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 借力升级奋力争当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排头兵
——对铜陵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思考
2019-10-14王所宝铜陵市科学技术局
文/王所宝(铜陵市科学技术局)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动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在新时代为之共同奋斗的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郑重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也开辟了铜陵发展的新空间。中共铜陵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就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安徽省委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部署,提出了“七个突出、七个一体化”,其中明确要求:突出融合融通,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
一、铜陵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1.创新政策衔接,对标沪苏浙先进理念和经验
铜陵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铜陵市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关于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新时代“铜都英才计划”全面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的实施意见》《铜陵市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方面对标学习沪苏浙地区先进理念和经验,助推铜陵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跑出“加速度”。
2.创新人才对接,为铜陵产业转型注入发展新动能
铜陵立足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引才战略,通过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设立院士工作站、购买市外先进技术成果等措施,广开引才之路,深挖引智之渠。特别是在沪宁杭等地专门设立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办事处,深挖沪苏浙创新人才富矿。2014年以来,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2个,入列省级团队11 个,累计获得省扶持资金6700 万元,省级团队数量、扶持资金总额均居全省第5 位。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210 余人,其中拥有正高级以上职称80人、博士学位115 人,70%来自沪苏浙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团队为铜陵企业创新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在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技术领域培育了一批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符合铜陵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创新驱动型企业。
3.创新平台承接,增强区域创新自我造血功能
结合优势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铜陵主动对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以及沪宁杭合地区高校、院所,支持其在铜陵设立高水平的技术转移中心,通过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育等方式,提升铜陵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政府层面,先后与中科院上海理化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铜陵工程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在行业层面,牵头组建铜基新材料产业、凤丹产业、光电产业3 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成员来自长三角地区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在企业层面,与全国200 多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70%以上来自长三角区域。与上海理工大学等8 所高校在铜陵共建了技术转移服务中心。目前,全市与长三角区域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成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89 个,为铜陵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4.创新成果嫁接,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
近3年来,铜陵坚持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组织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100 余次,通过成功举办长三角(铜陵)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暨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对接会等大型活动,累计邀请30 多位院士及600 多位专家来铜陵开展项目合作和科研攻关,组织实施100 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帮助企业累计新增销售收入400 多亿元,实现利税40 多亿元。“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等4 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铜陵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存在的短板
1.产业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铜陵重大技术创新立足于支柱产业铜产业的技术需求。2019 世界500 强企业铜陵有色的铜冶炼、压延技术代表了国内最高、国际先进水平。在半导体封测装备、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超大直径盾构机制造等细分技术领域,铜陵培育出文一三佳、耐科装备、铜都流体等在业界独树一帜的科技小巨人企业。但总体而言,铜陵大部分产业、企业处于创新链的中低端,明星企业数量还不够多,“杀手锏”产品技术储备不足,产业技术创新不均衡,部分产品结构趋同、容易被替代。
2.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
铜陵科技创新人才主要分布在铜冶炼、铜压延等主导产业,其他产业科技人才数量较少、层次相对较低,人才流动性大、对城市忠诚度较差。流失的科技人才主要流向合肥及其他长三角发达城市。相比于长三角中心城市依靠强劲的综合实力内生科技人才以及类似于“黑洞效应”对周围地区优秀人才的吸引,铜陵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3.科技创新平台基础相对薄弱
铜陵在创新基础上,缺乏类似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标杆性的创新大平台。在园区建设上,狮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引领带动能力不强,与省内的合肥高新区、芜湖高新区相比差距明显。
三、铜陵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新时代铜陵发展的大机遇,在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这出大戏当中,铜陵绝不能自甘平庸、甘做龙套。如果说沪苏浙皖是大戏的四季篇章,沪宁杭合是“领衔主演”,那么铜陵完全有责任、有能力在“安徽季”当好“主演”,在长三角大戏中展示“精彩本色”。
1.乘势而上,打造铜基新材料世界级创新中心
铜陵铜产业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是铜精深加工领域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配套体系最完善的当代铜基地,在代表长三角地区参与铜产业全球创新竞争合作、打造铜基新材料世界级创新中心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必须始终坚持“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充分发挥铜陵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对铜产业尤其是铜基新材料产业,集中创新资源予以更大支持,在高精度铜板带、高端印制电路板、特种电磁线、新型铜基电子材料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攻坚突破,打造领先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和高效益迈进,为长三角地区、全国乃至全球涉铜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高端产品配套。
2.发力转型,推进半导体、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布局
围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增值服务产业发展,跟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检测仪器设备、高层次人才团队等创新资源布局,为加快全市半导体产业发展做好技术创新保障;围绕氢能产业发展,主动对接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院所,在氢能制造、储存、运输和利用等环节,全力争取一批先进涉氢技术在铜陵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高点定位,构筑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高质量建设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引进沪宁杭“双一流”高校在铜陵设立一批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争取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铜陵分中心,加强与上海技术交易所、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等对接,聚焦技术源头和产业端口,在技术交易、孵化引导、科技金融、国际对接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落户铜陵;高标准服务国家高新区、国家经开区、澄英高科技园区,对标学习上海张江、苏南、宁波温州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浦东新区的先进机制和理念,建好创新平台、强化功能保障。
4.扬长补短,促进江淮创新资源共享、互通
主动接受合肥的创新辐射,借助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创新资源促进铜陵自身的发展,同时通过铜陵较高的工业化基础支撑转化合肥地区高校院所的原始创新成果,促进省会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主动加强与省内兄弟城市特别是皖江城市带的资源互通,构建区域产学研和科技联合体,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促进跨地区创新要素流动,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和政策协同,进而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机制。在此基础上,争取省政府支持,早日加入G60 科创走廊城市圈,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与分工。
5.完善机制,赋能实体经济加速发展
构筑知识产权“护城河”,提升铜陵有色、铜化集团等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能力,保持发明专利授权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全省领先位次;推动科技金融紧密结合,运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发明专利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工具,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综合性科技融资服务。探索“基金加基地、孵化加投资”等新型基金运作模式,发挥基金和投资人“牧羊人”作用;通过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高端人才柔性引进、科技飞地等方式,吸引长三角地区人才到铜陵创新创业;深化科技“三评”改革,建立科技信用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全市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对铜陵而言,机遇珍贵,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铜陵既不可盲目乐观,也不应妄自菲薄,必须树立后发先至的雄心壮志,主动作为、借力升级,奋力争当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排头兵,在长三角一体化新征程中集聚铜陵新优势、展现铜陵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