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渔村振兴现状及建议
2019-10-16郑世忠刘广东
文/郑世忠 刘广东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方略,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渔村作为农村的重要一环,自然而然也面临着振兴的机遇和挑战。为深入剖析渔村振兴的现状和发展潜力,2019年1月至2月,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到大连庄河市王家岛镇东滩村、黑岛镇黑岛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其中东滩村是典型的海岛渔村,黑岛村则是有代表性的沿海渔村。调研内容包括与乡村干部座谈交流和进企入户实地探访。本文总结了庄河市渔村振兴的成效,分析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所调查渔村的基本情况
(一)东滩村基本情况
东滩村本地户籍的家庭有737户,户均人数有4口;外地户籍的家庭有50户,户均人数有3口。家庭劳动力平均为2.13人,老年人平均有1.73人,上学的孩子平均有0.93人。按照户籍标准,本村人口是净流出,净流出人数有500人左右。本村户籍人口外出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大连和沈阳,主要从事的行业为服务业和机械电子加工。到本村就业的外地人口主要来自黑龙江和吉林省,主要从事的工作为水产品养殖。渔民家庭属于传统类型的较多,即“男主外、女主内”,这也与渔业生产的体力密集型相吻合。
(二)黑岛村基本情况
黑岛村属于庄河市渔业大村。全村的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4万平方公里,滩涂面积6万平方公里,浅海18万平方公里。村民主要以渔业经营为主,辅以农作业经营及休闲旅游业。全村共有14个居民区,本村户籍的家庭有1020户,3800口人,外地户籍的家庭有80户,200口人,常住人口有3700多人。按照户籍标准,本村人口是净流出。本村户籍人口外出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城市和外地,主要是外出打工。外地户籍的人口到本村就业,主要从事海洋捕捞、水产品养殖和水产品加工。
二、所调查渔村振兴的成效
(一)渔业产业基础较为厚实
渔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东滩村地处海岛,本村没有粮田和菜地,主要依靠渔业收入。2018年GDP在4亿元左右,增速8%左右,每个家庭的渔业产业增加值平均为9万元。黑岛村则是典型的沿海渔村,耕地、山地、海域滩涂一应俱全。黑岛村的山地面积104000亩,耕地面积4000亩,主要种植的作物是玉米、大豆。黑岛村有菜地100亩,主要种植品种有白菜、萝卜,但蔬菜生产不能满足居民正常消费需求,还需到市场上大量购买。村里的主要资源是海洋资源,形成了捕捞、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等三大主要产业。其中,渔业捕捞与养殖的产值比例为3:2。黑岛村的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及其带动的休闲农业、休闲渔业、饮食贸易等。年水产品出口额8000万元,进口额5000万元。拥有黑岛虾酱、黑岛文蛤2个水产品品牌。2018年,黑岛村GDP为2.5亿元,GDP增长率10%。其中,渔业产业的GDP为2亿元。
(二)初步构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让渔民可以分享更多增值收益。东滩村有水产加工企业3家,农家乐70余户,旅游饭店10余家,年休闲渔业和渔村旅游接待15万人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黑岛村有捕捞渔船154艘,从事捕捞的渔民500人。有贝类养殖场2个,海洋牧场1个,育苗场10个。其中,海洋牧场公司是当地的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了300个家庭的生产和就业。现有2座冷冻加工厂,一座是村集体的,一座是个体的,水产品加工转化率为50%。年休闲渔业和渔村旅游接待10000人次,水产第三产业与水产第一产业的产值之比是50%。
(三)生态文明建设初显成效
东滩村所在海岛的资源、环境承受能力较弱,但生态环保意识较强。渔村绿化覆盖率为60%,总共才养殖了30余头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平均数是38.57%。本村集体经济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卫生治理。渔业生产区域水质标准达标率、乡镇企业三废排放达标率均为100%。黑岛村同样注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本村畜禽养殖较少,每户平均养猪0.6头,全村养牛10头,有1户养了30多头羊,每户平均养鸡5只。村里正在规划发展旅游相关产业,非常重视村容的环境美化和绿化,村庄山地面积远大于耕地面积,绿化覆盖率达95%。渔业生产区域水质标准达标率为90%,村庄家庭清洁能源使用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为60%,村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率为40%,村庄家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比例在30%左右。无害化卫生厕所整体普及率为10%,其中一个屯整体进行了厕所改造。
(四)乡风文明对渔村振兴的支撑有力
乡风文明既是渔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也是渔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产业兴旺为乡风文明奠定了扎实基础,然而社会建设不是自然形成的产物,需要注重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从设施配备看,东滩村文化建设达标率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善率都是100%。乡风文明的成果更多呈现为精神产品,东滩村和黑岛村都是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户或五好家庭比例较高。渔村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获得传承保护,村民道德修养总体水平和社会安全满意度均较高。渔民的“精气神”好了,增添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为渔村和谐、渔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村庄治理比较扎实有效
