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1,3-β-D葡聚糖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应用

2019-10-15李芬谭潭通信作者徐玉娟侯权芳黄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6期
关键词:真菌性败血症葡聚糖

李芬 谭潭(通信作者) 徐玉娟 侯权芳 黄玲

423000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作为一种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真菌性败血症的特征为症状缺乏典型性,发病率较高[1]。为验证这一方法的价值,本研究对86例新生儿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 确诊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43 例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分娩健康新生儿43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25 例,女18 例,胎龄(38.8±2.7)周。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胎龄(38.7±2.6)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诊断方法:①血常规检查:分别采集两组新生儿2 mL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血,血小板水平、白细胞计数均以xs800i 希斯美康分析仪设备测定。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完成,做好检测期间的质量控制。②真菌血培养检查:以儿童树脂瓶检测两组新生儿2 mL外周静脉血,常规培养5 d。如标本血培养结果呈阳性,以革兰染色涂片处理后,转种后置于37℃条件下持续培养24 h。根据培养后的科玛嘉真菌显色结果判断菌种类型。如血培养结果呈阴性,则无需后续处理。③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查:以不含β-D葡聚糖的血浆采血管收集两组新生儿1~2 mL 空腹静脉血,按照400 g 标准持续离心处理10 min。离心后置于2~8℃冰箱内保存待检(4 h内送检)于样品稀释瓶内混入0.1 mL血浆,充分混匀后,转入75℃条件下静置10 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立即于2~8℃温度下保存。于质控品中混入0.5 mL 质控品复溶液,置于漩涡混合器中持续混匀,取0.1 mL混合液置于样品稀释瓶内,混匀并转入75℃条件下静置10 min,冷却至室温。⑵治疗方法: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均选用伏立康唑片治疗。

评价方法:血浆1,3-β-D 葡聚糖含量正常参考值<100.5 pg/mL;感染初期为100.5~151.5 pg/mL。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血常规水平比较:对照组血小板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比较:对照组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为(82.34±12.93)pg/mL,低于观察组的(157.46±15.1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6,P<0.05)。

两组真菌血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标本中共分离出19 株真菌菌株,其中光滑念珠菌10株(52.63%),白色念珠菌4株(21.05%),克柔念珠菌3 株(15.79%),近平滑念珠菌2株(10.53%)。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经抗感染治疗后,43 例患儿治疗1周后仅1例无效,其余均好转或痊愈。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浆1,3-β-D水平为(85.29±13.06)pg/mL低于治疗前的(157.46±15.1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血常规水平比较(±s,×109/L)

表1 两组血常规水平比较(±s,×109/L)

组别 n 血小板 白细胞计数对照组 43 190.16±35.72 9.02±3.26观察组 43 139.05±38.19 9.83±3.31 t 7.19 0.23 P<0.05 >0.05

讨 论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发病率逐年升高。这种感染性疾病主要与念珠菌属真菌的感染机制有关[4]。从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诊断方法来看,目前临床确诊患儿伴有真菌性败血症的常见方法包括:①真菌血培养结果:这一诊断方法虽可为医师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但其耗时相对较长(初期培养需5d)。②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流程简单易操作,可快速获取诊断结果。但这种诊断方法检测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特异性水平偏低。

血浆1,3-β-D 葡聚糖广泛分布于真菌细胞壁(接合菌、隐球菌不含这一成分)中[5]。采用这种方法诊断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患儿的原理为真菌性败血症患儿多因光滑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等进入血液或深部组织中而发生感染。在真菌感染形成的同时,患儿体内的吞噬细胞可经消化、吞噬机制,促使真菌细胞壁大量释放1,3-β-D葡聚糖[6]。本研究证实,观察组血浆1,3-β-D 葡聚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本研究表明,患儿治疗后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为1,3-β-D 葡聚糖仅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经抗感染治疗消除患儿体内的真菌后,大量1,3-β-D 葡聚糖可随着患儿真菌的消除而消除。因此,如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其治疗后1,3-β-D 葡聚糖含量明显下降;相反,如治疗效果欠佳,可因体内真菌感染的持续存在而导致患儿仍然有较高的1,3-β-D 葡聚糖含量水平。

综上所述,宜于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中引入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方法。

猜你喜欢

真菌性败血症葡聚糖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葡聚糖类抗病诱导剂在水稻上的试验初报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小麦麸皮中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研究
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