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改善脑动脉瘤介入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9-10-14吴春花段晓侠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病人评分理念

吴春花,代 凤,辛 玲,段晓侠

脑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但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由于颅内动脉血管壁因局部先天性缺陷和颅腔压力升高而引起的异常膨出;在脑血管意外事件中,该疾病的发生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该病的发生几乎毫无征兆,但破裂出血后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导致病人出现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表现[1-2]。随着微创技术以及影像学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介入治疗成为临床治疗脑动脉瘤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3]。介入治疗虽然较传统的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效果显著等优势,但其仍属于有创手术,研究[4]表明针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病人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手术成功率以及病人预后均会起到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源自中医理论,是指临床护理的项目实施应当根据病人的不同阶段的需要而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宗旨[5]。为此,我科自2017年起便把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应用于脑动脉瘤介入病人,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介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病人均具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并经CT、MRI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术诊断明确;(2)均为首次发病且全程在我院接受诊疗和护理;(3)均符合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指征;(4)所有病人及家属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病变者;(2)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者;(3)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4)介入治疗禁忌症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9例,女21例,年龄(55.87±9.6)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4.30±9.04)岁。2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病人在入院诊断明确后第一时间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病人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介入治疗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康复锻炼、饮食指导和心理疏导。而观察组病人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2.1 成立基于时间理念护理策略小组 挑选年资超过3年的优秀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由科室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邀请护理领域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时间理念策略的培训,并查阅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该策略在临床相关护理的文献报告,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科室临床实际的基于时间理念护理策略执行内容和流程。

1.2.2 介入治疗前的时间护理 小组制定脑动脉瘤病人接诊临床路径和流程,一旦病人确诊后,便立即开通相关绿色通道并按照临床路径及流程进行分工明确。(1)病房准备:病房在接到收治病人电话的10 min内准备好病床以及其他相应的抢救器械和药物等;(2)病人处置:病人入科后,管床护士在10 min内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确保病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3)心理照护:病人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因为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及对介入手术方案的不确定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责任护士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择时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同时向病人介绍介入治疗的优势和效果,进一步缓解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遵医行为,进一步保障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率。

1.2.3 介入治疗后的时间护理 (1)加强病人病情监测的时间护理: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术侧髋关节制动6 h,卧床休息24 h,观察双下肢末梢血液循环、穿刺点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术后6 h内易发生皮下血肿。每日上午7:00和下午15:00分别进行相关生命体征指标的测量,该时间段是一天中病人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时候,因此在上述时间段进行生命体征指标监测能够较好的反映病人的恢复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则需要及时上报并给予护理干预。(2)加强病人合理饮食的时间护理:由于介入治疗会影响病人脑血管的供血,为避免因过度饥饿而导致胃肠道血液供应增加而减少了脑部供血,影响病人术后的中枢神经功能恢复,因此合理安排病人的就餐时间、就餐量和饮食种类,如病人晚餐时间不宜超过下午17:30,饮食不宜过饱,宜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为主。(3)指导病人科学睡眠的时间护理:介入治疗手术本身以及术后所使用的营养神经系统药物等均会影响病人术后的睡眠质量,因此小组成员应当指导病人尽可能在晚上21:00后入睡;为确保睡眠质量,对病房定时熄灯、播放轻柔舒缓的催眠音乐、保持病房安静等干预措施来促进病人入眠;对于失眠严重者则遵医嘱在术前1 h给予安眠药以帮助入睡;对于起夜病人则叮嘱一定要在苏醒后保持1 min平卧后才可起身,以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4)加强病人合理用药的时间护理: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个体差异,行支架辅助下动脉瘤介入栓塞的病人,小组成员应制定个性化用药清单,通过发放详细、醒目的用药时刻表来确保病人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按时服药,确保介入治疗的效果。(5)加强病人合理运动的时间护理:小组成员根据病人生活习惯和人体生物钟特点为其制定详细可行的功能锻炼表,在与病人细致耐心的沟通交流并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基础上,本研究中小组成员指导并协助病人在每日7:00~9:00被动运动锻炼、15:00~17:00主动运动锻炼、20:00~21:00日常生活自我照护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组病人均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法[6]对病人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其中FMA量表主要由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总分66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总分34分)两部分组成,总分值越高,病人的运动障碍越小。所有病人干预6个月后利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7]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项35个条目,分值越高说明病人的生存质量越高,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病人,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MA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分)

组内配对t检验:**P<0.01

2.2 2组干预后6个月的SF-36评分比较 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的SF-36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传统的临床护理工作为了使工作更为集中,往往对所有病人均选择在相同的时间段来开展治疗和护理,这虽然表面上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并不符合因人而异、因病施护的现代护理理念。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最大的优势在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时机需要符合病人的病情发展以及病人个性化的生理特点,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8]。这实际上是将传统护理“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从而为病人提供更为科学有效和优质合理的护理服务。赵飞丽等[9]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实施时间康复护理方案,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总有疗效从73.3%升高至93.3%,藤氏吞咽障碍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生活质量亦获得了显著的改善。焦红玉等[10]对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病人实施时间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疼痛评分、心绞痛持续时间、卧床休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得到显著降低,而满意度评分显著升高。由此可见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的临床实用性值得肯定。

表2 2组干预后6个月的SF-36评分比较分)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病人,此类病人一方面因脑动脉瘤的影响使得病人的中枢神经功能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介入治疗手术本身也会对病人的大脑动脉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病人术后的护理干预对病人的大脑功能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1]。强荧艳等[12]将介入治疗的脑动脉瘤病人分别给予传统照护和引入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结果干预第6个月末,后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前者。本研究中根据时间理念的护理内涵,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后使小组成员能够深刻领会时间理念护理干预的内容和步骤,确保了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在针对脑动脉瘤介入病人术后的生理特征,本研究着手于病情、饮食、睡眠、用药和锻炼的时间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无论是运动功能还是生存质量均较干预前和同期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大脑动脉瘤病人由于发病程度的不同、部位的不同,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表现程度也大相径庭,因此本研究在反映病人病情的最佳时间段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测量,从而能够获得较为可靠和真实的反映。而在饮食上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使得病人在获取营养的同时还能有效保持脑部供血,为病人的预后和恢复提供了保障。睡眠对于脑神经细胞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中小组成员对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指导,确保病人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临床药物在体内都存在一定的药物浓度,如何最大程度的确保药物浓度处于适宜水平是本研究进行时间管理的关键所在。而功能锻炼作为术后运动功能的直接表现,不仅直接体现了治疗效果,而且还彰显了我院护理服务水平;尤其本研究中护理小组成员严格按照时间理念实施功能锻炼,不仅使得病人的功能锻炼更为有效,而且还使得大脑的功能恢复和重塑效果更为满意。

综上所述,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对脑动脉瘤介入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病人评分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谁是病人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我给爸爸评分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