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TOP10
2019-10-14司马迹
司马迹
科幻作品由于各自想象、背景、设定不同,形成了太空歌剧、赛博朋克、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启示录与后启示录、社会科幻等不同类型,每个类型都有不少经典的作品。在此以笔者所见推出各类型一部作品,以飨读者。
星球大战系列:“别试。做或者不做。”
天行者卢克接受绝地武士训练时,尤达大师要求他用原力抬起水中的战机。卢克说“我试试看”。尤达大师对卢克说了这句具有史诗哲理的经典台词。整个星球大战系列也是如此具有史诗气质,讲述了银河帝国与共和国之间的战争,成为科幻作品中太空歌剧的最重要代表作之一。这种将传奇冒险故事的舞台设定在外太空的史诗科幻作品,混合了动作和冒险,是地道的宇宙英雄罗曼史。
银翼杀手:“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银翼杀手》改编自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不过上面那句台词却是演员哈尔即兴创作的。电影将镜头聚焦于虚设的2019年洛杉矶,人类与复制人间的生死博弈成为了剧情的脉络,其中充满对生命的渴望和关乎人性的哲思。这也是科幻小说赛博朋克这个分支主要表达的东西: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
沙丘系列:“越接近所欲之物,人便越容易放纵自己的欲望。”
沙丘系列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它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超级英雄行为的后果,和人类对此的反映,构成了沙丘系列的深层主题。在一次采访中,《沙丘》的作者说:“英雄是痛苦的,超级英雄是灾难性的。”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我可以给你一个十个字的十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别。”
不同于硬科幻用科技和科技猜想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社会科幻更加倾向于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跳开了传统科幻电影的固有模式,没有激光武器,没有时光穿梭,而是凭借着几个演员的精彩表演,用一种软科幻的方式,将故事呈现给了观众。主演将一个存活了14000年的穴居人演的惟妙惟俏。近年來,这类社会科幻还有《超能查派》《K星异客》等。
彗星来的那一夜:“假如我们就是阴暗面呢?”
这是部被誉为“花5万美刀拍出的科幻烧脑神片”,巧妙运用“薛定谔的猫”理论。电影场景设定在一共八人在屋子里,然后黑夜来临,彗星经过,停电,然后他们出门,从他们出门开始就与其他时空交织了,他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出现很多“分支时空”。这里面的烧脑正是平行宇宙科幻小说的魅力。影片结束后引人深思,我是真是存在与这个世界的吗?我所看到的是真实的吗?我可以相信自己吗?
终结者系列:“我们将逝去的人埋葬,而机器人不能。”
《电影周刊》在评选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一部电影时,此片以最高票数位居第一。第一部《终结者》其实B级片风格还很浓重,但时隔7年之后,当卡梅隆1991年拍《终结者2》的时候,后启示录般的末世场景开始直接出现在影片当中。影片在后启示录的类型下展开了新的思索——除了简单直接地表现对核爆后人类末日的恐惧,《终结者2》更多是对机械(工业文明)的恐惧。那是一种科技与人性的矛盾体现,换言之,只有加入了人性的成分,科技才是可以接受和驾驭的,否则只是冰冷的机器。
安德系列:“永远不可能‘准备好,准备得差不多就得上了。”
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是唯一一个连续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的作家,而他靠的就是安德系列这个军事科幻作品。这个系列发生在未来,当时地球已经两次遭遇过虫族的进攻,国际舰队认为必须在世界各地寻找天资聪颖的孩童,将他们送往国际舰队训练“战斗学校”进行训练,把他们塑造成舰队指挥官,使人类在与虫族的战斗中占领先机,并得到存活的希望。
反乌托邦三部曲:“这实是世间一种无可规避的秩序。”
这个系列比较奇特,因为一般的几部曲都是同一作者的作品,这个系列的三部作品是三个作者,分别是叶·扎米亚京的《我们》、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乔治·奥维尔的《1984》。其中以《1984》名气最大,影响最深远。这三本书可以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政治小说。
银河漫游系列:“别装出一幅想和我说话的样子,我知道你恨我。”
这个系列分别是《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尽头的餐馆》《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见,多谢你们的鱼》《基本上无害》。这个系列是一部从分类上来讲比较罕见的科幻喜剧作品,它最突出的风格就是冷幽默——匪夷所思、脑洞大开的情节,暗藏在细节中的讽刺意味等等。
时间机器:“带我们回到过去的是回忆,带我们去到未来的是梦想。”
这部小说是英国科幻大师H.G.威尔斯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此书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于1895年发表。有评论家将此书的出版认定为“科幻小说诞生元年”。威尔斯极关注科学发展与人性社会的相互关系,他说:“如果没有人性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只能是人类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