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徐拂双流
2019-10-14龙在宇
龙在宇
成都市双流区,曾在全省率先试点镇(街道)纪(工)委书记专职化。当时,这一创新举措引发了媒体广泛关注,纷纷以最“小”纪委书记来进行报道。然而很快,这些报道内容就“过时”了。
近年来,双流区着手打造基层“三级”纪检监督网络,在85个设党委的村(社区)成立纪委,在49个设党总支(党支部)的村(社区)创新成立纪检小组。比之当初的街道纪工委书记,新的社区纪委书记无疑来得更小。短短几年,最“小”纪委书记的头衔在双流“易主”了。
“发挥社区纪委的监督作用,让社区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双流区九江街道社区纪委书记邵小红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
对于纪委书记变“小”,双流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云芬是这样认为的——群众身边有了最“小”纪委书记,为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力支撑,更让双流区的监督触角扩展到了 “神经末梢”。
内外兼修,密织监督之网
“基层是权力的‘神经末梢,但绝不是管党治党的盲区、死角。” 杨云芬介绍,最“小”纪委书记的出现,正是双流扩大监督网络的“组合拳”之一。近年来,该区紧盯全区各镇(街道)、基层站所、村(社区),以及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行业和领域,密织监督之网,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双流区密织监督之网的创新举措还有不少。譬如,对全部12个镇(街道)、61个区级部门和3个区属国有公司实行主体责任清单管理,同时向基层延伸覆盖到了134个村(社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
又如,将述责述廉对象延伸至镇(街道)、区级部门内设科室、下属单位、基层站所负责人及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每名领导干部个人述责述廉报告在述前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为提高监督效率,双流区不仅苦练内功,更善于引入外力。2018年,该区严格选拔特邀监察员,构建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打造监督“第三只眼”。
据介绍,双流区从120余名应聘人员中挑选中共党员9人,民主人士6人、社区代表6人、普通群众4人,社会组织和企业代表8人,确保特邀监察员人员构成的多样性。
一名双流区特邀监察员介绍,特邀监察员会聚焦群众诉求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明察暗访,把问题找准找实。2018年,结合群众反映的干部不作为、民生工程推进缓慢等问题,特邀监察员实施定向监督3次,发现问题11个。
在特邀监察员之外,双流区更引入了媒体力量。在2018年,双流区纪委监委牵头打造了该区首个电视问政节目《阳光问廉·双流面对面》,通过暗访收集问题、直播曝光问题、督促部门整改的方式,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积极作为,护航中心工作
2018年是成都市的“全面落实年”。为执行好“全面落实年”各项工作,双流区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通过优化、重构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審批流程,打造“只进一次门、服务一站式、监管一体化”行政审批监管模式。
在杨云芬看来,新的模式不仅促进政府部门作风转变,更是扎紧权力的笼子,预防了腐败发生,有利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按原有审批程序,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需完成环境审查等30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最快需要197天,过长的审批周期和复杂的审批环节可能会让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趁机“吃拿卡要”甚至权力寻租。为此,双流区通过改革,将30项行政审批(许可)缩减为28项,按不同项目分类优化、重构审批流程,并与企业签订《企业投资信用承诺书》,企业承诺依法实施项目建设、办理审批手续、接受全程监管和失信惩戒。从签订投资协议到开工建设一站办结,28项审批(许可)事项中的15项由“前置审批”改为“事前承诺”,其余事项由园区管委会主动上门为企业办理,实现“只进一次门”。
一名双流的企业主介绍,过去审批中存在的“重复跑、多头跑”现象,给掌握审批权限的人员提供了腐败的土壤,经过改革,一切摊在阳光下,大大压缩企业审批时间和经济成本,企业也不必去动歪脑筋。
“只进一次门”的变化,实则是一个缩影。近年,双流区纪委监委贯彻省委、市委、区委部署,始终把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摆在首位,积极主动作为,助力中心工作。
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双流区不仅打造电视问政节目《阳光问廉·双流面对面》,更改变在演播厅录制的形式,直接将现场搬到群众身边,搬到问题中心。比如2018年11月,电视问责问廉节目就搬到了黄龙溪响水村。“我们这里早上起来没水用,晚上洗澡要等到凌晨,这个问题都持续了好几个月了!”“一个用水问题半年时间都解决不了,领导们觉得症结出在哪里?” 该期节目以坝坝会的形式让群众近距离发问,相关单位负责人坐在对面红脸出汗,以此倒逼责任落实。
为了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双流聚焦招投标、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严肃惩处以权谋私、强揽工程、吃拿卡要、侵害民企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斩断伸向民营企业的腐败“黑手”。双流区纪委监委还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主动上门服务民营企业,邀请一定比例的民营企业家担任特邀监察员,增进纪、企双方的良性互动。
春风化雨,传播廉洁文化
激烈的辩论、悔恨的泪水、内心的震撼……2018年7月26日下午,双流区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办理的首件职务犯罪案件在双流区人民法院进行了审理宣判。双流区纪委监委邀请了黄龙溪镇、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的100余名党员干部在现场旁听庭审。一场庄严的庭审,更成为触及人心的警示教育。
“明明是正值花季的青春少女,如今却要背负这沉重的代价。正所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如果她能早早明白这个道理,自觉筑牢底线,也许就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了。”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李婷婷听到曾经的同事冯某的宣判结果,不禁唏嘘不已。
“这次我们主要是邀请的是来自案发单位、窗口部门和违纪问题易发的相关单位人员前来现场旁听庭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事例鲜活、针对性强,更有说服力,也更能形成强烈的震慑作用。”双流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双流区纪委监委已通过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发放警示教育读本、反思剖析典型案例以及现场旁听庭审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5000余人次,起到了警钟长鸣的效果。
如果说警示教育是“打预防针”的话,树立正确价值观则是“补钙”,只有身强体壮,才能抵御各种病毒。“补钙”绝不仅是宣讲大道理,更要生动活泼,直达人心。2018年11月,双流区纪委监委与双流区委党校联合研发的廉政教育课开讲,让人们见识到一种别开生面的廉政教育。
“1998年,习近平写《忆大山》发表于《当代人》杂志。2014年1月13日,《光明日报》再次转载《忆大山》……”授课老师从《忆大山》及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的正面表率说起,引导纪检干部择善而从、选贤而交。整堂课从独特的视角阐释了“择友”对纪检干部的意义,起到了强烈的教育震慑效果。
“补钙”不仅限于朋友圈,更少不了家庭。2018年9月29日下午,由成都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档案局主办,双流区委区政府承办的“天府文脉 家风传颂”主题文化展在成都市档案馆首次开展。与其他展览不同的是,本次展览以“家风”为主题,从天府之国如山的档案资料中,提炼出了天府文化共同的根基——家。
“看完家风家训展让我很感动。”成都市纪委监委特邀监察员田雪梅感慨道,整个展览文化内涵丰富,能让参观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今年1月13日,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发布。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后,此次中央纪委全会绘就了2019年的党风廉政建设路线图。2019年上班后的第一天,双流区纪委监委就召开了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杨云芬表示,双流区纪委监委将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