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哲学差异问题的探讨
2019-10-14李国光胡仁豪廖炬灿
李国光 胡仁豪 廖炬灿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西哲学的兴起略有相似等问题,指出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不大相同,介绍了中西哲学差异形成及其成因,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概念的差异,二是研究目的的差异,三是处世态度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哲学;差异
一、中西哲学的兴起略有相似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在希腊神话脱胎之后,古希腊哲学才逐渐成形。另一方面,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与其宗教有着较大的联系。他们有着宗教与理性无关的信仰,虽然这种信仰是没有理由的,看起来毫无根据,但是将其与科学进行比较,它与科学都有着理性的反思,二者都是理性思考的产物。但即使如此,它与科学又有着较大的差别,科学具有实践性,其公理可以进行二次实验亲自加以证明,是实证性的,但哲学的全部问题都是无法证明的。
原始神话与古代哲学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神话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亦然。特别是创世神话,由于它所要回答的正是关于宇宙本源的哲学问题,可以称之为神话哲学中的本体论。[2]中国哲学类似于西方哲学,都与神话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同时,人类哲学的产生与原始宗教的发展是不可分的。哲学和宗教原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发展中逐渐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我国古代的天人观,在最初阶段,也就是原始的宗教观念。将二者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西哲学的脱胎都是源于神话,也均与宗教有着紧密联系。
二、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不大相同
1.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纵观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史程,古希腊哲学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根据其特点,研究学者将其大致分为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古希腊存在哲学时期和古希腊综合哲学时期这三个时期。
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又称作古希腊早期哲学,公元前6世纪左右,哲学家大多为自然哲学家,自然哲学分析的基本问题就是万物的本原问题,在这一时期,存在大量有关万物生成本原的理论。紧接着的第二个时期——存在哲学时期,其兴起于南意大利。其主要研究哲学与树立科学的关系,认为一切科学都要数理化。第三个时期称为综合哲学时期,它继续延续着古希腊哲学的观点,又回归到自然哲学,开始研究认识论,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所谓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上下五千年,哲学文化历史自然也十分悠久。
中国哲学史大概从公元前16世纪至前8世纪开始,宗教天道观开始发生改变,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开始萌芽。经过了道家后其次则是墨家,在这一阶段突出对于逻辑学的研究,而思想也慢慢转变向唯物主义发展。紧接着则是儒家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在孟轲的时代向唯心主义发展,而之后又转向为唯物主义方向。其次则是佛学的出现,佛学的发展也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格义",佛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教门,中国佛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则是宗门,佛学在历经了这三个阶段后,隋唐佛学逐渐向宁明道学过渡。从古代推至现代,其中的转折点即是晚清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国哲学学术走向了衰败,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之下,许多现代文学经典研究逐渐涌现了出来,解放思潮也开始流行起来。清朝末期,严复以西方哲学思想解读中国哲学,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联系,为后期西方哲学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而到了近代,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出现了一批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从西方的哲学范式来评价和重述中国思想,改造中国的传统哲学乃至转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文化影响之下不同哲学的发展历程当然有差异,但不难发现,哲学的演变过程争议极其严重,这也更加说明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差异,不具有可实证性。
三、中西哲学差异形成及其成因
中西哲学既有共同点,也不乏差异,那这些差异究竟从何而来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基本概念的差异
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西方哲学发展史来看,西方哲学起源于对万物本原的探索,"本原"二字贯穿于西方哲学史中。而在中国哲学史的發展历程中,"道"则是一个核心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首先提出"道"一字,其在《老子》中被反复提及,随着中国哲学的发展,虽然经历了道家、墨家和儒家,"道"仍然是各学派学者的主要探究方向。由于二者的基本概念不同,二者偏重的研究方向也大不相同,进而得出的结论也一定不同。
2.研究目的的差异
从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哲学的目的是探索自然,探索万物的本质,西方对哲学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宇宙和世界的一种认识探索。而中国哲学则不同,研究的是属于伦理关系的方面,最终追求解决伦理问题。科学和伦理关系两种属性差异甚大,中西方哲学也就避免不了差异的存在。
3.处世态度的差异
从好莱坞电影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漫威中许多人物一个人就能对抗自然,其更关注的是"天人相争"。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支柱,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不应该把任何一方的地位放大,二者应当是和谐共生的。
通过对中西哲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差异成因进行分析,中西哲学着实存在许多不同特征,但这绝无好坏之分,不能像民粹主义一样极度否定我国哲学文化而全面推崇西方哲学文化,这二者应当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孟楠楠.中西文化的哲学源流差异及启示[J].魅力中国,2019,(31):271.
[2] 丁今博.中西哲学差异的起源探究[J].时代报告,2019,(12):100-101.
[3] 闫佩佩.从中西言语的不同构造看中西哲学的差异[J].魅力中国,2019,(25):28.
[4] 马国水,李林燕.中西方哲学差异性研究[J].时代报告,2019,(4):92-93.
[5] 吴先伍.因果与比类 ——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