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布防超强台风的建言
2019-10-15浙江省老科协气象分会
浙江省老科协气象分会
超强台风是台风中的王者,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高达16级或以上,来势汹猛,破坏性极大,是浙江省防御自然灾害重中之重。
纵观浙江气象史,超强台风最令人难忘。1956年“八·一”超强台风震惊全国,象山县深受其害,3401人不幸遇难。国产首部灾难大片“超强台风”,剧本以真实事件为素材,就取材于2006年8月10日登陆浙江省的超强台风“桑美”。
1949—2018年70 a间,在浙江登陆的台风共43个,其中超强台风10个,占所有登陆台风数的23%。登陆的10个超强台风中,有7个在8月份登陆,占登陆数的70%;其余最早为7月11日登陆,最晚为10月4日登陆。超强台风登陆时风力强度仍达到超强标准的有2个(5612号“温黛”和0608号“桑美”台风)。
10个超强台风中,登陆温州地区的5个,台州地区2个,舟山地区2个,宁波地区1个。温、台地区占总数的70%,登陆舟山的2个均为登陆北上转向台风。因此,温、台地区是防御台风登陆袭击的重点地区。
随着气候变暖,海洋温度增高,台风生成时间提早,结束时间推迟,生成个数增加,强度变大。据最新研究,近十几年,强台风的出现频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登陆华东沿海的台风增多,华南沿海减少;台风主要影响带有从华南沿海移向浙闽沿海的趋势。
在浙江登陆的超强台风,大都生成于菲律宾以东的洋面,生成后向西北移动,强度加强,经东海、台湾以北海面正面袭击浙江省。
由于浙江省海岸线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与台风走向正交,超强台风可无遮挡的长驱直入,因而受影响面积大,时间长,灾情重。如超强台风登陆时正处在天文大潮汛期间,台风增水与天文大潮增水叠加,将致使江河水位上涨,海水高潮位,易发生海水倒灌,造成局部地区重大灾害。
除要警惕在浙江省登陆的超强台风影响外,也要警惕在外省登陆的超强台风对浙江省造成的影响。据统计登陆福建80%、登陆广东20%的台风对浙江有较大影响;登陆福建中、北部的超强台风往往对浙江的影响有时大于对福建的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9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偏多、强度偏强。浙江省气候中心预测,2019年浙江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频繁,气候年景偏差,气象灾害偏重,影响台风数量接近常年或略偏少、但强度偏强,有1~2个台风严重影响或登陆浙江省。
2019年地球气候变暖与厄尔尼诺年相叠加,更应当引起浙江省的高度警觉,要绷紧超强台凤防御这根弦。
防御超强台风,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庞大系统工程,进入台汛期前,务必严密布防,建议做好以下5个落实。
1 用习近平总书记防灾理念统揽超强台风防御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是做好新时代防御自然灾害的根本遵循。
要坚决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对防台工作的重要指示,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决不能万一失防。
2 坚持底线思维,压实部门责任
防御超强台风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力争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有关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根据部门职责编制预案,健全制度,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将责任落实到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巡查值守、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等各环节,筑牢防灾减灾基础。
气象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精准开展台风路径,影响趋势,雨情监测预报预警,确保各类设备在恶劣天气下正常运行;防汛应急部门要加强汛情、灾情分析研判,把握防汛抗洪主动权;水利部门要精准开展洪水调度,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
应急管理部门要理顺部门职能调整和领导换岗后的关系,确保政令畅通,全省一盘棋应对超强台风。
3 加强信息传播,防灾人人有责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向社会公众及时播发、跟踪播发超强台风预报信息。将信息发送到户到人,要特别关注向外来流动人员传递信息。
加强科普宣传,建议把超强台风等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学校、工厂、社区相关教学、培训课程,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防御自然灾害人人有责,倡导社会公众人人参与自救、互救,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4 力求以史为鉴,建立共享平台
防御超强台风的部门单位、各级气象部门都要系统查阅、分析历史上超强台风的影响、受灾、救灾等情况及经验教训,归档立案,力求以史为鉴,台风压境,临危不乱。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之间汛情、灾情等信息快速互通、上下游台站之间信息迅速传递。
5 总结防御经验,突出防御重点
归纳浙江省历年10次防御超强台风经验,结合2018年9月广东福建等省防御超强台风“山竹”的经验,布防、防御超强台风应突出以下重点。
1)根据超强台风形成、登陆的规律,温州、台州、舟山地区,8月和7月是浙江省防御超强台风的集中时段和重点地区,要特别加强组织、严密布防,确保万无一失。
2)防御超强台风应落实5个百分之百。即:出海船只百分之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回港船只百分之百落实防御措施;全面转移危险区域群众,特别要做好留守儿童、独居老人、外来临时务工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对接;百分之百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3)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在超强台风压境的紧要时段,可适时发布建筑工地停工、工业停产、学校停课、商店停业、交通停运,通知社会公众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4)要密切关注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重点关注偏远农村、信息不易到达的通讯盲区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新的地质灾害易发点。
5)人口的集聚和经济社会活动的集中使城市对自然灾害更为敏感且对受灾影响反映具有放大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城市的防御。要提高城市建筑物的防御标准,特别对交通、通讯、电力、燃气、标牌、绿化植物、排涝、易损房屋,要足够重视。
6)要提前做好防灾物资及民生物资的储备,动员群众适当自备一些生活自救品,充分发挥政府和公众两个主体在防灾减灾中的合力作用。
为方便了解历史上严重影响浙江省的超强台风情况,请参阅表1、图1、图2。
图1 1949年—2018年期间登陆浙江省的超强台风路径示意图
图2 1949年—2018年期间登陆浙江省的超强台风路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