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饲两用杂交玉米新品种友禾玉28
2019-10-14王国忠1韩继鎔1周国富1唐成果1王生贵贺洪梁
王国忠1,韩继鎔1,周国富1,杨 云,唐成果1,王生贵,贺洪梁
(1.黔南州农科所,贵州 贵定 551300;2.贵州友禾种业有限公司,贵阳 550025)
根据贵州省玉米生产现状,选育比以对照黔单16产量更高、抗性更强的粮饲两用玉米新品种,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友禾玉28是贵州省黔南州农科所与贵州友禾种业公司联合新选育的粮饲两用杂交玉米新组合,经2年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6001号)。
1 选育过程
1.1 母本J 344选育过程
母本J 344来源于四川蜀龙种业的F1杂交种SL 98052自交加代选择到F4代,得到一株型紧凑、茎秆强度极好,穗位偏低,但长穗硬粒、果穗苞叶包被不好的一个株系,该株系在下代种植中与自交系绵953(来源于四川省农科院提供的杂交种品95-3经二环系选育而来)杂交,经过绵阳、海南连续自交8代于2010年育成。
1.2 父本GH 1039选育过程
GH 1039是外引系,该系列用Mo 17和贵州地方品种贞丰黄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贵阳和海南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
2007年春绵阳SL98052选系F4代×绵953↓×2007年冬海南F1↓×2008年春绵阳F2↓×2008年冬海南F3↓×2009年春绵阳F4↓×2009年冬海南F5↓×2010年春绵阳F6↓×2010年冬海南F7↓×定名为J344
母本J 344的选育过程
2003年Mo17×贵州地方品种贞丰黄↓2004年春自交1代↓2004年冬自交2代↓2005年春自交3代↓2005年冬自交4代↓2006年春自交5代↓2006年冬自交6代↓2007年春自交7代↓2007年冬自交8代
父本GH 1039选育过程
表1 历年区域试验结果
表2 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
2 品种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
2.1 母本J 344
株型半紧凑,株高205 cm左右,穗位高82 cm左右,整齐一致。雄穗一次分枝9个左右,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36 cm,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4 cm,雄花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
2.2 父本GH 1039
株型半紧凑,株高250 cm左右,穗位高112 cm左右,整齐一致。雄穗一次分枝7~11个,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6 cm,最高侧位以上主轴长19 cm,雄花护颖紫色条纹,花药浅紫色,雌穗花丝微粉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穗轴白色。
2.3 友禾玉28杂交种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22 d,与对照黔单16相当,株型半紧凑,株高280 cm左右,穗位高107 cm左右,整齐一致。雄穗一次分枝17个左右,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35 cm,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5 cm,雄花护颖微紫,花药紫红色;雌穗花丝红色。穗长21.8 cm,穗行数17.2行,单穗粒重202 g,百粒重34 g,籽粒黄色,硬粒型,穗轴红色。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容重790 g·L-1,粗蛋白9.63%,粗脂肪3.90%,粗淀粉76.32%,赖氨酸0.27%。2015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感大斑病和灰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中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
3 历年试验结果
2014年省区域试验C组平均产量717.8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0.31%,位居第1,9试点全部增产;
2015年省区域试验C组续试平均产量753.9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20.9%,产量居第一位,9试点全部增产。2年平均产量735.9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5.49%,2014年和2015年分别有100%和100%的试点产量比对照增产,平均为100%。
201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2.5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7.56%,居第一位,全部试点增产。
4 栽培技术要点和适宜种植区域
4.1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之间;直播和育苗均可,采用营养块或营养球单株育苗,大田定向移栽。
2)种植密度为每667 m2种植2 800~3 200株;净作套作均可。
3)施足底肥,要求每667 m2肥用农家肥1 600~2 200 kg,或用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50 kg,中期适时追肥,每667 m2用复合肥25 kg,适时浇水防旱,能保证后期肥水供应更高产。
4)在苗期进行匀苗、补苗、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
4.2 适宜种植区域
贵州省的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六枝特区海拔1 500 m以下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地区,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灰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