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喜龙仁看北京的城墙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2019-10-14王子晴

艺术大观 2019年20期
关键词:建筑

王子晴

摘要:瑞典著名美术史家奥斯瓦尔德 喜龙仁(Osvald Siren)于20世纪初来到中国,在中国多地进行考察,特别是在北京。居住北京期间,他重点研究了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在他的著作《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一概念。本文将会根据喜龙仁的思路来论述北京城墙、城门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喜龙仁;建筑;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周围环境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周礼》中关于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虽然并没有全部实现,但至少说明在当时人们就已经有了大区域规划的构思。《管子·乘马》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说明城市选址必须考虑环境关系。但实际上,在西方建筑中,建筑设计大都只考虑建筑的外立面,没有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的问题,现代建筑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太注重于各座建筑物本身。而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代表作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就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与环境相和谐的思想。喜龙仁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中也恰好提到了这一点:“而外城城门则往往是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一、城墙与自然环境

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首先,城墙周围的自然环境会对城墙的总体风貌产生影响。“从远处看,它们呈一条连续不断的实线,其间点缀着高耸的城楼,在温暖的季节里,顶部茂盛的树丛和灌木为城墙添了几分生机。”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场景:当北京的天暖和起来的时候,树丛和灌木争着长高,它们的那抹深绿为城墙的灰泥添了几分生机,正如先生所说“这种色彩的远观效果颇佳,尤其是当建筑处于繁盛花木的掩映之中时。”这是周围树木与内城的城墙一同展现出的艺术魅力。但是中国古代并不会单纯出于艺术去设计建筑,因此可以考虑周围环境为建筑带来的实用性影响。树木不仅影响视觉效果,也会影响到建筑物受到的日照强度、采光、通风等因素。众所周知,北京易受到风沙的影响,一旦北风袭来,城墙旁的树木就可以成为城墙的屏障,让它更少地受到岁月的侵袭。除了树木之外,离城墙最近的就是护城河了,喜龙仁笔下那“绝无仅有的美丽景象”正是护城河与城门一起构成的。“春末夏初是观赏这座城门的最佳时节,杨柳吐露嫩叶,护城河中的芦苇充满新绿,如运河般宽阔的护城河是整个景观的动脉。”护城河为东城墙上的城门带来的是拨弄水花的白鸭,是岸边拱着土壤的黑猪,是生机与活力,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二、城墙与社会环境

“我只想说,城门的美,不仅仅来源于树木、屋舍、桥梁等景观,而居民的生活、光影和氛围也同样令人陶醉”,确实,有城墙的地方,就有人们的足迹,下面文章就谈谈城墙与它周围的社会环境。东便门东边流过的是运河,这次河边的身影不是白鸭黑猪,而是运河上横跨的一座三孔石桥上的孩童,他们喧闹着,在水中洗着棉纱和新染的蓝布,东边更热闹,一群年轻男女乘着游船洒下一路欢声笑语。城门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孤独的,它在城市最边角的地方看着无数行人走过,无数故事发生,看日出日落,看世间沧桑,但这些却与它毫无关系。而在喜龙仁的描述中,城墙毫无孤单之感,它与路过的人们和谐相处,共同为北京城营造一种和美之感。

另一方面,其实在20世纪的北京,已经出现了不少与之前不一样的新东西。车站、弹药库、铁路车间还有煤市,这些建筑物一出现就占据了南城墙外侧壁的大片空间,使得古老的城墙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总的来看,我们必须承认,无论从城墙和城门的特征还是美感上,铁路及其各种附属建筑对其的破坏要远大于对这些古迹的忽视和维护不周所造成的残缺。”凝望如今的西安,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众多古建筑遗迹,但是城市管理者不仅没有好好保护利用这些古建筑,反而跟风建设许多钢筋混凝土的大楼,遮掩了古城原本的光辉,使得西安少了古朴之意,多了不伦不类之感。而北京城墙的不伦不类感则是中西相克带来的,南城墙的前门是北京城墙上最大的城门,同时也是城市不同功能区的交汇点。前门以东是使馆区,这里有在高度上与城墙抗衡的西洋建筑,它们高傲地扬着头,与旁边朴实敦厚地屹立着的城墙没有丝毫的一致性,只有中西碰撞的不适感。更严重的是内城的箭楼,它被重新装饰,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一座西洋式建筑了。这就不仅仅是造成视觉污染、影响城市的总体风貌了,这更是对传统建筑的一种扭曲。这是建筑与社会环境不协调所造成的糟糕场面。

三、其他建筑与其周围环境

不仅是城墙,还有园林也体现着建筑与环境相统一的思想。喜龙仁对北京皇家园林的印象是“因借自然”,也就是说它做到了“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在他探访礼王府、成王府、七王爷府、僧王府等清朝贵族府邸时,更有此感。这些宅院大都讲究规矩,各个院落之间形成了一种巧妙的空间组合关系。这些府邸的花园里满是高大的树木和鲜艳的花草,它们与房屋交相辉映,造就了“巧成自然之工”的艺术性质。

在此不得不提到苏州博物馆,它也可以算是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又一典范。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相互依托。其实它已经不仅仅是博物馆,它俨然是一个创意山水园了。而恰巧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也正是建筑师贝聿铭的设计风格之一。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一直都是建筑师们努力遵循的规律和法条,西湖与它周围的孤山、小瀛洲相得益彰;柏林苏军纪念碑的苏军战士雕像与周围的灰塑花圈相互协调;北京天安门城楼与周围天安门广场和故宫搭配得浑然一体;紧邻大海的悉尼歌剧院那既像风帆又像贝壳的屋面与周围的环境搭配得恰到好处;塞纳河畔的埃菲尔铁塔其周围的建筑物只有七、八层,以此来衬托它的顶天立地。这些建筑周围的环境因素都加强了原有的单个建筑物的艺术感染力,正如草木、行人之于城墙,他们是城墙的配景,更是不可或缺的景观因素。这也正体现着“因地制宜”这一理念,完美诠释着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

四、结语

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作品中体现着“场所精神”,也就是说建筑给人一种像从自然风景和城市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样。荷兰建筑大师基·考恩尼的想法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秩序一样,也是庞大秩序中的一个。”这些建筑大师的思想都体现了环境之于建筑本身的重要性,建筑设计,归根结底是设计环境。而北京城墙中体现出的这一经典理念也恰恰体现了北京城墙具有的建筑美学价值。在失去北京城墙的今天,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注、研究、传承它。当不再拥有的时候,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参考文献:

[1][瑞典]喜龙仁.北京的城墙与城门[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

[2]刘临安,杜彬.20世纪早期喜龙仁在中国建筑考察的回顾[J].建筑师,2017(3):27-32.

[3]张帆影.“采莓者”的探索:喜龍仁的中国绘画研究之路[J].美术观察,2017(11):132-133.

[4]李吴.用一本书留住北平——读《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有感[J].北京规划建设,2017(4):168-169.

[5]叶公平.喜龙仁在华交游考[J].美术学报,2016(3):64-73.

猜你喜欢

建筑
建筑学园(4)
建筑学园(3)
建筑学园(2)
建筑学园(1)
建筑速写系列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建筑与数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