与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

1.4 评价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Zung抑郁量表评分[3]用于产后抑郁的筛查,该量表包括20个条目,总分100分,≥53分表示抑郁状态,53分≤标准分<62分表示轻度抑郁,62分≤标准分<72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表示重度抑郁。

1.5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法进行比较,将腰背痛程度与抑郁程度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BMI指数、文化程度、喂养方式、家庭月收入、居住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胎儿体质量、分娩方式和产后恢复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2.2 产后慢性腰背痛相关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2,胎儿体质量过重、剖宫产和产后恢复差均是产妇分娩后慢性腰背痛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OR=1.323、1.716和3.065,P<0.05)。

表2 产后慢性腰背痛的相关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慢性腰背痛患者疼痛程度与与抑郁程度相关性分析

240例产妇中,轻度疼痛,76例,中度60例,重度8例;其中抑郁患者89例,包括轻度抑郁55例,中度23例,重度11例。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腰背疼痛程度与患者抑郁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17,P<0.05)。见表3。

表3 慢性腰背痛患者疼痛程度与与抑郁程度相关性分析(例%)

3 讨论

研究显示,产妇是腰背痛的高发人群之一,其发生率在14.3%~38.7%之间,与分娩方式、分娩后骨盆部的韧带松弛、背部屈肌劳损等因素有关[4]。本研究结果显示,胎儿体质量过重(OR=1.323)、剖宫产(OR=1.7169)和产后恢复差(OR=3.065)均是产妇分娩后慢性腰背痛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这可能与剖宫产产妇腹部肌肉受损有关,腹部能够控制和调节脊柱运动,当其受损后增加脊柱载荷量,使腰背肌容易出现劳损而导致腰背痛发生;而新生儿体质量越大,导致孕妇腰部及骨盆承载量越大,局部韧带松弛,导致肌肉慢性不可逆劳损,出现产后慢性腰背痛;而产后恢复差产妇术后慢性腰背痛发生率越高,可能与产妇产后缺乏锻炼或照顾婴儿及家务劳动中造成肌肉劳损等有关。

产后腰背痛及其他躯体不适均会引起产妇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易引起产妇产后不良心理情绪发生[5]。研究显示,疼痛与抑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可能与两者之间具有共同作用机制有关[6]。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患者能够通过将疼痛刺激信号的传导,导致机体内神经肽、激素、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等表达紊乱,特别是5-羟色胺表达紊乱,从而导致抑郁情绪的发生[7]。而抑郁可激活易化疼痛神经原的躯体灶直接影响疼痛的感觉传递,而疼痛传入信号右可诱发或加重抑郁。周芳等[8]研究显示,疼痛能够加重患者抑郁和悲观情绪,而抑郁可降低患者疼痛忍受力,慢性疼痛和抑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降低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随着疼痛程度逐渐增加,产妇抑郁程度逐渐加重,其中中度抑郁患者比例由9.20%增加到37.50%,重度抑郁患者比例由3.95%增加到37.50%,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腰背疼痛程度与患者抑郁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17,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慢性腰背疼痛导致产妇躯体功能降低,形成固定体位,甚至活动受限,同时长时间慢性疼痛会导致患者不良情绪积累,引起患者心理功能下降,患者容易感到抑郁,这与姜义彬等[9]研究报道相一致。同时也有研究报道显示,疼痛和抑郁能够相互影响,形成疼痛-抑郁情绪-痛觉阈值降低-疼痛加重-严重抑郁等恶性循环。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从多个环节和途径入手对产后腰背痛产妇进行治疗和心理辅导,首先通过有效疼痛干预措施缓解产妇疼痛,如转移产妇注意力,运用生物反馈法或催眠法减轻患者疼痛;其次,积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于存在抑郁情绪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要求家庭特别是丈夫给予产妇积极关爱,并给予产妇积极社会支持,缓解心中压力,提高对疼痛应对能力,纠正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度,缓解患者躯体疼痛感受,排解郁郁情绪,从而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腰背痛腰背产后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实习前护生腰背痛认知现状及知识需求调查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