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快递”有多快?
2019-10-14刘远凤
安 宁/文 刘远凤/图
近几年,网购的繁荣带动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家点点手指、敲敲键盘、打个电话就能很快解决吃穿用的问题。正是人们日益旺盛的需求,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发展。我们不禁要问,古人是否也有快递服务方面的需求呢?如果有,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古代的“快递”。请你猜一猜,古代的“快递”最快能达到日行多少里路呢?( )
A.四百里 B.五百里
C.六百里 D.八百里
答案就藏在下面的文章中,快来找一找!
快递有多“快”,取决于运送物品的交通工具。在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莫过于马,其次还有车轿、船舶。这些交通工具可实在称不上快啊,别说传递物品了,送个消息都费劲!
古代战争频繁,传递军情就成了迫切需求。碰到紧急军情,稍微慢一点就有可能耽误战事,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快速且有效的法子ü修筑烽火台。
烽火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一旦发现敌情,则白天燃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可是这个法子的弊端也很明显,只能表达“出事了”,也不能具体说明是啥事儿。于是,才发生了“烽火戏诸侯”的乌龙惨剧。当初,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多次点燃烽火台诱骗诸侯发兵来救援,渐渐失去了诸侯的信任。等到敌人真的打来,周幽王再点燃烽火求助时,诸侯们都不来了。周幽王因此丢了性命。
古代官方快递——驿站
看来传递消息不仅速度要快,准确性也很重要。那么派人骑马传递消息,就成了不二之选。但这个方式也存在问题,人和马的体力都是有限的,短途传递还好说,如果路途遥远,人和马就需要有地方吃饭、休息,补充体力。因此,就出现了驿站。
古代的驿站是为传递政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提供饮食、住宿的官方站点。它的功能还包括给过往的官员供应食宿和车马、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等。
古代驿站担负着信息传递、物流运输和接待宾客的任务,与当今的邮政系统、货物中转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驿站“快递”服务的速度和数量无法和今天相比,但其组织系统的严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代物流,古人称这套系统为“驿传”。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空前发达。由于大运河的开凿,还出现了“水驿”。据说到了唐代中期,全国的水驿有两百多个,陆驿更是高达一千三百个左右,从事驿传的人员多达两万人。
那时驿站的传递速度相对较快,远距离运送水产和水果也不成问题,但却十分耗费人力、物力。
杨贵妃酷爱吃荔枝,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度,唐玄宗便命人从数千里之外的岭南夜以继日、快马加鞭运送荔枝至皇城。杜牧在《过华清宫》一诗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让古代驿站的这项快递业务流传至今。
当今人们在寄快递时,会根据紧急程度选择不同的快递公司或邮寄规格,如果寄送加急件,费用会更高。
在古代,驿传也有快慢之分。拿宋朝来说,有步递、马递、急脚递等多种形式,传递速度依次加快。
步递,顾名思义,就是人工步行传递。这种方式较慢,一般日行七十里路,因此只适合短途传递。路途再远一些,就要靠骑马来传递了,一天可行三百里路。急脚递也是骑马传递,只是要求速度更快,一般用于传送重要的军事文件,可日行四百里。
其实,更快的还有升级版的急脚递,到宋神宗时出现的“金字牌急脚递”,最快时可以日行五百里,昼夜不停,沿途换人换马接力传送。
我们在古装影视剧中时常听到“八百里加急”的传送命令,古代的快递真能达到日行八百里的速度吗?我们今天的快递有时还比不上这个速度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真正需要用到这个加急速度的机会比较少,得是发生了危及国家存亡的重大军事事件。
这种加急速度对马的要求很高,得是优质的快马,而且每隔几站就要更换,使马儿始终以最好的状态、最快的速度飞驰。等到消息送到的时候,体质差一些的送信人很可能因为劳累过度而亡。这种加急快递的代价实在是太昂贵了!
古代民间快递—镖局
既然驿站是专供官府传递信息或物品的快递机构,那么普通老百姓可以用吗?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普通百姓也会有传递物品的需求,怎么办呢?
古代有一种专门为人运送贵重物品的机构,即“镖局”,可以说是普通人的快递机构。但镖局运货看重的不是速度,而是安全。古人要运送贵重物品,最怕在途中被盗匪抢劫,这就需要有会武功的人保护物品安全。于是,“镖行”应运而生,干这一行的人称为“镖师”。一般认为,镖局是从清朝早期开始出现的。
镖师上路,光会功夫是不够的,毕竟劫匪一般多少也会点拳脚,双方对峙,说不准谁输谁赢。有一种说法,称做镖局生意的人要有三硬:一是在官府有硬靠山,二是在江湖有硬关系,三是自身有硬功夫,三者缺一不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网逐渐打开,镖局的生意逐渐难以维持,很多百年镖局先后关闭,慢慢地被现代物流所取代。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