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体会

2019-10-15王国华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心理护理儿童

王国华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选取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种疫苗100名儿童,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名,其中对照组在预防接种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记录儿童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程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护理组的0级疼痛为30名,1级疼痛为15名,2级疼痛为5名;对照组的0级疼痛为10名,1级疼痛为20名,2级疼痛为20名。护理组儿童在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对儿童实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儿童疼痛,提高家属满意度,能够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在临床上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预防接种;儿童;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160-01

儿童是人一生中的重要发育阶段,此阶段中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因此抵抗力差,容易别病毒侵袭感染。因为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健康状况的一种重要措施。目前国家倡导优生优育,在国际的倡导下一些免疫计划和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也逐渐扩大,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健康是最大的需求,因此对于预防接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防接种单位在此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此外还需进行心理护理,不断改革与创新,寻找新的接种模式与方法,降低儿童疼痛,提高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时效性和安全性。近年来我院在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通过实行心理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经验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种疫苗100名儿童,其中男孩48名,女孩52名,年龄为4-11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2组各50名,其中护理组男孩22例,女孩28例,平均年龄为(6.87±1.33)岁;对照组男孩29例,女孩21例,平均年龄为(6.14±1.81)岁。对照组和护理组儿童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儿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预防接种知识的介绍、家属指导、饮食指导、档案管理、疫苗的接种等。护理组儿童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环境设置:根据儿童年龄和心理发展情况,对预防接种环境进行布置,可在接种布置一系列卡通图片,用于分散儿童注意力,进而减轻儿童疼痛感,此外可将观察区和注射区隔离开,以避免儿童产生畏惧心理而抗拒预防接种,还可减轻心理负担。(2)就诊人性化:在预防接种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拥挤现象,如有孩子哭闹,可准备玩具供其玩耍,以减轻恐惧心理,等其恢复平静后再继续接种工作。此外还可设置一单独观察区域,密切观察儿童接种后是否有异常情况的发生。将已经接种和未接种的儿童分开,避免其相互影响[1]。(3)接种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接种前护理人员要对孩子进行鼓励以增加其信心,可通过抚摸或者拥抱来减轻孩子的紧张情绪,适当情况下通过玩具或者糖果来转移注意力。(4)接种后的心理护理;预防接种完成后对孩子提出表扬,使其虚荣心得到满足,奖励接种过程中没有哭闹的孩子,让其意识到勇敢是很有意义的。(5)健康指导:四岁以上的孩子一般都具有简单的判断能力,因此护理人员要进行简单的健康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使其对预防接种有深刻的认识,对预防接种更容易接受。

1.3觀察指标

以儿童在接种过程中的疼痛感和家属满意度为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儿童疼痛感进行评分,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也可以通过儿童的预防接种过程的对护理工作的直观感受进行打分[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计算。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比,护理组儿童在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经过对比,护理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为96.15±1.85,对照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为81.02±3.51,护理组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的身体各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免疫系统不成熟,导致对疾病的抵抗力不如成人,受病毒侵袭的可能性较大,而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感染病毒的几率,但是由于年龄小,大部分儿童对预防接种会出现恐惧、害怕抵抗等情绪[3],因此在接种过程中,做好护理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本院通过选取100名儿童进行分组研究,显示良好的环境、健康教育、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的恐惧心理,使接种预防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组儿童在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对儿童实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儿童疼痛,提高家属满意度,能够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在临床上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芳,徐瑞清,张华芳. 儿童预防接种过程的护理体会[J]. 全科护理, 2017, 111(116): 21-22.

[2]      何小平. 儿童预防接种过程的护理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90(81): 211-212.

[3]      高翠玲. 浅谈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J]. 甘肃科技纵横, 2016,26(102): 191-192.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心理护理儿童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