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压疮预防及护理
2019-10-15张钰绩
张钰绩
【摘 要】目的:通过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压疮的防治方法,减少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阅读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结果:压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所患疾病、局部皮肤清洁及创口处理、医疗环境舒适程度、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结论:压疮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未病先防,已形成的防止恶化。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75.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176-01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即强调了形成溃疡的主要原因。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护理问题,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预防和护理。
1 压疮的好发部位
现已证实,施加足够的压力并维持足够的时间,任何部位均可能发生压疮。但外来压力主要集中在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凸处。假肢、支具、鞋、拐杖、轮椅等使用不当时,均可能造成皮肤压力过度而造成压疮,特别是在感觉障碍的情况下。因此,在开始使用时需注意多次观察,以确认安全。
2 压疮的预防 总的原则:“六勤一好”: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营养好
2.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经常翻身是卧床病人最简单而有效地解除压力的方法。所以应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体位,一般每2h翻身一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在易受压部位,骨骼突出处可使用气垫、水褥、羊皮垫、海绵垫或软枕等。[1]
2.2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摩擦易损害皮肤角质层,所以应防止病人身体滑动。平卧位如需抬高床头,一般不应高于30゜。如需半卧位时,为防止身体下滑移动,可在足底部放一坚实的木垫,并屈髋30゜,腘窝下垫软枕。长期坐椅时,应适当约束,防止病人身体下滑。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及衣服时,一定要抬起病人的身体,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2]
2.3避免潮湿刺激: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干净;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时更换;小儿要勤换尿布。
2.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易发生压疮的病人,要经常检查受压皮肤的情况,用温水擦浴并行局部按摩或红外线照射。
2.5增加营养的摄入: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因之一,又可影响压疮的愈合。良好的营养是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于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富含锌元素的饮食,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应考虑胃肠外营养。
2.6鼓励病人活动:鼓励病人在不影响疾病治疗的情况下,积极活动,防止因长期卧床不动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对于活动时可能产生疼痛的病人,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可适当给以止痛药,便于其活动。
3 压疮的护理:压疮发生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全身营养,加强局部治疗和护理
3.1(第一期)淤血红润期 此期为压疮的初期。局部皮肤由于受压而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皮肤完整性未破损,为可逆性改变。此期护理重点是勤翻身,让受损组织不再受压;避免潮湿、摩擦的刺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3.2(第二期)炎性浸润期红肿不退,使受压皮肤变为紫色,并有水疱形成和表皮破损,病人有痛感。此期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对未破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然后涂以消毒液,用无菌辅料包扎。如水泡已破,應消毒创面及其周围皮肤,再用无菌辅料包扎。另外配合使用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治疗,可起到消炎、干燥,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1]
4 健康教育
在临床工作中,要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就要对每个卧床病人进行充分的评估及相关因素的掌握,通过开展教育,减少压疮发生,做到有的放矢。对外带压疮者,尽到告知义务,对高危人群做到重点交班,重点观察重点护理,给患者及家属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患者及家属减少剪切力和受压的种种危险因素。演示减少皮肤破损的不同体位,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压力缓冲垫,对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非常关键。要求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及压疮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估,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对新设备新方法要学会正确使用。同时一旦发生压疮应积极的治疗,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压疮易发难治,但压疮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压疮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教育病人认识压疮发病机制,认识防压的重要性。②建立感觉代偿功能。③进行系统的防压训练,养成防压习惯。④运用防压、减压辅助器具:⑤经常检查,早期发现。预防经验,归纳为以下四句话:认识病因,自觉防治;减少压迫,身不离垫;定时翻身,变换体位;天天检查,早期发现。这四句话易懂易记,可作为预防压疮的要点。
总之,预防压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而必须要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病人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美国调查显示:褥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对患者的关心,而这种忽视比任何一个高危因素都更重要。可见,要从思想上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将预防压疮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最大地发挥护理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静芬、陈晓霞《护理学基础》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5-169
[2] 殷磊《护理学基础》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8-222
[3] 李立安. 外用西药治褥疮.健康报,2005,8,3,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