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担历史使命,谱写时代华章

2019-10-14郭连海

祖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使命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立德树人   教师   使命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思想政治课的认识存在一定上的偏差和误区,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副课”,其地位和分值都远远低于语文、数学、英语三大课。且如果学生高考科目中不选政治这门课的话,在日常的学习中政治基本不学。即便是选了政治这门课学生和家长也普遍认为“政治就是划划背背的科目”。更有甚者部分地市的中考科目中思想政治课为开卷考试,成绩不列入总分只是作为参考分数,思想政治课被严重边缘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尤其让一线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尴尬不已。

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三要面临思想政治课缩减课时,部分思想政治课老师显得多余,富余,面临无事可干的境地。高中学生选课走班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级山东省学生总数为547031人,已经选科的学生为533405人。其中,选考人数最少的科目是政治,共188514人选择,占比35.34%。从选考角度看高中学生不愿意选考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学生大多是调剂过去的,第一志愿填报该专业的学生很少。与此对应,在各地中小学招聘师范毕业生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需求岗位少之又少,有的学校一个年级只需要一个政治老师即可,更有甚者让其他科任老师代替教政治。从学校岗位需求角度看学校不缺政治老师。

从应试角度看家长围绕高考指挥棒和中考指挥棒来看孩子的成绩,当前绝大多数家长给思想政治课定位于“副课”英语学不好,数学、物理、化学不好会给孩子报班辅导,政治学不好第一感觉就是没背过,笨,记不住,如此简单而已。从家长角度看政治课容易被忽视。

从一线思想政治课教师感受看,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自信,感觉教思政课似乎矮人三分,不受重视和待见。平时课时量少,教学内容看似简单,部分学校甚至出现其他科教师本专业教不了,“发配”去教思想政治课。似乎谁都可以教政治,把思想政治课简单化。

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速度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泥沙俱下,反映到精神生活中表现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大量滋生。部分青少年甚至个别影视名星三观不正,价值观扭曲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文化环境,危害了社会,破坏了家庭。重重迹象表明,经济越发展,文化生活意识形态领域月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加强教育。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必须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必须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我们思政课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机遇和挑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总书记直面当前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对一些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深刻阐述了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澄清了一些对思想政治课的错误理解和认识,为新时代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那种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划划课本,背背条条、应付考试得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它过于强调了课程学习的功利性忽视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思政课的价值不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现成的知识,考试能得多少分,关键要看能否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精神底色,从某种意义上讲做人比成才更重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课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思想政治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教育者眼睛不能只盯着分数,思政课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思政教学过度应试的倾向,将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放在首位,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作为思想政治课老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教师只有真正做到这六点,胸中有为党和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的大目标,才能真正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学生奠定厚重的人生底色。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把思想政治课打造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程。要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努力把思想政治课上成让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讲好身边的模范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一些宏观的命题,枯燥的理论讲得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学、感兴趣,能够入耳、入脑、入心。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记、带来心灵震撼、引发强烈共鸣。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今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令人鼓舞,让人振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担负起坚守并扩大宣传思想阵地红色地带的重任,把思想政治课打造成为一门有深度有高度的课程。打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战,守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责任田,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创造出我们的特色和鲜活经验,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做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期望,不辜负党的嘱托和人民的期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DB/OL].央广网,2019-03-18.

[2]杨培明.普通高中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N].中國教育报,2019-04-03.

(作者简介:郭连海,学历:本科,毕业于聊城大学;现有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单位:山东省临沂国际学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使命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