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继善外圆内方深得雍正赏识
2019-10-14李晓巧
李晓巧
有清一代,担任两江总督时间最长的官员是谁?史料显示,尹继善一生四任两江总督,任职时间20余年,为时最长。如果将其先后担任江苏巡抚、江南河道总督的时间加在内的话,《清史稿》称尹继善“在江南前后三十年,最久”,而且说他是两江地区百姓最感戴的总督,“民德之(尹继善)亦最深”。
尹继善仕途运气极好,考中进士后第6年,就位居正省级——江苏巡抚,当时34岁。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从来就不少,而尹继善确实值得一说,虽然他父亲是一品大学士,但他的才能和历史功绩绝对超乎其上。尹继善在两江总督这个重要疆任上,工作起来游刃有余,既被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两位是清朝出了名的难伺候的皇帝——所赏识,而且还被江南百姓称颂恩德,可见,尹总督的才能和人品都是非同一般的。这在清代满族官员中很难得。
乾隆皇帝多次赐诗给尹继善,尤其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第三次南巡,赐给尹继善的诗中有这两句:“保障资三省,忠勤著两朝” “善得军民服,兼能上下调”——既圆满完成了朝廷倚赖的封疆重任,忠心耿耿、勤勉尽责于雍正、乾隆两朝皇帝,又很好地协调办理上下事务,得到辖区军民的一致认同和敬服。乾隆皇帝能给尹继善写出这样的诗句,可谓评价极高。毫无疑问,作为帝王,最看重的是臣子治理政务的能力,从乾隆的多次赐诗以及众多史料来看,尹继善的工作能力无可挑剔。
清代袭礼亲王爵的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论尹繼善:“(尹继善)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而和颜接物,虽素不善者,亦必寒暄周旋之。”同是满洲贵族,昭梿这段文字很精彩,将精明干练、善于交际、左右逢源的尹继善的形象刻画得跃然纸上。
尹继善生得皮肤白皙,胡须不多,嘴大国字脸,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身上有像朱砂一样鲜红的红斑,“目秀而慈,长寸许”——典型的慈眉善目。很多史料给人同样的印象:尹继善是个圆融和善之人。而这些并不代表他当官无作为、做事没原则,实际上,尹继善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任江苏巡抚、署理江南河道总督时,尹继善就看出了漕粮征收中的腐败,上奏朝廷,禁止官府在征收漕粮时多收陋规和随意加征,限定每石漕粮只能附加六分银子的耗羡,如按照每石米一两银子来计算的话,相当于6%的耗羡,这比当时全国通行的10%—30%的耗羡征收额要低得多,大大降低了百姓负担。还规定:“常平仓捐谷,听民乐输,不得随漕勒征”——为常平仓捐献米谷,听从百姓自愿,不许州县官强逼。尹继善奏准实行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得到了江南百姓的拥戴,使贪官蠹吏有所收敛。
圆融的尹继善有时也很杠,他敢“抗旨不遵”。在他任江南河道总督时,雍正皇帝让其打开运河上的天然坝以疏通河道,尹继善却没有立即执行。雍正皇帝的宠臣李卫从浙江去京城觐见,雍正皇帝让他经过江宁时传旨责问尹继善,并且补充:“李卫已经查明报告,这时黄河水小,正是打开堵塞河道的天然坝的最好时机!”什么叫“天然坝”?就是因滑坡等原因造成泥石流堵塞河道,称之为天然坝。尹继善根据自己掌握的河道情形,胸有成竹地上奏雍正皇帝:“李卫的报告只是强调黄河水小了,而没有顾及运河道深浅,见此失彼,并不是真懂治河!如果一律打开天然坝的话,那些河身浅的河道,湖水势弱,过量的黄河水一冲,势必替代湖水,充斥河道,反而贻害无穷。”这道奏折一上,显然要得罪当时大清朝最不应该得罪的两个人——雍正皇帝和能臣李卫,尹继善的身边人都很害怕,“幕中客(幕僚)齐为公(尹继善)危,有治装求去者”,胆小的吓跑了,但是尹总督一点也不慌。雍正皇帝看了尹继善的回奏后,觉得很有道理,反而惊叹他有学识有主见,做事从大局考虑,批示:“卿有定见,朕复何忧?”并加赏赐。
尹继善在两江总督任上,不仅为政直率清明,而且在办理案件上也尽量做到公正。无论是雍正年间处理江苏积欠朝廷400多万两银子案件,还是乾隆年间处理卢鲁生“伪传邸钞”案等,尹继善行事风格都很严谨公正,顶住了很大压力,审理案件区别对待,不跟风盲从,不株连无辜,“部居别白,除苛解娆,不妄戮一人,人皆服之”。
记述清代掌故较为详实的《啸亭杂录》上有对尹继善的评述:“不侵官,不矫俗,不蓄怨,不通苞苴,严肃傔从,所莅肃然。”尹继善以其外圆内方、公正廉明的为人行事风格成就了一位治绩斐然、百姓爱戴的两江总督。
尹继善去世后,乾隆皇帝写诗怀念他,有这样四句对他的人生定位很准,曰:“政事既明练,性情复温厚;所至皆妥帖,自是福量辏。”温厚、明练、妥帖、有福,这是乾隆皇帝对这位两朝老臣较为中肯的评价。
(责任编辑:刘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