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小学语文教材情感目标培养的异同
2019-10-15袁震越邱明娟易鎏张晨张景尧
袁震越 邱明娟 易鎏 张晨 张景尧
摘 要: 中英小学母语教材在情感目标培养方式与效果上,因两国国情不同呈现出异同。本文结合英格兰课程大纲和《PSHE课程学习计划》,从侧面对英国小學母语教材对情感目标的体现进行分析,并与中国情感目标培养进行对比,发现在培养情感目标上,两国教材均做到了分层设计,尊重学习规律,但在学习传统培养民族情感上,中国更宣扬“真善美”,给学生创设的情境在真实感上低于英国。两国的情感目标培养方式与效果都有科学性,中国的教材编纂者应创设更真实的情境,培养学生技能,唤醒学生的个体意识、民族意识等,实现教材培养的情感目标。
关键词: 中英小学语文教材 情感目标 异同
1.引言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作为情感教育载体的语文教材,对情感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白建焱,2017)。广义的教材泛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如中国主要使用的教材课本及与之配套的练习册、试题册、阅读材料等。教师精心设计制作、操作性很强的材料(吴书芳,2018),即讲义,也是教材的一种,这些在英国十分普遍。自1988年英国统一课程的颁布和实施,学校和教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不再拘泥于传统教科书的影响力,而是按照国家统一课程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各类外部考试和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通过整合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和社会资源来自行开发教程并组织教学(李建民,2015),因此英国教材呈现愈加多样化的特征,且对英国各地区不同学段的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此外,英伦四岛有各自制定的课程大纲,其中英格兰的课程大纲整体上将小学阶段英语教育划分为两个阶段,即Key Stage 1(第一与第二学年,5岁—7岁)与Key Stage 2(第三至第六学年,7岁—11岁),从最低到最高的学年,均强调从字词、句子、短文与标点符号四个方面进行母语教育,这四个方面一以贯之,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要求,相对来说体系更完整、规范。该大纲偏重叙述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鲜有提到对情感目标的培养,因此本文综合英国的《PSHE课程学习计划》和英格兰课程大纲,和中国小学语文课程大纲进行对比,从宏观角度探究两国小学语文教材体现的情感目标的异同。
2.英国小学语文教材体现的情感目标
英国学生的小学英语学习在整体教育中极为重要,对学生的文化、情感、智力、社交和精神发展有关键作用,类似中国的语文学习。英国的英文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大量文学阅读学习,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沟通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英国小学部分教育大纲要求英语学习包含四个方面:口语、阅读、写作、语法。阅读理解通常借助学生和老师高质量的讨论完成。写作可以概括为对于脑中想法高速有效的记录,需要快速拼读和对字母发音的精确认识。英国小学阶段英语课程大纲指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与他人进行情感和观点的交流。国家课程大纲同时指出英语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字词的同时,通过让学生广泛阅读,发展学生对文学的热爱(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吴薇通过研究发现英国的英语教学突出体现了高度重视基础知识、注重课内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有效学科整合等特点。阅读课通常由教师依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分组阅读,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级别和兴趣的书籍。英国教师表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体悟、欣赏语言之美(吴薇,2018:2)。
英国PSHE课程计划①包括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及对情感目标培养的探索。强调教师为主体,希望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实现PSHE计划目标。该计划以“学校有责任保护学生,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心智和机体上的发展,以在未来抓住机遇、肩负责任并体验生活”为总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幸福、人际关系、生活在广阔的世界”三个核心为分目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计划体系。此外,它还提出了一系列帮助老师或学校实施这些计划的措施(toolkit),但是,在PSHE课程目标表述上都是以疑问句的陈述方式为主。因此,它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隐含体现在解决提出的目标问题的过程中(宋亚会,2016:24)。根据宋亚会(2016)的观点,在英国小学阶段(即Key Stage 1—4)PSHE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公民教育,(2)健康教育,(3)情绪健康教育,(4)营养与体育,(5)个人理财教育,(6)安全问题教育,(7)性与性关系教育,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由此可见,英国对小学教育的要求几乎是面面俱到的。
尽管如此,由于英国英语教学缺少统一的教材,从2010年和2013年的PISA结果可以看出,英国学生的成绩排名仍不断下滑(杨光富,2018)。在205名受访者中,有60%的人认为,“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帮助不大”。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Michael Gove)认为,英国当前的英语课本内容“太过于模糊”,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总体来说,英国小学英语把关注的目光主要放到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上。杨光富指出,英国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只是训练学生四方面技能。大部分情感目标的培养主要通过社团活动及PSHE课程完成。在关键阶段一和关键阶段二,PSHE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信、健康、独立生活方式和成为积极、有责任心的公民所需的知识、技能、理解力。这四条目标实则与我国三维目标划分是相似的,其中交叉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
3.两国教材体现情感目标的异同
中英小学教材在设计过程中体现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但是实际操作时,因各自国情不同,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以下分析两国教材体现情感目标的异同。
3.1分层设计,尊重学习规律。
