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博物馆 文化广西漫游指南
2019-10-15覃颖敏
覃颖敏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部下在亚历山大城内创建了一座专门用于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神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而博物馆的英文 museum一词,便是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博物馆也被附上了收藏珍稀宝物的职责。
广西沿海沿边,是骆越故地,历史文化悠久。我们可以从广西各地的博物馆中,一窥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旧时往事。其中有3座博物馆各具特色,它们的存在证明了广西这“南蛮之地”并非文化沙漠。以史为鉴,方知兴衰,将这分别位于合浦县、防城港市和南宁市的博物馆读懂,便能将广西由山至海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了然于心。
海丝路的见证者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波斯陶壶、罗马玻璃碗、古希腊迈锡尼的金花球、水晶、玛瑙、琥珀串饰这些千里之外的舶来品在广西合浦县出土,佐证了合浦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地位,也恰好应验了“合浦”这一名字的含义:汇聚于海的地方。坐落在合浦县廉州镇的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则讲述了合浦这座“海丝”重镇的发展历史。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前身为合浦县博物馆,于1978年成立,是广西区内唯一一个以汉文化展示为主的遗址类博物馆。馆藏文物多达5200余件,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总数居广西第三位,且文物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民国时期均有,其中大部分藏品为合浦汉墓挖掘出土,以陶器、青铜器、玉石杂器及金银器为主。
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留下了重要的指示: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展出的文物都是历史,都是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自此,加快提高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养、修复馆藏、修整馆内设施成了博物馆迫在眉睫的任务。2019年2月,为期两个多月的闭馆改造结束,还新增了《珠光帆影——合浦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
在5月20日“2019年中国古筝日”,150名古筝爱好者齐聚博物馆,身着汉服,与全国各地200多个城市分会场3万名古筝爱好者共同奏响《渔舟唱晚》《我和我的祖国》等曲目。百筝齐奏,雅韵叠声,美妙的古典音律在博物馆上空回荡,犹如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内书写的历史一般,悠扬绵长。
tips
2018年5月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广西特色博物馆”,7月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单位”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周二~周日9:30~17:30正常开放
门票价格:每天限量限时发放免费参观券1000张,凭身份证或有效证件领票,当日有效
服务:收费的陈列讲解、纪念品及图书销售等服务;免费的自助语音讲解服务等
边海史记
——防城港市博物馆
海陆相伴,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妙篇章,如何与海洋和谐相处,成为了人类进步的永久话题。防城港市的和谐西街上,一座海螺外形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其海蓝色的色调,直接向众人表明了这是一座与海洋关系密切的建筑,那便是防城港市博物馆,又名北部湾海洋文化博物馆。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端,临海沿边,其历史发展自然离不开海的孕育。这座博物馆正是以海洋文化为主题,辅以防城港本土历史民族民俗,汇聚成一幅展示北部湾海洋文化的醉美篇章:神奇斑斓的海洋生态、璀璨多姿的海洋文化、悠久丰厚的防城港历史与民俗、边风·海俗·山韵——防城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2017年广西统计局的人口统计显示,防城港2016年常住人口为92.9万人,而自2012年防城港市博物馆建馆以来,仅2018年到馆参观的就有42万人次,这相较于人口并不多的防城港而言,是较高的比例。
为何防城港市博物馆能获得人们的青睐?博物馆馆长何守强给出了答案:“前几年刚建馆时,市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才34件,今年市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已达1万件,文物全是本地的,大量的文物说明防城港不是文化沙漠,而是有文化底蕴的。参观博物馆的人多,意味着人们从对物质的追求渐渐转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的追求,文化享受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tips
门票价格:免费,持本人身份证到服务台免费领取参观门票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逢周一闭馆
服务:博物馆提供收费讲解、免费讲解、语音导览讲解服务
广西民族百科全书
——广西民族博物馆
邕江之畔,广西民族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岸上,那最具有广西特色的铜鼓状建筑里,记录着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走进博物馆的大门,便是翻开了一本广西民族百科全书。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居住着壮、汉、瑶、苗、侗、水、仫佬、仡佬、彝、毛南、京、回等12个世居民族,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可谓是多姿多彩,在博物馆内被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出来。
常設的展厅有: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系列展陈列。还开设了广西少数民族银饰展、织染绣精品展、壮锦展以及背带展等专题展厅。
其中,五彩八桂系列中的“霓裳羽衣”展厅聚集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华美服饰,从桑麻丝蚕到纺车织机,从布衣常服到华锦亮绣,为中华服饰添光加彩。生活在广西大山里的外婆和母亲们,用自己慈爱的心胸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的一份迎接子孙后代降临世界的礼物——花背带也呈现于此,背带里的娃崽,一代又一代,压弯了母亲的脊背,可母亲们无尽的爱,都在这磨破了的花背带里。
近年来,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侵袭加速,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逐渐消亡,为此,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2年发起了“文化记忆工程”,培养村民影像创作者,用他们的角度去记录那些正黯然远去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俗。
为展示“文化记忆工程”成果,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12年底创办了以民族文化和传统记忆为主要题材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展”,即是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前身。至今,影展已经举办了5届,为了壮大民族文化保护队伍,影展开始尝试与高校合作,开展“新锐导演扶持计划”。
如今,广西民族志影展不再单一强调“广西元素”,开始有针对性地面向“一带一路”相关的东盟国家。至今已有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的《共欢》《皈依》《魂归何处》《老虎的徒弟》等优秀民族志影片参展。这项“文化记忆工程”,成功拉近了人们与文化的距离,也拉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心灵距离。
tips
地点: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青环路11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6:30)
门票:免费
服务:讲解服务应提前一个工作日预约;团体参观需提前3个工作日电话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