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9-10-15周媛
周媛
【摘 要】目的:对综合护理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中随机选择56例均分2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与综合护理模式,分析其护理作用。结果:数据显示在护理前两组患者舒适度与血氧饱和度2项指标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讨组2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舒适度与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并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关键词】综合护理;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113-01
慢阻肺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也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外效应慢性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气道、肺血管、肺泡等出现病变,往往伴随呼吸衰竭症状,对其生存質量、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影响[1]。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通常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患者易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情况,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很有必要。本研究就我院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展开分析,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中随机选择56例均分2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与综合护理模式,分析其护理作用。
参照组:年龄53.3-77.1岁,平均(61.54±6.23)岁,男女比例17:11;研讨组:年龄52.8-76.7岁,平均(61.02±6.38)岁,男女比例16:12。以上临床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均衡可比,P>0.05。
1.2 护理方法
首先,全部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并以氧气驱动。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
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在治疗期间关注雾化吸入的时间与氧流量的速度,一旦发现痰液阻塞,及时采取吸痰处理方式。研讨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就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雾化吸入护理3个方面着重说明:
一是医院应不定期组织健康讲座,让患者对于雾化吸入治疗的原因、效果、成功案例等方面充分了解,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增加治愈的信心。二是护理人员悉心关注每一位患者的情绪与心理变化,一旦发现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引导其走出焦虑、紧张的不良心理误区。三是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半卧位,让其尽量深呼吸,有效促进雾滴沉积,同时注意患者口腔的清理,定期对其口腔黏膜状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指标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
1.4 数据处理
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指标)以(`c±S)表示,t检验。P<0.05时,表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后效果对比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氧饱和度与舒适度指标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数据显示在护理前两组患者2项指标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讨组2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因肺部炎症引起,常常会出现气促、呼吸不畅、胸闷等一系列不适症状,雾化吸入治疗有明确效果,但过程中往往出现不适症状,此时选用适当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缓解[2]。传统护理方式对雾化吸入的时间与氧流量的进给速度方面给予较大的关注,而综合护理模式通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雾化吸入护理3个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3]。诸如不定期的组织健康知识讲座,让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机制、效果、成功案例等充分了解,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的同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悉心关注患者的情绪与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引导其走出焦虑、紧张的不良心理误区。在治疗期间对于患者的体位、口腔清理等加强护理。
数据显示在护理前两组患者舒适度与血氧饱和度2项指标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讨组2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综上,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舒适度与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并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冯香珍.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9):59-60.
[2] 宫苏庆. 综合护理应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中的效果[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4).
[3] 朱星星. 对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