中国语文课程标准,按年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二三年级为第二阶段,五六年级为第三阶段。三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既相互联系,又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总趋势。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规划的。英国的教学大纲同样体现了类似的设计理念。两个关键期的划分,强调英语母语学习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兼顾基础能力与发展的可能性。但这一设计有不同之处,中国的各教育阶段是服从于年级划分而制定的,相对较固定刻板,相反英国按学年划分为前后两个大的时期,设定两个大阶段的教育目标,而在具体实施方面则有相对灵活性,学校可以自行设计调配。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多元的,中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教育方针,全国各地区的执行是相对统一的,英国基于其国情,英伦三岛各地区的教学规则难以统一,具体地方教学各自为政。这种情况下,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只能选择相对宽松的大纲,方便不同地区开展教学。不论中英两国,对于阶段的划分,内核都是统一的,英国按照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安排各阶段教学,而中国则利用年级划分,高中低三个大的年级标准的背后,其实是同一原则的体现。
相比看,中国的目标划分相对严谨,但可操作性高且易于检验评价,英国则见长于灵活性,方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统一标准下发挥自主性设计课程。中英两国均是从语言学习的四个大方面,即听说读写来指导母语教育,除此之外,两国大纲又均强调学生利用母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具体大纲内容描述方面,中国的课程标准不仅有具体的要求,还有定量标准。这些要求的划分是相当细致的,不仅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要求,还贯彻到具体的文化意识掌握、情感目标培养、价值观念形成与具体交际能力。英国的教学大纲强调整体把握,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一系列描述性的要求,在具体知识层面,强调必须掌握的每一个语法点。
3.2学习传统,培养民族情感。
以我国苏教版教材为例,在核心素养语境下,通过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订和传授,帮助学生实现情感目标。纵观教材,可以发现“文化理解与传承”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践行了情感目标的培养。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在于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即在认知中培养情感目标,同时,情感目标的培养不能脱离客观认知之外。
在情感目標上,我国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与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为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自然美到人文美,在鉴赏之余创造美,最终提高学生的情感目标价值观。童庆炳(2003)教授谈到,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能否顺利传承。新课标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课程总体目标。狭义地看,文化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则包含对本民族文化及全球文化的意识和理解。
不仅是中国的教材,各国语文教材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综合性。一是学习方法上的综合性;二是学习内容上的综合性,包含文化传统、道德规范、思维训练、文学审美,学生潜心学习语言的同时,自然获得其中的精神教育与情感熏陶。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方面,中国标准一贯强调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同时兼容各国优秀文化。中国的情感教育侧重从审美角度欣赏并传承文化,培养民族精神。虽然中国教材体现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但似乎只点明“真善美”而很少谈及丑恶与虚伪——这是组成人性的一部分。因此当一些文章或者活动教导学生如何面对陌生人、如何独立处理人际关系时,论证和表达缺少一定说服力,让学生难以置信或一笑置之,这是中国教材情感目标的不足。
英国的教材更侧重于利用语言这一载体,展现较真实与全面的情感目标培养,比如明确在教材中融入课程大纲的技术操练和PSHE的德育,让学生在几乎真实的情境中作出恰当的反应。此外,英国教材还包括训练学生对于盎撒白人的民族身份认知等。
4.结语
中英两国,教育大纲的制定都有科学性,这一点体现立足于学生观,从学生的角度,以他们的身心发展、可接受度、培养兴趣爱好等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大纲本身的设计,既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价值,又为学生规划了学习进度,设置了学习目标,便于量化、检验。这方面,我国的大纲编写可学习借鉴英国的灵活性,设置统一的标准,给各级地方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要具备灵活性。在情感培养方面中国侧重于培养审美能力、了解各类优秀文化、培养良好品行、形成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国不同,英国的教材和德育计划更着眼于创设真实情境,给学生提供可行的方案应对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国的教材编纂者应当注意到,教材设计应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敢于坚持自己的精神理念不动摇,从英国的教材中吸取经验,评判继承。如在民族认同方面,是否有待加强,进行更多有效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自信、自豪。
注释:
①PSHE课程计划:https://www.pshe-association.org.uk/curriculum-and-resources
参考文献:
[1]白建焱.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有效达成[J].课堂教学,2017(9).
[2]吴书芳.英国基础教育教材制度特点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8(17).
[3]李建民.英国基础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4]吴薇.英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英国一小学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8(2).
[5]宋亚会.中英现行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基于目标和内容视角[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6]杨光富.英国中小学教科书的使用现状及改进举措[J].外国教育研究,2018(8).
[7]童庆炳,邵滢.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童庆炳教授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