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2019-10-15谭绿伦
谭绿伦
【摘 要】目的:探究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神经阻滞下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98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8.90±0.73)、感觉阻滞持续时间(735.22±66.14)、镇痛持续时间(891.33±163.44)等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12.49±1.1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598.19±72.37)、镇痛持续时间(749.16±263.37)等指标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手術前、神经阻滞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心率指标、警觉/镇静评分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92±2)、心率指标(71±1)、警觉/镇静评分指标(1.6±0.6)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106±3)、心率指标(93±1)、警觉/镇静评分指标(3.5±0.6)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讨论: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中可有效改善麻醉相关指标,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布托啡诺;右美托咪定;下肢神经阻滞麻醉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022-02
前言
神经阻滞麻醉主要指的是在神经周围进行局麻药的注射,由此阻滞神经冲动传导,得到麻醉效果[1]。该麻醉方式操作比较简单,不会对患者的生理造成干扰,安全性较强。但完成麻醉后,患者意识仍然处于清醒状态,患者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恐慌心理,由此使患者出现血压、心率异常升高等不良影响[2]。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神经阻滞下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98例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中有49例患者,26(53.06%)例患者为男性,23(46.94%)例患者为女性;最小年龄患者19岁,最大者60岁,平均(37.5±5.3)岁。对照组中有49例患者,27(55.10%)例患者为男性,22(44.90%)例患者为女性;最小年龄患者20岁,最大者60岁,平均(37.9±5.5)岁。
1.2研究方法
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均需要在手术进行前停止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使用,观察组患者接受1μg/Kg右美托咪定和4mg布托啡诺的泵注,泵注时间需要在10分钟以上。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的泵注。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χ±s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一,观察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8.90±0.73)、感觉阻滞持续时间(735.22±66.14)、镇痛持续时间(891.33±163.44)等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12.49±1.1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598.19±72.37)、镇痛持续时间(749.16±263.37)等指标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
由表二,手术前、神经阻滞时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心率指标、警觉/镇静评分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92±2)、心率指标(71±1)、警觉/镇静评分指标(1.6±0.6)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106±3)、心率指标(93±1)、警觉/镇静评分指标(3.5±0.6)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
3 讨论
接受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通常情况下意识会处于清醒的状态,因此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恐慌心理,对手术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使用一定的镇静药物,使患者的恐慌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使麻醉操作的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得到进一步保证[3]。布托啡诺对神经阻滞麻醉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右美托咪定的抗焦虑效果较强,而且阵痛作用有剂量依赖性,患者在用药后比较容易被唤醒[4]。
综上,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中可有效改善麻醉相关指标,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卞小翠,秦毅彬,曹苏.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28).
[2] 刘晓捷,罗兢聪,邹夏禹,etal.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6(11):30-31.
[3] 张朝庆.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8):27-29.
[4] 姜小军,徐永清,徐树峰.右美托咪定复合盐酸氢吗啡酮在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3):36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