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非遗传承传播的利与弊

2019-10-14杨宇

西部论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利与弊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进入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新媒体其优势在于能够加快非遗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凝练丰富的传播内容,提高了非遗信息的接受度,满足了广大受众个性化需求,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利与弊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同志《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推进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传播和普及,引导推动包括专业机构在内的全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非遗调查、记录、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和传播等提供了新渠道、新手段、新支撑。[1]

一、新媒体时代 非遗保護传承特征及意义

新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利用网络、数字等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等渠道,提供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资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自媒体已经成为了主流,博客、抖音、直播等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得以呈现,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而且对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化传播方式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已经成为了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

(二)较强的交互性。交互性,即互动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交互性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满足广大非遗传承者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传承人不仅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技艺,广大非遗爱好者也能够通过平台享受到非遗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享受。

(三)个性化定制。新媒体依靠先进的技术实现了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而且能够从受众的网络行为习惯和爱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全方位、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在速度和广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而且在交互性和个性化定制上也给广大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享受、便利和实惠,新媒体既是传播形态的变化,更是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变化,对社会发展以及非遗保护有这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新媒体助力非遗传承、传播

(一)非遗云传承拓宽传播交流渠道。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全速发展使抖音、快手、微博、B站、微信等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据Quest Mobile报告,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8.2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即40%的中国人,62%的网民是直播用户,[2]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直播来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对于传统文化从业者,以及非遗传承者来说,短视频+直播形式已经成为技艺传承、传播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和媒介。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能够近距离接触到非遗技艺和精美的作品,更多的人能够与传承人互动,学习、交流,大大增加了非遗知识传播速度和范围。传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展示自己的技艺和作品,也成为了传承人创收的平台。有了更多的收入,传承人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技艺的传承保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二)增加了非遗从业者、传承者与受众的互动。长期以来,对于传统媒体传播的非遗信息,人们只能单方面被动的接受,非遗知识的复杂性导致了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而非遗的无形让很多珍贵的内容只保存在传承人大脑中。在非遗的数字化传播中,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从视听语言等多方面更加轻松的为年轻人描述非遗内涵、感受非遗的魅力。人们也可以与发布者进行交流互动,提高了对非遗的关注度,从而推动了而非遗的传播。

(三)个性化定制自己的“非遗频道”。新媒体依靠先进的技术能够从受众的网络行为习惯和爱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抖音平台可以通过网友的搜索、浏览习惯、点赞内容等了解到个人的爱好,主动推送相关内容,当非遗的爱好者经常浏览相关视频后,抖音平台就会为你定制个性化的“非遗频道”

(四)文化和旅游部利用新媒体开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3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充分利用新媒体,发动网络视频平台举办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全国主会场活动——“2019非遗影像展”,集中展播各类优秀非遗资源,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浓厚氛围。此次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利用新媒体开展遗产日主会场活动是一次新的尝试,也将为全国各省未来的非遗展示活动提供了优秀的模本。

三、新媒体背景下非遗保护弊端

(一)传播流于形式,很多复杂的技艺仅仅浮于表面,人们不能够深入挖掘技艺的内涵。非遗是一门无形的艺术,是传承人通过口传心授将技艺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虽然新媒体为其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传播平台。

(二)音视频在感官方面存在缺陷。非遗是无形的,无形还体现在它能够多感官体验。新媒体形式除了从听觉和视觉方面弄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非遗的无形艺术,但是在触觉、嗅觉、味觉、情感体验等多很难进行传递。

(三)新媒体平台在传播方面有它的优势,但是在非遗的数字化存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传统技艺的数字化记录及传承方面还需要大数据作为支撑。

四、结语

新媒体的产生为非遗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它对非遗保护既有利,又有弊,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其利弊产生的原因,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匠人的智慧,采取有效的策略,充分利用其优势,才能真正发挥新媒体在非遗保护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新媒体时代非遗的传承传播不能流于表面,只看到结果而忽略了技艺的本质,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加重要的是传承。非遗传承人、群体是一个技艺或者项目活态传承的关键命脉,是非遗数字化保存与保护的核心,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围绕传承人、群体开展更多动态的、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注 释

[1] 雒树刚:《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上的讲话》(2018-07-10),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1807/t20180710_833742.htm.

[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作者简介:杨宇(1980-10-09),男,汉族,籍贯:沈阳,学历: 本科,职称:中级,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猜你喜欢

利与弊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议小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利与弊
浅析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倾泻
手机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