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2019-10-15樊良树
◎樊良树
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
生态产品,是指保持生态功能、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自然要素。自然界以水土涵养、气候调节、光合作用、土壤形成等多种生态产品参与创造生命支持系统,为人类永续发展奠定基础。一些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气派的优质生态产品,如长江三峡、三山五岳、江南水乡以及正在建设的国家公园等,具有身份认同、文化休闲、凝聚人心和充实自我等精神价值,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联系。
经过70年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工农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跃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我国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相对减弱,雾霾、垃圾围城、水污染与水短缺、土壤污染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由“盼温饱”转向“盼环保”,由“求生存”转向“求生态”,优质生态产品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如沁人心脾的空气、营养丰富的食物、浩瀚壮丽的风景、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生态系统,涵盖人民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是新时代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应从依托生态空间、依靠绿色生产、解决突出问题、改革监管体制等方面加强管理。
依托生态空间
1978年以来,气势如虹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前所未有地延展了国人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与范围,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包括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离开自然系统,进入经济社会系统中,又以多种多样的废弃物形式回到自然界。如此一出一进、大开大合,加上大规模城镇化进程占用宝贵的生态土地、农业用地,使得我们赖以为生的自然生态系统面临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强的压力。纵观全球,没有一个地区不面临环境变化的现实,以及环境变化对人民福祉当前、近期以及长远的影响。对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只能立足脚下这块土地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立足之地,不可多得,不可再生,必须倍加珍惜。“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耕地和“产床”。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空间是优质生态产品的“原产地”和“富集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源头涵养生态环境容量,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情况下,“功能正常的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抵抗极端天气的缓冲器,还可以作为碳储存库、水污染物和空气污染物的过滤器。”[3]我们需要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珍惜中华大地上的每一寸生态空间,做到生态空间应保尽保。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努力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还自然以宁静、和谐与美丽。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原则,严守资源利用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生生不息的美好家园。
依靠绿色生产
今天的发展理念定义明天的世界面貌。发展理念管方向、管长远、管根本。我们必须完善生态环境顶层设计,端正发展理念,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换取一时一地“花上垒花”、事半功倍的做法。彻底放弃“先污染再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快污染慢治理”的老路,杜绝不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在缺少核心产业技术和周密规划、经验丰富的团队的情况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和加投资的现象。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视角看,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承载力都是有限的,“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我们需要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重要依据和考量对象,衡量项目准入、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把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单位GDP的水消耗、生态环境消耗等环境指标作为重要考量指标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综合考量。从源头控制,最大程度激发绿色生产动能,提升绿色生产力,更好维护我们赖以为生的美好家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强化环境准入刚性约束。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区以及大江大河上游,加快重污染产能、高消耗产能退出机制。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优先发展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力。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及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完善相关财税、金融、科技、产业和价格等政策,如尽快推出绿色信贷、改革资源税、鼓励碳汇交易、适时出台环保税等,推动壮大绿色产业发展。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损害成本和治理修复效益的资源性产品合理定价机制。探索通过政府采购、社会生产、民间参与等方式,丰富绿色农产品、绿色工业产品的产出方式。从设计、原料、生产、物流与回收等全流程节能降耗,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支持企业拓展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完善绿色包装,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减量化、再利用,全方位全流程全地域降低环境负荷。
解决突出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是支撑人民福祉的基础。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4]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须臾不离的“环境容器”和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不健康的环境往往催生不健康的生命,加重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并加剧某些特定人群如边缘人群、低收入人群的脆弱性。
小康不小康,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我们需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整治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作相互促进原则,持续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渭河平原与成都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生态之要。全面推行“河长制”,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强化流域保护、整体保护和系统保护。流域上下游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全方位严格监管,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持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融入乡村振兴。持之以恒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还老百姓清水绿岸、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让人民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中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人民在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应时时、处处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监管体制
从历史的维度看,我国污染防治存在九龙治水、各管一段、各守一方的状况,以致形成“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甲地污染、乙地治理”等弊端。在行政管理上,不同地方、行业有着泾渭分明的行政边界,而生态群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是一个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为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打通上游和中下游、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云和梯田
拍摄时间:2019年8月31日
拍摄地点:浙江丽水
摄影作者:董年龙
●图片说明:云和梯田地处浙西南,丽水市中部,面积984平方公里。梯田主要分布在云和县崇头镇周围高山上,海拔跨度为200-1400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最多有700多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及惩处不得力有关。确保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必须“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5]。我们需要开展自然资产调查摸底,探索自然资源和生态产品估价评估,健全生态产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的生态补偿制度。对因保护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江河源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其守土尽责而无后顾之忧。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及后果严惩的思路,建立生态产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一查到底,强化制度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