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名片出海记:再造9个“支付宝”
2019-10-15李天睛
李天睛
在海外,中国游客出境就问“能不能用支付宝”,已非新鲜事。然而,这还不是中国移动支付在全球打开的最in方式。
不只让中国人可以不带钱包出门,这张中国移动支付名片,如今还开拓了一种全新的出海方式——通过技术能力输出和生活方式的输出,将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有望不带钱包出门。目前,支忖宝及其合作伙伴已经在全球落地了10个本地版的“支付宝”,服务超过10亿人。
这是中国技术“出海造船”的一种新趋势,更是全球化大趋势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的鼓励下,一大批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践行“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10亿人都在用“支付宝”
服务中国游客、立志做泰国版“滴滴”的Tum,他创办的本地叫车平台上有2000辆车可调度,来自中国的蓝色二维码成为平台盈利的杀手锏。两三年前,Tum和国际客人之间的打款主要通过跨境汇款,不但结账时间长,而目每单还会损失高达10%-15%不等的手续费。自打有了支付宝,他不仅自己开车跑赢同行,还把这个数字生意经复制到了打车平台上,让更多的同行更方便地接到中国客。同时,Tum还是泰国版“支付宝”TrueMoney的第一批用户,每天用扫一扫去买烟成为了他的日常习惯。作为一个华裔三代,靠着中国移动支付的“新下南洋”,让他找到和祖辈故土的新连接。
目前,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韩国和中国香港,这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陆陆续续因地制宜地落地了9个属于当地人自己的“支付宝”。正是这样的1+9个“支付宝”大家庭,服务着全球超过10亿人,一部手机“扫一扫”,成为这10亿人一致的日常动作。
说起来,支付宝的“出海造船”,最早是从印度市场开始的。
2015年2月,蚂蚁金服与印度的移动支付公司Paytm展开战略合作。用如今的哈佛演讲常客、Paytm董事长维贾伊·夏尔马(Vijay Shekhar Sharma)的话来说,“Paytm发展过程中有两件事影响最大,第一件是蚂蚁金服的投资,第二件是印度废除大面额纸钞。”
在过去的几年中,来自支付宝的底层架构和风控能力,被充分分享给了Paytm;与此同时,Paytm团队对本地用户需求更熟悉,也催生了黄金版余额宝等因地制宜的实际产品开发。在双方的共创下,Paytm的用户数量和日均交易笔数均实现了十数倍的增长,用户数从2015年的2500万,增长到2017年底就超过2.5亿,—举成为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
不止印度和泰国。在马来西亚,TnGD用户可以用手机扫码过高速缴费了;在印尼,DANA用户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交社保了;在孟加拉国,孩子们的助学贷款,也能在父母手机上的bKash里拿到了;在巴基斯坦,海外务工者也可以在Easypaisa上用区块链技术来跨境汇款了;在菲律宾,就像中国的支付宝用户有蚂蚁森林一样,当地GCash用户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菲律宾GCash森林……
判断一种模式走出去是不是具有生命力,除了看这种模式本身在发源地的成长是否有可持续性,还要看其走出去以后,外延生态落地的生根能力。经过几年的持续探索,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中国移动支付名片,“出海造船”四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当地小伙伴+技术输出”赋能模式,目前已经切切实实因地制宜地扎根开花。
事实上,在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密集且普遍年轻化,但传统金融基础服务供给不足。第三方粗略统计,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尚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仅10%的人持有信用卡,有贷款需求的人中仅21%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目前,在这片土地上虽然移动支付的应用还远未普及,但在中国蓝色二维码的带动下,数字生活方式的“启蒙运动”已经开始。
2018年7月8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乘客使用TnGD支付进站
从技术输出到生态赋能
对于将移动支付技术带出去在多个国家落地生根的支付宝而言,技术输出和升级是有储备的,“授人以渔”的前提是自己有技术、有模式。
作为中国数字生活的发起者,支付宝诞生15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典型生活方式,实现了无数的“第一个”。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钱包,支付宝的风控识别时间目前约为100毫秒,平均资损率仅为千万分之五。15年长期的中国实践,让支付宝积累出一套成熟的包含风控、防欺诈、反洗钱等移动支付基础能力。如今,这套通用技术平台不仅服务在中国人的支付宝上,也用在了服务当地人的9个本地版“支付宝”上,由此可为当地节省数年的研发时间。
与此同时,支付宝的最新技术研发也会根据适用性,率先在本地钱包上试水,比如连续三年全球专利申请最多的区块链技术。
