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的实证分析
2019-10-14袁雨琪张立民
袁雨琪 张立民
关键词:大学生 短期支教 现状 实证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推进“教育扶贫”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学生短期支教事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完善大学生短期支教。因而展开了对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方式
本文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之以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调研,面向全国多所高校和被支教地学校发放网上调查问卷,并主要選取成都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几所高校和两所被支教地学校的实地调研,收回网上样本共计365份。纸质问卷共发204放份,回收有效204问卷份,有效率为97%。本次调查对象的特点是包括支教大学生和被支教地学生,基本上能够反应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实际状况。通过回收问卷的数据,我们发现无论是支教大学生还是被支教地学生对短期支教正面评价居多,但是发现在支教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基于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分析
(一)参与支教活动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接近50%的同学是大三的,大一占比14.78%,大二占比29.28%,大四占比最小仅为9.68%,表明大学生选择进行短期支教的时间主要是大二到大三期间。同时从调查数据中可知,接受调查的支教大学生有50.72%来自文史类学生,有44.06%的学生是理工类学生,仅有5.22%的学生为艺术类。参与支教大学生的艺术类学生较少。关于大学生参与支教的次数:75%以上的大学生只去过一次,去过两次以上的同学占比为19.92%、三次占比3.08%、三次以上占比4.62%,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只去过一次。
通过大学生支教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支教模式,参与支教的大学生专业类型结构分配不合理,人员流动频繁。
(二)大学生支教团队课程开设存在缺陷
接受调查的支教大学生中接近80%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学生,有39.42%的支教大学生授课对象是初中,20.58%的支教大学生授课对象为高中学生,有11.69%的支教大学生授课为学前儿童,说明大学生短期支教的主要对象是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大学生所属支教团队在支教课程开设中70%以上的支教队开设了语文、数学课程;65.54%的支教团队开设了英语课程;50%左右的大学生支教团队开设了美术、体育、音乐;30%左右的大学生支教团队开设了思想品德、科学课程;42.15%大学生支教团队开设了其他的课程。总体上大学生支教团队课程开设较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教育氛围和课程结构,但是思想品德相关课程有所涉及但明显不足。
支教的对象主要是小学到初中的学生,学生的可塑性强,短期支教应该更多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但数据显示关乎学生价值塑造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重要课程开设的团队较少,此外开设的较为新颖的课程在后期无法得到延续,课程设置存在缺陷。
(三)大学生支教团队组成与地点选择的临时性、随机性
68.12%大学生参与支教地在“落后的城镇农村地区”;28.12%大学生支教地位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15.07%的大学生支教地在“学校附近地区”,而支教地在“城市中的民工学校”仅占3.77%。可见大学生短期支教主要是去往落后的城镇农村地区。大学生短期支教团队有近6成是“学院或社团组成的定期”支教团队,其中33.04%“地点临时选择”、38.48%是团队与地点长期固定。有近4成的大学生短期支教团队是“临时组成的假期”的支教团队,其中16.81%是“临时组成的假期支教团队支教地点长期固定”、31.59%“临时组成的假期支教团队支教地点临时选择”。可见仍然存在少部分支教团队与地点都是临时选择,导致大学生短期支教具有随机性和临时性,缺乏相关制度的规范管理。
支教地点主要在贫困落后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教育质量但是支教队伍的人员和支教地点的频繁变更,不利与支教地保持长期联系形成持续性支教效果,人员的不断变更对当地的学生也容易造成情感伤害,形成心理防御机制。
(四)大学生短期支教与当地家长和学生后期联系贫乏
从短期支教中的家访情况来看,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经常进行家访的占30.14%;很少家访的占38.84%;没有家访的占31.01%,其中“很少”家访和“没有”家访近7成,表明在支教过程大学生进行家访的活动较少,缺乏与当地家长的交流和联系。一方面,因为对当地的环境和支教地学生的家庭状况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不能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家访环节的缺失也会导致大学生支教团队难以和家长保持长期联系,不利于长效机制的建立。从短期支教团队与当地学生后期联系来看,有59.42%的大学生表示在支教后“很少”与被支教地的学生联系,有28.4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支教后与被支教地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联系,而11.6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支教过后与被支教地的学生“没有”联系。其中“没有”和“很少”占近7成,表明大学生与被支教地学生之间后续联系缺乏,成为了一次性支教。
大学生支教过程中家访环节的缺失和后期与当地学生联系的贫乏,让支教活动成为了浅尝辄止的一次性活动,支教效果在后期无法得到延续,未能建立长效机制。
三、基于被支教地学生的现状分析
(一)被支教地学生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接受度很高
数据表明,达到90.77%的被支教地学生都是很愿意接受支教的,仅有2.56%的同学选择了不接受,另外还有2.56%的同学选择了勉强接受,4.1%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由此可以明显的看出,短期支教的接受度很高,说明短期支教活动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对其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
(二)大学生短期支教有其优势但仍存在不足
比较支教大学生与当地老师授课方式的区别,71.28%的支教地学生认为大学生支教团队与本学校老师教授在“上课形式的多样性”不同;60%左右的支教地学生认为在“课程门类开设的丰富性”、“学生兴趣爱好的针对性”不同;有49.79%的人认为不同体现在“课本知识的专业性”。可見支教大学生和当地老师相比,更加注重上课的形式、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具有针对性。而在对支教大学生进行评价时,被调查的学生中除认为支教大学生“知识丰富”“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丰富”的达到了80%左右,仍有26.67%认为支教大学生“教学知识缺乏专业性”,有9.74%认为大学生“支教动机不纯”,有12.31%认为“教学缺乏体系化”。对支教大学生的评价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消极看法。
支教地学生认为大学生短期支教在上课形式和内容具有优势,给予大学生支教较高的评价,但是认为大学生支教在知识的专业性、体系化和支教的动机上仍存在不足。
(三)大学生支教团队的课程开设未满足支教地学生需求
从大学生支教团队开设的课程来看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最多达到了88%以上,尤其是语文和数学达到了92%以上,音乐和科学的开设也分别达到了79.49%、77.95%。思想品德课开设的最少仅为14.87%。总的来看,对传统的语文、数学重视比较高,专门的思想品德课开设较少。从被支教地学生的需求来看,在所有的课程中学生最喜欢的是与兴趣培养相关的课程,达到了81.03%,其次是选择习惯养成相关课程达到了73.85%,选择文化课程的有65.64%,选择实用技能的学生最少,为61.03%。支教地学生对兴趣培养相关的课程需求高。
大学生支教团队在课程开设中还是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品格培养方面稍显不足。面对支教地学生对于兴趣培养的相关课程的需求未能满足,不利于发挥短期支教的作用。
大学生短期支教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去否定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本身,短期支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无论是对支教大学生还是被支教地学生,或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它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扶贫攻坚的大环境下,短期支教作为一种教育扶贫手段更应得到重视。对它的现状及后期困境进行研究,最主要的还是希望能够从中找到解决的措施,完善短期支教模式,使之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参与教育扶贫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DB/OL].北京:新华网,2015-09-09.
(基金项目:2018年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育扶贫视阈下大学生短期支教后期的困境及对策》(201810636169)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袁雨琪、张立民,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