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槐乡五月》为例谈谈中年级语文教学

2019-10-14管延伟

祖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叠词槐花本课

管延伟

前段时间出了一节经验交流课,区教研室张主任让我们课后谈谈各所在年级的语文教学。借《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我就说说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说实话,《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有很多人都出过公开课了,实在是一篇“老”课文了。不同的是这节课我要从主题学习的的角度,以点带面来梳理课文,使学生读写结合掌握其写作方法。第一遍读《槐乡五月》时,并没有觉得那么令人震撼,然而细细品读,才发觉这的确是一篇文质兼美、清新隽永的美文。作者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槐花飘香的美景,槐乡孩子肆意快活的热闹画面,表达了对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琅琅上口,确实是值得学生诵读和背诵积累的好范文。

结合三年级的学段特点以及本册教材对本单元教学要求、本课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首先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说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文本语言,感受五月槐乡的景美、花香和童欢。

4.学以致用,学习本课作者的遣词造句,运用到片段写作中。

由于本课文美情浓,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文章叠词之妙。

整个教学流程我是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看图导入,学生对槐花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预习,解决字词。

三年级要重点培养的的其中一个学习习惯就是自主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三年级下学期,我已经开始扶放相结合了。在上课之前,我就把预习单提前发给了学生,让他们提前自主预习。上面包括三项内容:1.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2.借助词典认字、理解生词。3.感知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段落的主要内容,试着概括课文内容。这样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再一项是重视书写指导,老师一定要注意示范,特别是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把字写端正,美观。

三、再读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是在读熟的基础上对文本的重要提升,也是把握、品悟文本的重要前提,更是三年级要着重培养的一项概括课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段落的理解,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难度是很大的,刚开始,他们可能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来复述甚至是背诵原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平时很指导学生把段落中各句的意思先说出来,然后再把整段话的意思连起来,同时注意引导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有机结合起来。

四、精赏美文,品其精髓

本课这一环节,我分三步走:

1.一品槐花美?让学生把表现槐花之美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充分体会槐花的婀娜多姿,学习作者之所以写的这么美是因为恰当的修辞和观察的角度不同。

2.二品气味香?让学生把表现槐花之香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区别他们的不同,在理解中感悟槐花的香飘十里。

3.三品儿童乐?抓住描写槐乡孩子的活动的句子读一读,从动作中体味槐乡儿童的幸福快乐。

这个环节是为后面的片段写作服务的。词语的理解、句子的连接是写好片段的前提。训练需要做的一是理解,二是积累,三是运用。虽然三年级课文里遇到的是大多是一些熟悉的詞,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怎样深入地理解?这是三年级一个词语训练的重点。我的做法是引导他们抓住字面上易理解的词语,再来结合课文内容的语言环境,读懂他们的深刻含义,而理解了关键词,再理解整句话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本课的叠词是重点,在理解时我是这样引导的:“预习时你有没有注意一些这样的词语?(出示叠词)看他们有什么特点?”……“对,字词重叠起来了,这样的词叫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有韵味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吗?”先观察理解,再积累运用。还有“浸”和“飘”的理解等等。再比如句子的训练。要引导学生读懂总起句、过渡句和总结句的在全文中的作用。本课最后一段就是总结句,学习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三年级同时还应该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结构复杂的、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养成积累词句的好习惯。这些都是为运用服务的。

五、总结拓展,读写结合

有了前面的理解积累,下面就要学以致用。单就语文教学而言,实质上就是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运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多练才会熟能生巧,感知其意。中年级以仿写一个片段为重点。三年级的段篇教学范文很多,大部分是先简单概括后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十分有必要建立学生段的概念,因此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它们的内在联系。真正读懂一段话是写好片段的前提,在读通、读懂、读活的基础上才能抓思路、抓特点、抓重点。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形式,进行写段训练。写段时规定选材范围,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可以要求用总分的段式写。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的训练方法要贯穿在整个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

附预习单:

《槐乡五月》预习案

一、预习热身:

请你将每个生字读三遍,每个生词读三遍,课文读三遍。

二、读好下面的词、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第一关:

槐乡     醇香     浸在     熏醉

蒜泥     陈醋     衣襟     俊俏

肩头     挎走     酿蜜     一罐

小小子      炒芝麻     维吾尔族

第二关:

白茫茫      喜盈盈      甜丝丝

白生生      傻乎乎      香喷喷

第三关:

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   大大咧咧   清亮清亮   瑞雪初降

第四关:

好客    发辫    披散 (sǎn)   旋(xuàn)儿

三、读好下面的句子

1、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2、“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3、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4、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带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5、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四、整体感知。

1、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字说一说)

2、槐乡五月是(       )的季节?(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积米崖小学)

猜你喜欢

叠词槐花本课
槐花花开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
槐花
槐花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