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汉语方言特点与普通话教学推广策略探析

2019-10-16

记者观察 2019年12期
关键词:鼻音黔东南声调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中国各地方言的:“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而同一书对普通话的定义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起源于部落及部落语言,是汉语在不同地区的演变结果。几千年来,汉语的使用远未统一。许多分歧严重的方言甚至成为不同地区人们交流的障碍。

2001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更是从法律层面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

根据贵州各地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贵州方言可划分为川黔方言、黔东南方言与黔南方言。除上述三个主要方言区外,也有方言岛这种情况存在,如在安顺屯堡地区的二铺话就和南京话较相似,而与周边的方言特征差别很大。

一、川黔方言的特点

川黔方言在历史上构成了西南官话的主要部分。川黔方言在贵州省的分布范围较大,它覆盖了贵州北部、西北部、西部、西南部、中部和东北部等近六十个市县区。

在此以贵阳话为例,贵阳话与普通话相比之下有一些特点,例如声母少、韵母少、没有撮口呼等。但即使声调及发音上拥有少量的差别,所谓的“贵普话”与普通话也较为相似。在此之中,贵阳话与普通话还有以下区别:ü韵读作i,如“虑、旅、鱼、女、屡、需”等字。u韵,读作iu,如“曲、菊、曲、局、郁、旭、育”等字。鼻音消失,即“青=亲”“英=音”等。边音l和鼻音n不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不分,或根本没有舌尖后音。还有“hu”“fu”不分等。贵阳话还没有轻声和儿化音。

二、黔东南方言的特点

黔东南方言主要分布于贵州东南部的镇远县、玉屏县、凯里市等地,而方言除了汉语西南官话,还有苗语、侗语等。

黔东南方言包括了西南官话的贵州方言中的多种土语,主要有凯里雷山话、丹赛麻江话、镇远天柱话、黄平话、黎平话五种类型,其中,黄平话属于川黔方言;而镇远话、黎平话类似湖广口音;丹寨话与川黔方言相似。

黔东南方言的个别声母与普通话声母作比较也有差别,如:有无唇齿浊擦音v、“hua”“fa”不分等,同时鼻音n和边音l也是没有区分的。

作为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黔东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也曾受民族语言影响。黔东南方言在语音上可划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片区,在东部片区,当地人说普通话时受黎平话的影响较大,大多带有“黎平腔”,也就是黎平汉语方言基础上的方言语调;西部片区在经济方面主要以凯里市为中心,黔东南人称为“凯普话”。

三、黔南方言的特点

黔南方言主要被用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独山县、雷山县等地域。黔南方言在贵州方言中具有其独特的形式,在声调系统上与贵州其他地区的西南官话有许多不同。黔南方言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片区,一片区是以都匀市为代表;二片区以贵定县为代表;三片区是瓮安县。

在这三大片区中,最有特色的是都匀市片区。方言有五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保留了入声调,而贵定片区方言和瓮安片区方言中的调类则与普通话一致,因此三个片区的人在说普通话时遇到古入声字总是习惯读成阳平调。例如,“拨、剥、逼、谷、八、北、笔、法、给、跌、必、促、不、策、发(头发)”等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跌、剥、八、逼、拨”归入了阴平;“谷、法、笔、北、给”归入了上声;“不、促、必、策、发”归入了去声。

四、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普通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方言。普通话是吸收了不同方言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在方言中生动独特、表现力强的词都有可能被普通话所吸收使用。可以说,普通话的词汇比其他方言更加完善,普通话是一种非常规范的民族标准语。如果把汉语方言当作是母语和生活用语,那么普通话就是教育和沟通用语。

国家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与保护民族地区汉语方言这两者之间不但没有矛盾,还能相得益彰。贵州汉语言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是和谐共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五、在方言区如何开展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音素更为齐全,是用四声调配,节奏感与音乐性都较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准确掌握声、韵母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普通话的学习中,声韵母发音只是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发普通话的单个音时可以能做到准确,但连贯起来时就显得生疏。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先是要掌握好声、韵母的准确发音;二是要有正确的声调,声调在普通话的口头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声调规范的语言会显得更加自然流畅。对于长期讲方言的人来说,学习声调语流一般要比学习声、韵母更为困难。不过,声调也并非不可学会,普通话的声调和一些声调比较复杂的地方语言相比较,普通话的声调较为简单,也更有规律可循。它有四个声调:第一声叫阴平声,第二声叫阳平声,第三声叫上声,第四声也叫去声。其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称之为调值。

对于鼻、边音不能分开的问题,教学者要着重讲解示范清楚鼻边音声母的发音特点,其中需要特别提醒在学习中鼻边音声母中的鼻音的气流是只从鼻腔出来的,边音的气流是从口腔中舌头的两侧出来的这一关键点。

在具体教学中,教学者可示范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发边音过程中意识到气流是从口腔里的舌头两边出来的,并通过口腔后部肌肉的放松和收缩来体会鼻腔的开关,使鼻腔里不存在通过气流的现象,此时可以借助用捏着鼻子的方式来判断边音是否发正确,如有鼻音说明发音不对,没有鼻音出现就说明边间的发音就正确了,或者是鼻子里面不能存在气流压力时边音就发正确了,通过学习者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巩固,形成意识记忆和肌肉记忆,边音的正确发音方式就能巩固下来,以致能灵活运用。同时,学习者需要注意普通话词汇的积累,哪些字是边音,哪些字是鼻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鼻音和边音的区别和正确发音方法就能很好地掌握了。

另外,在普通话中翘舌字要比平舌字多。比如发音时舌尖的位置靠前了或靠后了都会造成语音不准确,如果偏差再大一些就会变成错误。要避免这种情况,学习者必须要掌握发音要领,比如平舌舌尖抵住两齿缝,嘴唇要裂开,翘舌舌尖要上翘,唇型要圆等等。

贵州方言区学习普通话,还有一个障碍就是“e”和“er”的发音。普通话中的单元音韵母“e”,它的响亮点(舌位高点)是在后半高(半闭口)的位置,双唇紧张度不大,西南方言中的“e”音韵母,发的位置也靠后,但不是半高,而是半低的位置,使人在听辨中觉得松散。在学习时,练习者可先找到“e”的发音部位,先 用 声 母 “ g”“k”“h”带 出“e”的准确舌位,先带舌根阻(g、k、h)声母发音训练,再发舌尖中阻(d、t、n、1)。然后,去掉声母,再发“e”。通过这种方法能更加容易确认“e”的发音部位及纠正“e”的位置,随之而来的就该是巩固训练,体会和感受练习发音时的唇舌状态。

针对练习普通话中的不与其他声母拼合、独立成音的“er”,可以先发“二”中的前“a”。在双唇完全打开的发音“a”过程中,练习者自主地将舌尖逐渐卷起,使舌尖对准上腭,动作不要太快,体会舌尖的运动行程,因为“二”为去声,由前“a”起音,且动程长,容易感受和体会到,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地辨析掌握“e”“er”的发音要领了。

当然,贵州汉语方言地区人员在普通话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其本身的语音特点变更细节。

六、结语

在比较贵州地区三个主要方言区(川黔方言区、黔东南方言区、黔南方言区)中的方言与普通话后,笔者总结出了具代表性的几个发音与语调的相似与不同之处。笔者希望通过对贵州地区方言异同的分析与总结为在贵州地区进行普通话教学提供指导,并为推广普通话及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鼻音黔东南声调
上了一年级的蚊子
遇见黔东南
到底谁是老师啊?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诗书画苑
播音学习札记——鼻音过重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