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互创新”模式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
2019-10-14马日光
马日光
关键词:交互创新 英语听说能力 趣味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应用的范围很广。在英语的应用中,频率最高的主要是英语的口语表达。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然而,现如今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仍然不够重视,学生不能很好的将英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出现质的飞跃。
一、“交互创新”模式对培养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在英语的教学中,听与说是学生具备一定英语能力后应用频率最高的能力。学生通过听来理解英文讲述者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说来与人进行交流。“交互创新”模式是指教师在进行英语听说能力教学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以达到教学目标中所提出的要求。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英语
听是一种信息的接收,是一种最基本的交流行为。通过听可以获取一些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针对培养学生的听力做好相关的备课工作,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并要求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记忆,形成反馈,以培养学生听的能力[1]。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说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是最方便的交流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设立特定主题,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学会了英语的用法,也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课堂是学生训练自身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场所,英语教师通过“交互创新”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发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交互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对英语表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最主要的方式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小学阶段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将学习英语当成是一种娱乐形式。经实践证明,教师有效与学生互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从源头上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交互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避免将知识点进行“填鸭式”的机械灌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围绕教材内容,加之以有效的拓展,设计符合小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现状
(一)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目前,大多数学校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观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注重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理解能力较差,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動
现如今小学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小学英语过于简单,只要求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背诵课文,就能取得优异成绩。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严重消耗学生的精力,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以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英语的学习,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三、“交互创新”模式培养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的引导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出若干问题,以此将知识点进行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例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的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的插图搬到课堂中,以实际演绎插图内容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本和实际生活中找寻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逐渐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以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科学的课堂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中以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渗透,对其中与教材中其他知识点关系密切的知识点进行简但的概括。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标的认读时,可以将读音详尽的音标放在一组进行记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合理设置一些教学活动,如听单词的读音将单词字母进行连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音标和所对应单词的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进行互动,有利于师生之间和睦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形式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对话可以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进行Then and now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准备了一张老照片和一张新照片。通过展示老照片并向学生提供关键线索,让学生猜测照片中的人物。如:“He was five years old,and he was so cute in the past,now he likes you very much.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以关键词的形式再次向学生透露有关信息,直到学生猜出正确答案。在学生猜出答案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新照片公布答案,并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压抑的关系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师以出色的结尾完成了当堂课的教学,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学习
教师在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方式。如,前后座位进行分组,按照性别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与更多的人达成团队合作关系。如,教师在进行The kings new clothes一课的教学时,在课前介绍了本课中的重点词汇clever,foolish和语法There be结构。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动词卡片,如look,talk,play,run等,要求学生说出动词释义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做出总结,并能从中选择喜欢的话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对话。以这种模式既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建立学生汇报制度
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建立合理的学生汇报记录。如,教师在课前制定学生汇报表,需要作汇报的学生在作业本上记录汇报内容,教师提前为其批阅,并让汇报者将记录内容运用到课堂中,联系内容由浅及深,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在进行“Is there...?”句型的讲解时,教师向同学展示一张图画,并提出问题:“Whats in the picture?”并要求学生利用“Is there...?”进行大胆猜测。学生很快有了自己的猜測,并积极举手发言,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的激发,从而改善了课堂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应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效组成部分,从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2]。
(五)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教学活动
在进行学生语言教学能力的培养时,除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趣味活动。如,某市小学在每周六举行“学唱英文歌曲”的活动,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在英文歌曲的学习中,不仅丰富了课外生活,而且也提升了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教材中的课文通过编排情景剧的方式,尽量按照课文的情境结构按顺序编排,表演过程中应做到感情饱满,为学生提供大量对话的机会。如,在进行Are those bears?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自制了关于课文角色的头饰,学生在课上以情景剧的模式进行表演,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再如,教师在进行颜色的教学时,首先在黑板上用对应颜色的粉笔写下对同一用的颜色,并拿出同样颜色的物体性学生进行展示,着重对应颜色的读音并要求学生进行跟读,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于颜色的单词有了深刻的记忆。教师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师在保证教材内容的讲解下,还对教材以外的新兴知识进行了合理的拓展,实现了英语教学的预期目标,从而有效提高了课程的趣味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极其重要,教师应该及时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科峰.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6,(17):84-86.
[2]张苏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与说”[J].学周刊,2014,(12):74.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