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019-10-14陈宝月

祖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病情护士糖尿病

陈宝月

关键词:糖尿病   心理护理

很多期刊杂志上的材料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基本上能达到正常人的三倍,焦躁的发病率也在提高。患者常表现出淡漠或情绪急躁,不愿参与治疗,医嘱执行力较差。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会影响患者自身血糖的控制情况,两者相互影响,引起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以,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负面情绪方面的护理获得了越来越多医护人员的认可和重视。影响糖尿病病情和治疗因素有很多,一般在治疗上多采取综合性疗法。临床观察发现强化心理护理,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基础知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认识,对建立患者治疗的信心及调节患者心理问题都有积极的意义,是其他治疗的前提。因而可知,在糖尿病的各项护理措施中,尤其不可忽略心理护理。我们在护理中常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及个人特点给予指导,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一)焦虑、恐惧:初患糖尿病的病人,由于其对糖尿病及其危害性缺乏认识,唯恐疾病不能根治,又有多种并发症。一般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患者常常因为患病而担心丧失自我管理能力,担心病程的痛苦和疾病影响家庭、工作,近而产生自责、急燥、恐惧的心理,这种心理反而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积极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思想负担。建议患者多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这样有利于缓解压力,释放紧张,焦虑的情绪,建议家属拿出充裕的时间来陪伴患者,让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亲情的陪伴,多和患者交流生活中的趣事,进而让患者在心理上有归属感。能够克服焦虑、抑郁的情绪。制造一个自在、愉悦的治疗环境,帮助患者尽快的释放压力,舒缓病情。

(二)绝望、抑郁:因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病程较久、还可能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经常使患者对健康失去信心,常因疾病反复不能彻底根治而放弃治疗,任其发展。有时患者也会产生消极抑郁的情绪,对自己的病情自暴自弃,在生活中不控制饮食,不规律起居,不遵医嘱服药,即使治疗措施合理,导致病情依旧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患者出现沮丧、绝望的心态。 患者在疾病中心理压力过大,如果心理调节能力差,就会导致糖尿病的病情加重。这样的状况下,护理人员如果能够为患者提出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的恢复建立信心,缓解心理精神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其他护理措施的实施。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用专业的技术,精准的操作,赢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当然,在治疗中,患者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要用耐心去解决患者的问题,提出常规的处理办法,在治疗中取得好的疗效时,要积极鼓励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我们护理人员的态度、信心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具有终身性,病情易反复,且易出现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等特点,常常对患者造成的很大的心理伤害。这些负面情绪对糖尿病病情的整体发展、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绝望的心理状态,可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引起各种急慢性病变。其次,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又可以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两个方面相互影响,进而造成恶性循环。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使其解除思想负担,克服心理压力,建立战胜疾病信心。让病人了解到该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的。是以,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各种急慢性病变,改善预后,提升病人的生活、生存质量意义非凡。

二、通过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患者入院时的心理护理:当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时,往往在内心很难接受,常存在否认、怀疑、拒绝、焦虑的心理。这时,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建立和谐信任度高医患关系,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治疗措施的开展。对糖尿病缺乏认识,希望医生护士给予同情帮助,难以接受现实。此时,护士应帮助患者尽快进入角色,让患者接受疾病事实,从心理上给予细心疏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过程,建议护士多用简单易懂准确的语言对患者疑惑的问题给予细心的解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护士要多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心理上的问题,虽然疾病尚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过努力也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鼓励患者摆平心态,正确的对待现实,延缓病情的发展。

(二)患者治疗中的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更加关注,病情一旦出现任何变化,血糖控制不稳定,就会对治疗产生怀疑,不信任药物治疗效果,不再规律服药,不愿配合治疗。当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痛苦、抑郁等心理时,作为护士我们在护理开始时就让患者对糖尿病有基本的了解,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及家属有一定心理认知,并告知患者对其疾病详细的治疗措施,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配合治疗[2]。有些患者考虑长期治疗可能会对家庭造成经济压力,会产生焦虑的心态。这时,护士要多交流、多沟通,能体会患者的难处,同时也要使患者了解治疗的必须性,如果随意停药或中断用药会对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在治疗中,根据疾病发展的情况选择价位易接受的药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做好耐心解释沟通工作,让患者接受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接受长时间治疗。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是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包括如何身体锻炼,如何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尤其是针对药物治疗中胰岛素的治疗,告知患者胰岛素治疗并不会导致成瘾等。现在网络比较发达,患者常常会通过上网等途径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自身经常用到的治疗药品一知半解,心理过分依赖价格较贵的药物,忽视了对症用药。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容易听信一些虚假广告如“灵丹妙药、祖传秘方”之类,滥用药物,偷偷试用,造成耽误病情的后果。此时,护士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楚每类药物的药理用作,选择合理的药物对患者病情控制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每位患者都存在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患者在治疗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用药,告知患者滥用药物会出现的危害,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通过诚恳亲切的交谈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愿意交流内心的看法。根据其心理活动,使患者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正确的认识,纠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和错误认知,使患者明白调控饮食、运动、正规治疗的意义及其不注意会对身体造成的危害。鼓励患者正视病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鼓励患者在家中用试纸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定期复查。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意识,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充分配合护士护理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升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达到康复的目的。

糖尿病是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具有全身性发病的特点,在疾病中血糖控制的情况非常重要,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加重并发症甚至影响病情恢复。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性格特点,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帮助其了解病情,正確的对待病情,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积极的应对病情变化,使治疗护理措施得到最好的发挥,把患者的身体状态调理到最佳。合理的心理支持对糖尿病病情的好转,躯体的康复都有积极的意义,也是其他护理措施的基础,配合其他护理措施为疾病的康复提供一个好的前提条件。是以,我们要在治疗中,多关注对患者,多进行心理支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65

[2]梁梦瑶,林雪英,叶志东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1):22-24.

(作者单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

猜你喜欢

病情护士糖尿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最美护士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糖尿病知识问答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