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小切口微波消融+骨水泥成形+经多裂肌间隙置钉治疗腰椎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2019-10-16张奔任彤阳

颈腰痛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裂肌消融椎体

张奔,任彤阳

(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骨病科,山东 临清 252600)

脊椎是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易造成脊柱生理曲度变化、神经功能受损以及严重疼痛。大多数学者均建议以止痛、保留或恢复神经功能、控制肿瘤扩散、维持脊柱稳定性为主要治疗目的[1]。而如何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风险,也成为脊柱外科治疗腰椎转移瘤重点探讨的课题。刘耀升等[2]报道指出,脊柱微波消融对周围脑脊液循环以及大血管流动产生了沉降效应,能够降低血管、神经损伤的风险。本院近年将微波消融应用于骨水泥成形+经多裂肌间隙置钉治疗腰椎转移瘤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明确的恶性肿瘤诊断史;(2)MRI/PET-CT检查显示腰椎单节段椎体骨转移瘤且伴病理性骨折破坏,合并脊髓损伤;(3)预计存活时间6个月以上,卡氏评分[3]≥60分;(4)无腰椎手术史、骨折史;(5)持续疼痛药物、物理治疗无效。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2)合并退行性疾病、严重骨质疏松等;(3)病历资料缺失、失访或术后6月内死亡者。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64例腰椎转移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后路小切口微波消融+骨水泥成形+经多裂肌间隙置钉治疗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常规后路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先行小切口微波消融,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常规脊柱后路手术消毒、铺巾。术前定位责任节段,背部正中做小切口,钝性分离多裂肌,暴露责任椎体上下关节突及棘突,上下关节突及椎板行局部切除术,将双侧椎弓根暴露,直视下完成经椎弓根微波局部消融,持续冰冻盐水滴注,实时监测脊髓周围温度且保持<42°,待消融完毕后行骨水泥成形术。沿原工作通道将单侧或双侧球囊置入,通过专用球囊加压器进行缓慢加压,以球囊扩展至预计椎体扩展效果或终板时停止扩展,取出球囊后,在C臂机辅助下,将调制成拉丝状的骨水泥缓缓注入椎体空腔,使空腔被骨水泥完全填塞。经多裂肌间隙对上下相邻椎体进行椎弓根置钉固定,连接预弯连接棒以恢复脊椎后柱稳定。典型病例见图1。

图1 女性,62岁,肺癌根治术后18个月腰背痛剧烈,入院诊断为L2转移瘤。图1a:术前MRI显示L2转移瘤;图1b:术前X线片;图1c:后路小切口微波消融+骨水泥成形+经多裂肌间隙置钉术后6个月正侧位X线片显示内固定良好,椎体高度恢复

对照组采用常规后路手术,行责任椎体及邻近椎体背部正中切口,沿棘突剥离周围竖脊肌,显露责任椎体及相邻椎体 “人字嵴”, 置入椎弓根钉,切除病椎椎板,行局部环形减压,充分减压、止血后,安装预弯连接棒。两组术后留置引流管常规引流,逐层缝合组织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术后根据具体病情再行综合抗肿瘤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指标:记录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以及手术时间; 疼痛VAS评分[4]:记录术前、术后7d、1月、6月VAS评分;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5]:A级:责任椎体平面以下丧失深浅感觉及肌肉功能;B级:责任椎体平面以下仅存骶区感觉,无运动功能;C级:责任椎体平面以下仅存部分肌肉功能,无有用功能;D级:责任椎体平面以下肌肉功能不全,但能在辅助下行走;E级:肌肉运动、深浅感觉、二便功能良好。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骨水泥渗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9%;对照组神经损伤2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延迟愈合5例,骨水泥渗漏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7 d、1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7 d、1个月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术后Frankel分级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术后7 d比较b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cP<0.05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aP<0.05

3 讨论

对于腰椎转移瘤,目前根治性的切除联合脊柱重建手术风险、创伤较大,适应证局限,仅适合单发且情况较好,预计生存时间较长者。因此,对于椎体骨质破坏、合并脊髓、神经根压迫者或是经药物治疗疗效差者,临床建议采取外科手术尽可能解除压迫,恢复腰椎稳定性再进行抗肿瘤的综合治疗[6]。本研究采取后路小切口下经多裂肌间隙置钉,较常规开放性手术显著降低了手术创伤,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霖等[7]研究结果一致。经多裂肌置钉能够降低腰背部肌肉剥离范围,降低相临近小关节突关节囊血运损坏,同时降低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脊柱外科手术显露过程中,会开放脊髓周围静脉血管,这也是手术出血的主要来源,而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更大,这也是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出血量明显较高的主要原因[8]。而止血过程由于未做减瘤处理,神经张力较大,术中牵拉操作容易引起神经损伤,本研究对照组发生2例神经损伤,而观察组无神经损伤出现,这与术中微波消融具有直接关系。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微波消融的运用,减少了术中出血以及神经损伤风险。大量报道证实,相对于骨骼、软组织的低热传导率以及高阻抗作用,在微波消融中脑脊液循环以及脊髓周围大血管流动发生沉降效应,能够降低出血量以及脊髓神经、周围血管损伤风险[9]。刘斌等[10]报道微波消融后形成碳化边缘,能够在低灌注压下开展椎体成形术,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既往有报道认为,微波消融还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该研究认为微波消融能调节外周血T细胞平衡,杀伤性T细胞水平升高,增强抗肿瘤免疫能力。但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相关病历资料未完善,未进行相关记录,待后期延长随访时间,与原发性病灶治疗科室联合探究[11]。

猜你喜欢

裂肌消融椎体
多裂肌萎缩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腰部多裂肌的生物力学和病理形态学研究探讨腰部疾患的诊治
多裂肌脂肪浸润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关系的研究*
消融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仰卧及俯卧过屈位MRI动态评估多裂肌形态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百味消融小釜中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