渔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最重要的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和落实好党的一系列强渔和惠渔政策,把中央的好政策转化为渔村振兴的强大动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调查的两个村党支部建设合格率均达到100%,村委会成员中党员的比例都达到了100%,为渔村振兴构建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从村民自治实践看,在村两委的有力领导下,村庄管理不断加强。东滩村村民民主选举参与率、渔村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公开率、渔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渔村一事一议制度渔民参与率都达到100%,居民社会安全满意度较高。黑岛村村民依法自治达标率和一事一议制度村民参与率都在90%以上,村民对村务政务公开满意程度较高。
(六)村民生活比较富裕
生活富裕是渔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东滩村渔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村内打工收入、养船收入和水产养殖,另有部分收入来自城市就业、外村打工、运输收入和工资收入。所有被调查户的人均年收入为2.49万元,收入水平远高于普通农民。渔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5.44平方米。黑岛村80%的收入是靠渔业收入,包括海洋捕捞,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三个方面。201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2.3万元,其中捕捞渔民的人均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这两个村的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35%左右,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都在2%以下,渔民对家庭收入水平比较满意。各项社会保障比较健全。村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新型医疗合作覆盖率都在95%以上,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100%。渔民家庭普遍有计算机及网络,年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平均为3000元。
(七)基础设施和服务比较完善
从基础设施方面看,渔村自来水普及率和渔村通硬化路比例都是100%。黑岛村的每一个屯都通上了柏油路,建设了30多座桥。其中,政府补贴柏油路建设资金的70%,剩余30%的资金由村里承担。教育是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东滩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年,其中,义务教育入学率是100%,高等教育入学率也达到了30%。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渔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100%。黑岛村则实现了小学在村、中学在镇、高中到庄河市的学有所教目标。职业教育是提高渔民收入的捷径,渔业从业人员100%参加了1年2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相关的考试,带动了渔村扩大就业和更好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经济收入较少
东滩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水产养殖、海岛旅游,集体经济年净收入在5万元左右,盈利能力比较差,村集体的积累只能维持村庄的日常经费。黑岛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港养圈、滩涂的对外发包,渔民承包后养殖对虾和海蜇,村里收取租金,以及海洋牧场公司的股份分红收益。2018年村庄的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00万元,但由于村庄人口和公共事务较多,还难以满足基本支出需要。本村集体经济支出主要用于开支干部工资,其中上级财政拨款占比为30%。
(二)海岛淡水缺乏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充足的淡水供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东滩村地处海岛,由于淡水资源匮乏,目前居民每天只有2个小时的供水时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采用海水淡化的办法,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催化剂不能直接流到海里;二是东滩村所在的王家岛距陆地较远,引管道的成本高;三是难以满足大型沉淀池对面积的要求。另外乡村一级的资金也不够,还不能为解决淡水紧缺提供较多的资金支持。
(三)渔业资源衰退比较严重
渔民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然而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渔业资源枯竭,现在海里可供捕捞的海鲜资源非常有限,几乎“无鱼可打”。东滩村的捕捞渔船有6艘,捕捞范围是海岛岸边,船长在5m~12m之间,总吨位在1t~8t之间,功率总量在4kW~34kW之间。多数渔民判断今后的海洋捕捞状况会不如现在。渔业资源衰退和休渔时间延长,减少了渔民的捕捞收入。2017年开始,政府将休渔时间提前到5月1日,一下子提前了1个月。由于庄河市紧靠北黄海,春季时周边海域水温低,经济鱼类洄游到此的时间晚,造成捕捞减产较多,渔民的转产转业压力较大。
(四)海水养殖缺乏规划
多数渔民认为,海水养殖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目前实施科学规划的力度不够。东滩村的养殖海域面积有300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扇贝、牡蛎、赤贝等。然而近海养殖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存在“一窝蜂”的现象。养殖户没有统一标准的生产标准,盲目跟随别人的养殖经验,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长远看来难以持续。黑岛村水产养殖总面积是13500亩,其中滩涂是118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牡蛎、文蛤、杂色蛤、赤贝、毛蚶、赤甲红、白蚬子、黄蚬子。目前刚开始编制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养殖水域确权办证率和水产良种覆盖率还不高。
(五)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还不充分
