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外国人与宁波话
——宁波话罗马字与宁波话教学工具书

2019-10-14沈家国徐春伟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19年9期
关键词:土话拼音宁波

沈家国 徐春伟/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馆

今年8月,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馆将《鄞邑土音》的电子版征集进馆。《鄞邑土音》是宁波最早的宁波话罗马字教学文献,也是进行宁波话罗马字教学的重要讲义。宁波话罗马字是清代宁波开埠之后,来到宁波的外国人为了克服语言障碍、迅速学习宁波话而创设和使用的一套语言系统。区档案馆还收藏了当时外国人研学宁波话的其他资料原书或电子资料30余套,如《宁波土话初学》《宁波话字语汇解》,从中可以了解宁波开埠之后外国人学习宁波话的相关史实。

一、宁波话罗马字的诞生

鸦片战争之后,宁波开埠。1850年,一位年轻的美国人来到了宁波,他就是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后来他以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和多产的“汉学家”而知名。刚到宁波的时候,他从克陛存(M.S.Culbertson)的仆人那里学会了第一个词柴爿“zaban”和第二个词番饼“fanping”。后来,丁韪良请了宁波一位不懂英语的老师教授宁波话。为了尽快掌握宁波话,他编了一套罗马字母的拼音系统,还将这套拼音方法教给了他的宁波话老师。很快这位老师掌握了这套拼音系统,并转而用这一系统使丁韪良很快学会了宁波话。之后,丁韪良将这一套拼音向其他传教士展示,如哥伯播义(又称郭保德,Robert Henry Cobbold)、陆赐(William Armstrong Russell)、岳腓烈(又称高富,Frederick Foster Gough)等,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1851年1月,他们组织了一个学社,其宗旨是“为了确定一个用以把‘宁波口语’写下来的拼音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宁波话罗马字,最终宁波话罗马字得到了在甬西人的认可,被确定为西方人来宁波学习宁波话的拼音标准。自此以后,宁波的各类教会学校、出版物均使用这一套拼音系统,以至睦礼逊(William T.Morrison)在著作《宁波话字语汇解》的前言里感叹道:“这个拼写宁波话的拼音系统,现在已经在所有传教士的宁波话印刷品中使用。”

截至1870年,宁波传教士出版的方言书籍在50种以上,以罗马字本为主,如丁韪良在1852年出版的《DI-LI SHU》(地理书),封面内页上有“相土所宜,利有攸往”的语句。该书是第一部宁波话罗马字作品,也是我国第一部近代儿童科普图书。在当时,这一类书籍的数量较多、内容丰富,这些书籍的出版发行,使得宁波话罗马字在整个吴语区推广开来,为来华西人学习吴语提供了方法借鉴。在宁波的影响下,杭州、温州等地开始制定与推行本地的方言拼音。

二、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工具书

(一)教学讲义《鄞邑土音》《宁波土话初学》

随着来宁波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宁波话的需求快速增长,于是针对外国人的宁波话教学工具书应运而生。一般来说,教学工具书分为教学讲义、字典、词典,《鄞邑土音》就是宁波最早的一本教学讲义。

《鄞邑土音》的正文仅有汉字“鄞邑土音”,没有注明作者姓名和成书年份,也没有任何英文信息,无法给我们确认作者身份提供任何帮助。英国来华汉学家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在《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Giving A List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Obituary Notices of the Deceased)中的相关记载表明,《鄞邑土音》的作者为哥伯播义,出版时间应早于1857年出版的《宁波土话初学》,后者是“经几位传教士的不断增补,由哥伯播义的拼写手册发展而成”。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游汝杰也推测,《鄞邑土音》成书于1857年之前,可能由哥伯播义起草。《鄞邑土音》共7页,除了第1页首行是汉字书名“鄞邑土音”外,其余全是宁波话罗马字拼音,共753个;还列明了当时宁波话音节的具体组合方式,按照音韵编排,依次为:a、ia、ang、iang、ao、iao等,共48韵。《鄞邑土音》是直接反映开埠时期宁波城区音系的最早资料,也是我国最早使用罗马字母拼写宁波方言和进行汉语教学的文献之一。

另一本影响力较大的教学讲义是1857年出版的《宁波土话初学》(Nying—po t'u—wo ts'u—'oh)。封面同样没有署名,《1867年以前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列传及著作目录》提到,作者应该是美国人蓝亨利(又译亨利·兰金,Henry Van Vleck Rankin),他是丁韪良的同事与好友。《宁波土话初学》的内容比《鄞邑土音》更为丰富,该书共有92页,除了列明音系外,还列举了大量宁波话词汇、短句等。

(二)词典《宁波话字语汇解》

睦礼逊编著的《宁波话字语汇解》(An Anglo—Chinese Vocabulary of the Ningpo Dialect)于1876年由上海美华书馆(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出版,系第一本宁波话词典。该书前言表明,睦礼逊是主编,那尔敦(Miles Justice Knowlton)和雷音百(Joseph A.Leyenberger)协助编纂,他们还请了5位宁波本地的教师参与编写工作。

《宁波话字语汇解》近560页,分为单字读音表、词典正文、全球地名的宁波话读音三大部分。单字读音表即是用罗马字表明宁波话读音;正文部分收录了当年宁波话的大量词汇、短句等,其中许多都是当时常用的口语词汇,有些词语至今仍然使用,如名词“眠床”“字眼”、形容词“劳碌”“着力”、动词“调觉”等,词汇、短句等按英文单词顺序排序;第三部分比较有特色,由雷音百创作,是用宁波话读音列出全球地理名称,如宁波Nying-po、杭州'Ong-tsiu、大清国Da-ts'ingkoh、日本Jih-pen、大英国Da-ing-koh。

三、宁波话罗马字及方言文献的历史作用

宁波话罗马字的创制为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技术提供了有益经验,对近现代中国汉字改革运动有较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罗马字方言文献见证了近现代中国文字改革和语言文字文化发展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和档案价值。有学者指出,“这些书籍在记录方言的广度、深度和科学性方面要超过清儒的方言学著作,也远超同时代的其他文献如地方志等”。

近年来,镇海区档案馆积极保护和传承宁波方言,推进“记录逐渐消失的声音”工作,包括开展方言语音建档工作;与宁波方言研究专家、方言爱好者建立沟通交流渠道,广泛征集历代宁波方言文献资料,形成明清至当代宁波(镇海)方言档案资料库。这些工作举措富有成效,如资料库的建设丰富了区档案馆藏资源,也为语言工作者及后人了解宁波方言历史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对研究和传承中华乡土文化、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土话拼音宁波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我脚着』是啥意思
阿长的诗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喜相迎
湘南土话基础语料音库建设初论
异乡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