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资理财,别被“沉没成本”所误

2019-10-15平安

金融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电子琴亏损人会

平安

“炒房炒成房东,炒股炒成股东”,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句顺口溜。在投资理财时,是什么让我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沉没成本”可以给出一种解释,它是每个人终其一生的断舍离。

什么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直白地说,就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会权衡做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会考虑过去是否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这些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就是沉没成本。

举个有名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联手研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项目开展一段时间后,两国政府发现,研发经费是个无底洞,且这种飞机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但停止研制,半途而废,前期的巨额投资就白费了,两国政府面子上也过不去,于是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下去。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及运营成本太高,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据说前后总共才16架投入民航运营,最后以退出民航市场收场。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其实如果及早放弃,本来可以使损失减少。这种欲罢不能的困局,就是沉没成本效应,也被称为“协和效应”。

沉没成本是不可挽回的,因此,一个足够理性的人,不会拿沉没成本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是很感性的,所以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会受到之前的沉没成本的影响,作出不够理智的决策。在日常生活中,沉没成本效应可谓无处不在。

买票去看电影,看了半小时觉得一点也不好看,是立马出去还是继续看下去?很多人会选择继续看下去,因为票钱不能白花。

公交车苦等不至,要不要打车走?很多人会考虑已经等了这么久,不等白等,还是不打车了,也许公交车马上就来了。

在公司这个鸡肋岗位干了好几年毫无发展,要不要跳槽?很多人会觉得还是不走了,一走的话这几年在这不就白熬了?说不定明年就能升职加薪了。

女孩越来越觉得男孩不是理想的结婚对象,可是要分手却又不舍,因为觉得自己人生中最好的青春全给了他,这么多年岂不是白磨合了?

打牌时输了不少钱,“少输当赢”赶紧走算了?不少人会选择暂时不走,因为输了那么多,还是等赢回老本立即就走。

这些例子都是源于沉没成本所带来的一种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我们常常由于想挽回或避免沉没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为,从而陷入欲罢不能的泥潭,而且越陷越深。

一位妈妈花2000元给孩子买了一架电子琴,可孩子生性好动,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在培训班试了几节课后就不愿学了,电子琴渐渐落了灰。有一天,妈妈的同事介绍说有一位音乐学院的老师很棒,可以给孩子做家教。这个时候你觉得这位妈妈会做什么决定呢?

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孩子的妈妈会决定请家教,原因就是:“电子琴都买了,不学这个琴就浪费了,再请个老师好好教教!”于是,一对一上课,每堂课200元,又坚持了两个月,最后老师也觉得孩子兴趣不在这,就别学了。

这个事例里,买电子琴的2000元,就是一笔沉没成本。为了不浪费这2000元,反而又增加了新的损失——3000元的家教费。

因为不想白白损失掉之前投入的成本,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就会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对于这一点,炒股的朋友更容易理解。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由浅入深被套的经历,其原因就在于最初的“不甘心”。如果在股票发生亏损后能够及时止损,就可以把损失降到较低的限度。而越是犹豫不决,旷日持久,沉没成本就越来越大,就更不愿意做壮士断腕之举,导致难以自拔。

投资理财警惕沉没成本效应

在投资理财交易中,人们总是将获利良好的品种卖出,而保留那些亏损的基金或股票,更有甚者,还会对这些不断亏损的基金股票加仓,反复买入想要“挽回损失”。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虚拟的“心理账户”,将获利部分计入盈利,认为盈利应该及时落袋为安;而亏损的股票一旦卖出,就变成了真金白银的损失。

不愿面对损失,不肯承认自己投资决策上的失败,在损失面前执行“鸵鸟”策略,随之而来的结果可能更糟糕。就如同生活中常见的排错队现象,眼见这一队的服务人员非常低效,甚至有可能随时停止服务,却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于是便没有胆量另起炉灶去排新的队伍。看上去是为了让之前的投入不变成损失,但实际上可能损失了更多的时间。

在生活中,尤其是投资理财上,要警惕这种沉没成本效应,有时需要及时果断“断尾求生”。投资时避免陷入沉没成本思维陷阱的一个方法就是“自问”:如果手中没有这只股票或者基金,或者另外给你一笔钱,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投资决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最好卖了它。不能仅仅因为已经被套住了,为了“心理账户”上所谓的“摊低成本”,就进而做出一个“错上加错”的决定。对于一只股票或者一只基金同样如此,如果它已经让你亏损太多,而且短期内基本面没有改善的迹象,那与其盲目追加,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快刀斩乱麻,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标的,开始一段新的投资体验。

做投资,应该往未来看,除非你能够对这项投资品本身的走势产生决定性影响,否则你买入的原因就应当只有一个:你看好它,觉得它未来能涨。如果没有满足这个条件,仅仅是想通过降低整体成本来解套,很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一环接一环,整个被拉进去。

如何避开沉没成本思维陷阱?

沉没成本,是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成本。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成本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成本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已经发生的、不可能收回的成本。所以,在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但沉没成本作为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沉没成本是经济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两种误区: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没成本而不敢投入;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要尽量避开沉没成本思维陷阱,就需了解沉没成本效应的心理成因,即“一致性原则”和“侥幸心理”。不论是“排队”“辞职”“分手”还是“炒股”这些例子,都能感觉到“一致性原则”在起作用。而“侥幸心理”就更好理解,“等公交车”例子里,是心怀侥幸,觉得公交车马上就来了;“炒股” 例子里,高位套牢的股民也是心怀侥幸,以为很快就能等来大盘反弹。

在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决策时顾及沉没成本的非理性现象。因为心理学上,损失和收益对人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损失是完胜的,和收益的喜悦相比,损失对人的刺激要更大。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应该在做决策的时候考虑沉没成本。我们来看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以看电影为例,对沉没成本效应进行的分析,能有助于大家避开沉没成本思维陷阱。

你花7美元买了张电影票,当然会担心这个电影是否能值回票价。半个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这电影简直糟透了。那么这时候该离开影院吗?

做决定时,7美元票钱会进入你脑海,影响你的判断。但记住,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因为它就是沉没成本。所谓“沉没”的意思,就是7美元相当于石沉大海再也捞不上来,仅仅存在于历史中,花出去之后,有它没它,对未来没有任何影响了。

当你花钱买票进入电影院后,你作下一个决策,考虑的应该是这部电影值不值得你为此付出新的成本(即你的时间),这已和买电影票的7美元没有任何关系。正因如此,就应该把这7美元忘掉。你决定是否留下来的依据,在于你觉得看完这部电影给你带来的心理满足,与留下来的时间成本,孰轻孰重。如果时间宝贵,有更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做,就赶紧走;如果无所谓,就当在电影院里休息也无不可。

猜你喜欢

电子琴亏损人会
为什么人会喜欢喝酒
为什么人会抽筋?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无印良品:从亏损10亿到营收1410亿 4年内起死回生就靠这7招
Dorel及其Cycling Sports Group报告2016年亏损
电子琴
大幅亏损的氮肥企业该何去何从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