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毛泽东访苏内幕
2019-10-14杨冬权
杨冬权
几次被延后的计划
毛泽东访问苏联,在他自己的计划中,是早就列上的。
还在1947年初,毛泽东就曾提出访问苏联,同苏共领导人研究一些问题。斯大林先是表示同意,但半个月后,斯大林又来电报建议推迟,说:“鉴于即将举行的战役,鉴于毛泽东若离开会对战事发生不良影响,我们认为暂时推迟毛泽东的出行为宜。”
1948年4月,毛泽东到达华北解放区的河北阜平后,又积极准备去苏联。4月26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决定准备去莫斯科,就政治、军事、经济和其他重要问题同苏共中央商量和请教。斯大林于29日复电同意,但5月10日又来电,说:“鉴于您所在地区的事态发展,尤其是傅作义已经开始进攻蔚县,也就是说,您来苏途中拟经过的三个地区都在火线上。我们担心,您的出行会影响事态的进程,况且您路上也不太平。有鉴于此,不知您是否应推迟来苏。”
1948年7月4日,毛泽东又一次电告斯大林,拟近期动身去苏联。10天后,斯大林回电说:因苏共中央领导同志要赴各地征粮,建议推迟到11月底。
给斯大林的礼物装了两火车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领土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当天,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向各国政府发送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第二天,苏联政府就发来照会,决定与新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外国政府。
11月9日,毛泽东决定准备于12月初动身去莫斯科,斯大林很快表示欢迎。之后,毛泽东着手进行访苏的具体准备工作,连准备送给斯大林的礼品,他都亲自过问。礼物共分装了两火车皮。此外,用飞机专送的还有巨幅湘绣斯大林像一件、毛泽东题字的湘绣寿幛一幅、沙田柚子、潮州橘子等。
12月6日凌晨2点半,毛泽东乘坐的专列由北京开出,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出国访问。
同斯大林的前两次会面让毛泽东的意图受挫
毛泽东这次访苏的目的,除了要同斯大林就中苏两国间重大政治与经济问题进行商谈,参加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活动,参观苏联的经济建设等,重点是处理1945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根据这个条约,苏联占有中国长春铁路一切权益,旅顺口军港也由苏军占用。作为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毛泽东当然希望废除以前的这个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当毛泽东提到条约问题时,斯大林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讨论并作出决定。需要讲清楚,是应当宣布保留1945年缔结的苏中友好同盟条约,还是应当声明将对它进行修改,或者现在就对它作相应的修改。
他又说,大家知道,这个条约是根据雅尔塔协定缔结的,这个协定规定了条约的主要内容。这就意味着,这个条约的签订,可以说是取得了美国和英国的同意的。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们在自己的小范围内已决定,对这个条约暂不作任何修改,因为即使对某一条款的修改,也会在法律上给美国和英国以口实,他们会提出也要修改有关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条款的问题。斯大林的这一番话,颇让毛泽东感到意外。
12月21日,毛泽东应邀出席莫斯科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大会。毛泽东在庆祝会上首先致辞,这在13个外国代表团中,礼遇最高。祝寿祝过了,毛泽东又想到了条约。
第二天他主动找到苏方人员,希望再次同斯大林见面,会谈中苏条约等问题。12月24日,毛泽东与斯大林举行第二次会谈。会谈在斯大林住的别墅里进行,从当晚11点半,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共进行了五个半小时,虽然谈了很多问题,但斯大林只字不提中苏条约问题。当毛泽东提议由周恩来到莫斯科,以履行有关条约手续时,斯大林也不同意。
毛泽东发火后情况发生变化
斯大林在条约问题上的冷淡态度,令毛泽东难以忍耐。因为毛泽东此次访苏的主要目的就是签订新约。一天,他忍不住对苏方人员发火说:你们还要保持跟国民党的条约,你们保持好了,过几天我就走。我现在的任务是三个:吃饭、拉屎、睡觉。
这时,继缅甸与新中国建交后,印度也承認新中国,英国也想承认新中国。这个国际新动向,促使斯大林认真对待毛泽东的要求。
1950年1月2日晚8时,莫洛托夫和米高扬二人到了毛泽东的住处,询问毛泽东对中苏条约等事情的意见。毛泽东向他们详细说明可以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样做有极大利益。中苏关系在新的条约上固定下来,在中国国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民族资产阶级左翼都将感觉兴奋,可以孤立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在国际上,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政治资本去对付帝国主义国家,去审查过去中国和各帝国主义国家所订的条约。
第二种办法是,由两国通讯社发一个简单的公报,只说到两国当局对于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他问题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在重要问题上的一致意见,而不涉及详细内容,实际上把这个问题拖几年再说。这样做,中国外长周恩来当然不要来。
第三个办法是,两国签订一个声明,内容说到两国关系的要点,但不是条约。这样做,周恩来也可以不来。
当毛泽东详细分析了这三种办法的利害之后,莫洛托夫随即说,还是第一种办法好,周恩来可以来。毛泽东又不放心地追问道:是否是以新的条约代替旧的条约?莫洛托夫肯定地说:是的。
他们还谈到了毛泽东外出参观和同苏联各负责同志谈话等问题。当晚11时,毛泽东给国内起草了一份电报,高兴地通报了最新的情况进展,同时指示国内:“请于五天内准备完毕。希望恩来偕同贸易部长及其他必要助手和必要文件材料,于一月九日从北京动身,坐火车(不是坐飞机)来莫斯科,由董必武同志代理政务院总理。”
过了5个小时,1月3日凌晨4时,兴奋的毛泽东又追加起草了一份给中央的电报,嘱咐:“恩来同志出国来苏须在政务院会议正式通过,并报告此行系为谈判及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此外,还应约集政府委员之在京者开一座谈会作同样报告。在两次会议上,应指出这一行动将使人民共和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使资本主义各国不能不就我范围,有利于迫使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废除旧约,重订新约,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1月5日晚9时,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又细心地嘱咐:“改订中苏条约等项问题在政务院会议及政府委员会讨论时,请嘱到会人员保守机密。”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月22日,毛泽东带着周恩来等人,同斯大林进行了第三次会谈。谈完条约问题后,双方又讨论了中长铁路、旅顺口和大连等问题。会谈进行得非常顺利。之后,又进行了新的条约和各个协定的起草工作。为了与过去的条约有所区别,新的条约名称中又加上了“互助”二字。
1950年2月14日,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其他协定在克里姆林宫签字。毛泽东和斯大林都出席了签字仪式。周恩来和维辛斯基代表本国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上签字。
仪式结束后,斯大林举行招待宴会,庆祝两国新条约的签订。毛泽东又邀请斯大林出席第二天在中国大使馆举行的答谢宴会。斯大林从不到克里姆林宫以外出席宴会。但这一次,他破了例。这也表明了他对毛泽东这位有骨气、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领导人的尊重。在完成了这项历史性任务后,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结束了对苏联的访问,登上回国的专列,3月4日回到北京。
正像毛泽东在访苏回国后所说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新的中苏条约,巩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一方面使我们能够放手地和较快地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又正在推动着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与民主、反对战争和压迫的伟大斗争。
(摘自《读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