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2019-10-14李世杰
李世杰
摘 要:今年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普遍采用网络授课方式,因此,及时有效的对授课效果进行合理评价,对于提升网络授课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建立了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并对提升网络课程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累积前景理论;网络授课;课程质量评价
考虑到对于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多个群体,为评价结果更具现实意义和代表性,通常情况选取学生评教视角。一般来说,通过选取相关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评价指标及其主观权重,根据熵权法得到客观权重,之后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优化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得到组合权重来建立线上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但是,由此建立的模型还应当考虑主要因素关于线上教学课程质量的正、负效应,因此,利用累积前景理论与之结合,可以更准确的给出线上教学质量评价的综合累积前景值,并对课程进行排序,比较各自优势,从而提出相关建议。[1]
在考虑单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模型变化为双向正负影响权重,采用将累积前景理论与改善線上教学质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贴合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采用累积前景理论建立起整体的累积分类模型取代离散概率,并将模型分为效益情况和损失情况,在评价与改善线上教学质量相方面,演化为正影响因素与负影响因素,从而使得模型能够在存在不确定不全面信息情况下进行质量评估。
在具体应用中,课程线上教学质量为Q,是由教学质量函数和影响权重函数π共同决策决定的,其具体形式表示为:
(1)
式中:教学质量函数为当质量因素面临正效益时的特性和当面临负效益时的偏好特征;影响权重为教学质量面临正效益时的影响权重;影响权重为教学质量面临负效益时的影响权重,相应的函数表达形式如下:
(2)
(3)
式中:x为目标决策值与所选参考点的值的差,当x>0时,则代表该质量因素相对于参考点是正收益的,相反,当x<0时表示负收益的;α,β为敏感性递减系数,且0<α<1,0<β<1,α表示正收益时教学质量函数凹的程度,β表示负收益时教学质量函数凸的程度;θ为负收益规避系数,其值越小,则教学质量对负收益越不敏感,反之,则说明教学质量对负收益越不敏感;γ+为正收益态度系数;γ-为负收益态度系数。
假设针对线上课程的评价优化问题,线上课程的集合为,线上课程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集合为,平价指标权重向量,各线上课程在指标下的取值为,通过标准化处理,可得线上教学质量的标准化评价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累积前景理论确定各个线上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对教学质量的优化排序,从而确定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方法。
(1)数据标准化处理
根据各指标的特点,为便于在统一的标准下对各线上课程质量进行评价优化,需要将带有单位的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从兼容度计算结果看,在综合评价模型中极差化法是相较于秩次化法、均值化法、极大化法、极小化法等更为有效的标准化处理方法,依然采用极差化法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2]
(4)
式中:Bmax为指标Bi的最大值;Bmin为指标Bi的最小值;Xij为第个线上课程质量在指标Bi下的标准化值。
(2)确定各线上课程质量和因素权重
累积前景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参考点的选取,根据参考点来判断其正收益或者负收益, 在面临正收益时,往往趋于“负收益规避”;而面临负收益时,趋于“正收益追求”。因此,选取各指标的期望值作为评价优化决策的参考点,根据极差化法,本文中优化参考点为ξ,各类线上教学课程质量如式(5)所示。
(5)
其中。
考虑到AHP法的主观性较强,不能客观反映指标的权重,因此利用熵权法求取指标的权重,再根据影响权重函数求得各个指标的影响权重。
通过对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可以给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可行性方案。
第一,重点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网络速度及硬件支持,改善师生的学习空间及设备支持。学校应采用多种教学平台,让老师们在平台间自由选择,同时以防止在出现特殊网络情况下拥堵状况,应当掌握多个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做到及时有效处理问题。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线上网络维护,同时应顾及偏远地区学生解决他们的网络使用问题,或是采用开学线下弥补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加强学生对平台和工具使用引导,同时改变教师绩效管理方式,教育部提出将授课老师的线上教学任务也要纳入到工作量中,学校应该积极响应,同时组织学校有关部门,积极的制定新的适用于线上教学评价的体制,督促教师提高教师线上教学质量。
第三,教师应该适应线上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参与教学互动。授课教师应当加强师生交流互动,通过课堂对话、发送弹幕、线上答疑等形式,及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 唐鸿铃,邱云.高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某高职学校10年评教数据为实证[J].中外企业家,(07):204-207.
[2] 张立军,袁能文.线性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25(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