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杂交种九圣禾257选育技术报告

2019-10-14王爱华赵猛李彦博

种子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品种选育

王爱华 赵猛 李彦博

摘   要:根据我国玉米新品种选育方向,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生态环境,在现有玉米杂交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新品种审定要求,达到增产、稳产和优质的目的。总结了玉米杂交种九圣禾257的选育经过及技术要点。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九圣禾257;玉米单交种;品种选育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九圣禾257是铁岭郁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自选系AM07为母本、自选系FL05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

母本来源于2006年引进国外杂交种经过铁岭、海南两地连续加代、严格筛选,2009年选育出性状稳定、植株清秀的优良自交系,命名AM07。父本来源于2007年引进国外杂交种经过铁岭、海南连续自交6代,并严格筛选2010年选育出性状优良、稳定的自交系,命名FL05。

九圣禾257于2011年参加公司新组合观察试验,2012年参加公司多点鉴定试验,2013—2014年参加公司多点品比试验。2015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晚熟组品比试验,2016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通过几年的试验结果证明,九圣禾257具有高产、稳定、适应性广、米质优良、抗病性强、活秆成熟等优点。

2   九圣禾257的特征特性

内蒙古晚熟区生育期132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植株成株株型半紧凑型,株高318cm,穗位125cm,总叶片数20.6片,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丝深紫色,雄穗一级分枝4~7个。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0.7cm,穗粗5.3cm,穗行数16.8行,行粒数39.8粒,穗粒数690粒,出籽率79.9%。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7.7g。2017年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检测,籽粒含粗蛋白9.02%、粗脂肪3.48%、粗淀粉74.11%、赖氨酸0.26%。经几年多点试验示范,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玉米大斑病1~3级,玉米螟1~3级,丝黑穗病株率0%,茎腐病株率0.6%。人工接种、接虫抗病虫鉴定:中抗大斑病(5MR)、中抗弯孢叶斑病(5MR)、抗丝黑穗病(4.8%R)、中抗茎腐病(13.5%MR)、中抗玉米螟(4.5MR)。

3   父、母本的特征特性

3.1   母本AM07

生育期119d,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成株株高191cm,穗位97cm,总叶片数17片,护颖浅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紫色,雄穗分枝数2~3个。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7cm,穗行数14~16行。籽粒半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33g,大约产量500kg/667m2。突出特点为活秆成熟、保绿性好、丰产性高、适应性广、抗大斑病、耐瘠薄、根系发达、抗倒伏。

3.2   父本FL05

生育期117d。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株高185cm,穗位95cm,总叶片数18片,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雄穗分枝数3~5个。果穗锥形,穗轴红色,穗长15cm,穗行数12~14行。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4g,产量500kg/667m2。

突出特点为茎秆坚韧、活秆成熟、稳产性好、适应性广、花粉量足、籽粒脱水速度快、品质较好、抗大小斑病、耐瘠薄、抗旱、耐劳。

4   内蒙古自治区品种试验结果

4.1   品比试验

2015年参加晚熟组试验7点增产,平均产量为990.3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8%。

平均生育期132.3d,比对照郑单958早0.1d。田间平均倒伏倒折率2.6%。大斑病1~5级,灰斑1~3级,田间其他病害轻或无。

4.2   区域试验(2年)

2016年参加晚熟组区域试验(2年)6点5增1减,平均产量为852.5kg/667m2,增产2.2%。平均生育期130.3d,比对照晚0.3d。各试点田间抗性平均表现:丝黑穗病株率0.1%,茎腐病株率0.8%,大斑病1~5级,玉米螟1~3级,收获期倒伏与倒折率为1.0%。各试点其他主要病虫害均在中抗(5MR)到高抗(1HR)水平。

4.3   生产试验

2017年参加晚熟组生产试验7点,平均产量为982.7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78%,7点全部增产。平均生育期132.1d,比对照早0.1d,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3.9%,比对照低3.2个百分点。各试点田间平均表现:大斑病1~3级、玉米螟1~3级、丝黑穗病株率0%、茎腐病株率0.6%、倒伏率0.1%、倒折率0.2%,收获时倒伏倒折率0.7%。

5   栽培技术要点

春播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当10cm的土层温度稳定在8~10℃时,适时早播,播种深度3~5cm。一般肥力地块保苗4000~4500株/667m2为宜。前作收获后立即灭茬,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早秋翻。生产中翻地深一般为20cm左右,秋后做好冬灌、耙耢保墒工作。播种时,条施种肥磷酸二铵40kg/667m2,拔节前期结合培土施尿素30kg/667m2,播前晒种并包衣处理;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合理密植的同时应当加强田间管理。正常年份,尽早中耕除草,一般在3~4片叶时进行间苗,5叶期定苗。在拔节至抽雄期,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大喇叭口期注意防玉米螟,成熟后适时收获。

6   制种技术的注意要点

选地:选择中上等肥力、排灌方便的地块。

隔离:选择不少于300m的隔离地块。

密度:母本密度4500~5000株/667m2,父本密度3500~4000株/667m2。

肥水管理:底施優质农家肥2000kg、硫酸钾15kg、磷酸二铵20kg,中耕时(6月上旬)追尿素20~40kg。

病虫害防治:用玉米种衣剂对父、母本进行包衣,防治苗期地下病虫害。

花期调节:母本发芽播父本。

行比:父、母本行比以1∶6为宜。

亲本种子生产要点:母本严格去雄、去杂、去劣,去雄后割除父本,收获前可扒皮晾晒,加速降水。收后及时晾晒,待水分降至15%时即可脱粒。

一般制种产量为500kg/667m2。

7   适应种植区域

九圣禾257需在从出苗至成熟≥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目前已经成功引种备案区域有辽宁、吉林、山西、河北、宁夏、甘肃等省份。

(收稿日期:2019-06-17)

猜你喜欢

品种选育
天麻生态栽培中的品种选育研究
美国红枫AHP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鄂西多花木蓝的栽培利用及推广
中药资源迁地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贵州白山羊繁殖性能研究
秋季专用牛心甘蓝新品种锦秋55的选育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宿糯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鲁小豆1号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蚕豆新品种特选1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