2018年6月25日,两个本地版“支付宝”——从香港的AlipayHK到菲律宾的GCash,首次实现了全球首个跨境电子钱包区块链汇款服务的打通。在港务工20多年的菲律宾务工者Grace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知道,在港务工所得,是不少菲律宾女性越洋打工补贴家用的重要来源。原本,Grace需要周末请假出门去汇款点排队3小时;现在,不到3秒钟她随时随地就能一个手机给菲律宾老家汇款,而且用区块链的方式还保證安全准确。因为在跨境汇款领域首次用上区块链新技术,可令跨境转账速度加快,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更能提升交易过程的透明度。
当然,在基础技术输出之外,“授人以渔”的最终目标还是让后者学会自己“捕鱼”。所以在剩下的应用层面的技术能力,本地版“支付宝”更多会交由当地合作伙伴的工程师去完成本地化和个性化的应用开发。2018年10月的世行年会上,世行成员IFC和支付宝启动了10x1000科技普惠计划,旨在未来10年,每年为新兴市场培养1000名科技领军人才(包括CEO、工程师、创业者等)。因为只有培养出当地人才,才能更好服务当地用户。
作为支付宝本地钱包的技术拓荒总队长,蚂蚁全球本地化钱包技术负责人熊务真说,合作模式—直在优化。“开始我们主要集中在推动技术赋能,但现在越来越看到不单单是技术赋能,还有运营赋能、商业赋能甚至生态赋能,都值得和当地伙伴一起来做的。”这样看来,“1+9”个“支付宝”勾勒出的移动支付“一带一路”,更是一条充满想象力的生态赋能“一带—路”。
给当地用户的“本地电子钱包”
更多人会体验中国数字生活方式
正如马云说的:“今天全球化不是去征服世界,而是服务世界,要真正带着服务世界的精神去做。”作为国人最常用的生活服务平台,在国内支付宝早已不止于付,而是变成了集移动支付、智慧城市、投资理财、信用生活、公益脱贫等一体的中国人的数字生活方式。这背后,有经过亿级中国用户得来的体验反馈和迭代更新:一是低门槛,让你的数字服务随手可及;二是资金安全、可信赖;三是可负担的经济性;四是不止于付。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能力,让支付宝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具有了通用性。
中国用户15年来炼就的“支”字经验,开始惠及更多“一带一路”上的普通人,尤其那些国家和地区的小微用户和小微商户。尽管相比发展了15年的支付宝,目前这9个本地钱包还处在初代成长期,且起始状态和发育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支付宝的技术输出+本地团队的因地制宜,将让这些本地版“支付宝”创新出更多当地人真正需要的功能和应用。同时,未来本地钱包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同样充满想象力。
以往,中国企业出海主要是以下几种模式:要么通过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直接推广自己的品牌,以销售更多产品;要么收购国外企业的业务部门或进行整体收购,以此带动出口,提升整体实力;要么进行代理或代工贴牌,赚取利润;利用比较优势,到海外更大市场承揽工程,或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向海外市场输出劳务人员。现在到了以支付宝为代表的“出海造船”时代,开创出了一种全新的中国企业走出去3.0模式,标志着中国反向输出技术和管理的开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在中国新的开放战略之下,不同以往的靠贸易输出、靠出口拉动经济成长,支付宝出海的模式的核心,在于原创技术和核心能力的输出,最终可以和当地一起来解决“一带一路”沿线上普遍存在的传统金融服务“老大难”问题。
不仅如此,移动支付的出海或许还有更大的价值。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应将移动支付“走出去”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扩大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场景。因为与政府和企业跨境投资相比,居民跨境消费频次更高,能自下而上地推动人民币在全球各国的零售场景中被进一步应用。所以政府应重视和鼓励移动支付“走出去”时,通过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尤其在如何加固中国移动支付的领先地位上,应将移动支付作为“数字中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府间合作、外汇管理、信贷政策等方面,帮助中国支付企业将中国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对外输出,以造福各国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从昔日的引进技术和模式,到如今向外輸出技术和模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质的转变。中国企业靠技术输出弯道超车迈出了一大步,相信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中国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随着更多原创性技术的涌现,中国技术一定会更多走向海外,科技将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暖科技将打破地域的鸿沟,让更多中国人熟悉的数字生活方式,成为世界上更多人喜欢的先进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