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引入广场舞的可行性分析

2019-10-14黄自梅

文化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广场体育同学

◎黄自梅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 贵州 贵阳 551416)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广场舞以其丰富多彩、简单易学、有益健康等特点深受群众喜爱。因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国内很多城市和村镇都掀起了广场舞的热潮。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支持发展健身休闲项目[1]。自此,国家对广场舞开始大力规范与推广。目前,一些中小学校已经开展了广场舞的课堂教学及相关活动;汤珍[2]、管力[3]、张猛[4]等学者相继开展了广场舞引入高校专业体育课堂及公共体育课堂的调研及对策研究。我们尝试对贵州职业类高校开展相关调查,并对广场舞引入该类院校公共体育课堂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广场舞校园开展与认知现状

此次主要对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贵阳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院、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及普通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教师群体收回有效问卷80份,学生群体收回有效问卷499份。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基本信息

体育教师男性64人,女性16人;30岁以下的61人,31-40岁的16人,50岁以上教师3人。专业方向(图1),以球类为主,占60%;形体类、健美操占18.7%,主要为女性教师,该方向占女性教师群体的69.8%,仅占男性教师群体的6.3%。

2.教师对广场舞的认知及态度

(1)大多教师对广场舞的认识不充分,女性要稍好于男性(图2)。对其很了解的仅占2.5%,比较了解的有16.3%,一般的占43.8%,不太了解及不了解的占37.5%,其中比较了解以上程度的男性占12.5%,女性为43.8%。认为广场舞与健美操差别很大的占23.8%,有较大差别的占28.8%,有点差别或没有差别的占47.5%。37.5%的教师认为广场舞适合50岁以上人群,认为任何年龄阶段都适合的占40%。

图1

图2

图3

图4

(2)大多数教师参与广场舞的程度不高。喜欢广场舞的教师占10%,经常跳广场舞的仅有1.3%,不喜欢广场舞的占33.8%,从不跳的占76.3%。从性别上看,喜欢及参与跳广场舞的女性要多于男性。

3.广场舞开设情况

开设广场舞相关课程的高校较少。调查显示,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的项目主要以球类、田径为主,其次为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分别占52.5%、25%,广场舞最少,占10%(图3)。

4.广场舞引入课堂的关键因素及其可行性

图5

图6

广场舞能否进入体育课堂,其关键因素(图4),广大教师认为主要是“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及“学校对广场舞的兴趣”,其次是“学校重视程度”“是否有专业的广场舞教师”“专业的广场舞教材”等。针对“广场舞引入课堂是否合适”这一问题,认为非常合适或比较合适的教师有27.5%,合适的占37.5%,不太合适和不合适的占35%;性别上,女性教师态度更为积极,认为比较合适程度以上的比男性高20%;从年龄上看,50岁以上教师要比其他年龄段的更赞成广场舞引进课堂。可见,大多教师认为广场舞适合引入公共体育课堂。

(二)学生方面

1.学生业余生活及运动兴趣

调查对象中学生女性298人、男性201人。学生业余生活,主要是以手机上网、打游戏为主,分别占77.2%、47.5%,体育运动最少,占39.2%。运动兴趣(图5),球类运功最受学生欢迎;相比男性同学,女性学生对健美操、瑜伽等形体类运动更感兴趣。

2.学生对广场舞的认知及态度

(1)学生对广场舞的了解及参与度不高。学生认为了解广场舞的占14.8%,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的占36.5%;喜欢广场舞的有12%,经常跳广场舞的占2.8%,偶尔跳的占21.4%,不喜欢的占37.7%,从未跳过的占75.8%;以上喜欢或跳广场舞的女性同学要高于男性。口头调查发现,实际上很多学生对广场舞的套路及其特点不了解,特别是对广场舞持排斥态度的学生,其印象还停留在广场舞制造噪音及中老年妇女群体等等映像,较多学生还认为广场舞舞姿不美观。

(2)学生对广场舞课程有较好的接受度,尤以女性学生的态度更为积极(图6)。31.5%的同学非常愿意学校体育课开设广场舞课程,31.7%的同学则持中立的态度,有36.9%的同学认为无所谓;24.3%的同学表示一定会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46.9%的表示可能会参加,表示不想参加的有28.9%。性别上,女性同学较男性更乐意接受广场舞学习。

3.学生参与广场舞的原因与动机

“参与广场舞活动的主要动机”,认为可以健身强体、缓解心理压力、健美减肥的最多,分别占61.7%、52.5%、47.8%,其次是培养终身体育爱好和社会交往,分别占32.9%和28.9%。“参与广场舞活动的直接原因”,更多同学认为广场舞动作简单易学、音乐节奏感强,陶冶情操、练习场地不受限制等。

二、高校开设广场舞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

(一)开设广场舞的可行性

1.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正式向社会发布最新组织创编的12套广场舞备选推广套路,这些套路适合不同的年龄阶段。同时,还发布了智能广场舞场设备系统,有效解决了噪音问题。可见,国家对广场舞规范及推广的政策导向是积极的。

2.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广场舞是一项有氧集体运动,与球类、健美操运动相比,其动作安全、简单易学、节奏感强、不受场地、时间、器材的限制,不仅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健身健美,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社会交际,丰富课外生活。广场舞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师生对广场舞具有较高的接受度

随着行政部门对广场舞的规范及推广,广场舞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调查显示,有65%的教师认为广场舞适合引入公共体育课堂,有70%以上的同学表示愿意或可能会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女性教师和学生。在口头采访中,通过与师生交流及展示广场舞相关视频,大多教师和学生对广场舞的兴趣愈加浓厚,对相关课程抱有很大期待。

4.高校具备开设广场舞课程的能力

广场舞动作简单易学,学校的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这些教师相对容易掌握广场舞动作、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大多学校形体类、健美操教师占比近20%,所以无需引进新师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操课及其他方向教师也愿意尝试广场舞教学。

(二)开设广场舞课程的制约因素

1.学校缺少广场舞学习的人文环境

教师方面,大多体育教师专业方向为传统的球类项目,对广场舞相关内容和价值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的偏见。比如有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广场舞是50岁以上人的运动,较多学校暂时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或者有开设相关课程的意向。学生方面,广场舞竞技性不强,喜欢传统球类运动的较多;课下以手机娱乐、打游戏为主,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不是很高;认为广场舞舞姿缺少美感,对广场舞还持有一定的负面态度。

2.广场舞带有一定的性别倾向

广场舞来自民间,其锻炼者多为中老年妇女,给大众留下了广场舞是中老年妇女运动的印象,实际调查也显示女性师生对广场舞的接受参与度要高于男性。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以上广场舞推广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大力宣传,提高对广场舞健身价值的认识,消除群体对广场舞的年龄性别偏见。

二是及时培训,尝试创新制定相关课程方案。教育部门及相关高校应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广场健身操舞的学习培训,并制定适合高职学生年龄特点和男女生零基础的校本操舞课程标准,让广场舞能够吸引广大同学。

三是开展广场舞相关的竞赛活动。目前各个级别的广场舞比赛,很多高校常常是临时选择带队教师及学生参与,水平参差不齐。实际上,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高校自身内部也可以举行相关竞赛活动,提高师生学习广场舞的热情,同时为更高的赛事练好兵。

四是可以作为丰富“校园跑步APP”的一项活动。为提高学生素质,大多高校推出校园跑步APP活动,我们也可以将广场舞纳入其中,作为学生体育锻炼的一种抓手。

猜你喜欢

广场体育同学
布鲁塞尔大广场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广场
我们的“体育梦”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广场办公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