东滩村目前有一个水产养殖合作社,但作用发挥不佳。渔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率是20%。这主要是合作社的吸引力不够,只能在团购生产资料方面发挥作用。但由于渔民养殖规模较大,单户采购也可以获取较低价格,而且团购还会涉及统一品种、规格等复杂的集体行动,协调成本较高。黑岛村渔民在2018年自发成立庄河黑岛渔业专业合作社,全村154只渔船船东全部加入,合作社互助共济,并向渔民提供安全生产服务,既维护了渔民的权益,又提高了渔民的防灾、抗灾能力。黑岛村目前正在清产核资,准备成立村一级的集体合作社,村民参与的热情很高。
四、对策建议
(一)增加科技投入
目前养殖池塘标准化率、渔船标准化率、渔业产业标准化率等还不高。这说明,渔业发展的科技要素支撑不够有力。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重视和增加科技投入,提升渔船装备水平,提高投入产出率,促进渔业生产的内涵式增长。其次,借助政府提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海洋牧场和工业化海水养殖项目,促进海水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再次,解决海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塑造问题,摆脱海产品加工还停留在抹盐和晒干这种小作坊粗加工的状态。可以引进知名企业和先进科技要素,推动水产品加工成规模、上档次,打造知名品牌。
(二)尽快解决淡水匮乏问题
上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海岛淡水资源缺乏问题,初步考虑从陆地进行远距离调水。然而,受制于近年来政府财政压力较大,一时间拿不出巨额资金。考虑到海岛居民收入较高,可以广辟资金来源,建立政府、居民、企业、社会资本的合理费用分担机制,以便尽早开工建设输水工程。
(三)做大做强村庄集体经济
抓住政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对村庄的集体资源和资产、资金进行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将股份量化到每一个村民,让农渔民变为股东,调动农渔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通过集体资产入股和招商引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选准投资项目,推进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要提高企业化经营水平,聘请乡村能人或者管理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不断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搭建起全体村民共同致富的平台。
(四)科学规划和实施海洋资源开发
无论是捕捞、养殖还是旅游开发,都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有序开发和利用。海洋捕捞方面,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休渔政策,制定合理的捕捞计划,增加增殖放流投入,加大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海水养殖方面,当务之急是聘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水平专家,评估海岛水域的自然和地理环境,对养殖品种、容量、密度和养殖方式进行科学规划,完善实施机制,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
(五)提升合作社的发展水平
目前无论是海洋捕捞,还是加工和旅游的无序发展,充分暴露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弊端,必须通过合作社整合分散的经营主体,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首先,要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科学管理方能行动有力。其次,要提高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当前,渔村老龄化趋势明显,缺乏年轻劳动力,水产养殖从业人员普遍在50岁甚至60岁以上,而外雇劳动力的高工资又让养殖户难以承受。合作社需要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性社会服务能力,以降低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再次,引入知名企业促进合作社发展。靠渔民内部合作创办的初级合作社,不仅缺乏经验,还缺少技术、管理和资金。通过引入知名企业,能够提高合作社的办社水平,发展水产精深加工,创建知名品牌,能够更好地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
(六)加快渔村旅游开发
渔村可开发旅游资源丰富。黑岛村后山有一处6500年前的遗址,已经得到20多个国家级认证,具备发展成为观光景点的资质。另外,在黑岛村附近海域,距离陆地2.5公里处,发现甲午战争时期的沉船遗迹,经过初步考古开发研究,也具备观光条件。东滩村所在的王家岛,拥有东北解放、卧佛风景、候鸟迁徙等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等优势资源。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设计出优秀的旅游项目,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用地优惠政策,加大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力度。还要充分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通过建设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尽快上马海钓基地等特色旅游项目,拉长旅游季节,把渔村旅游做大做强。。
在浪损事故中,其近因为八级以下风力或其他物体或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引起波浪,波及到其他船舶致使船体或货物受损。在风灾事故中,其近因为八级以上(含八级)风力引起的风浪拍打,致使其他船舶受损。
根据《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解释》的规定,“碰撞,是指船舶在可航水域与其他船舶或与沉没中的船骸发生直接接触或撞击而致使船舶造成的损害事实。浪损和间接碰撞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解释》将“碰撞”限定于“直接碰撞”,且排除了“间接碰撞”“浪损”和“保险船舶的锚、锚链与他船发生的碰触”造成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