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景昇 自信表达 彰显语言之美

2019-10-13刘亚玲杨舒霞周九

杰出人物 2019年12期
关键词:演讲会菁英协会

刘亚玲 杨舒霞 周九

【人物简介】

林景昇先生,香港菁英演讲会会长,2006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菁英演讲会以“汇聚各界有志才俊、营造互助共赢氛围、锻炼沟通领导技巧、成就各行各业菁英”为特色,为全港首个以晚餐例会进行的广东话演讲会,定期举办演讲活动。

说话,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是艺术地说话,说话的艺术,卻並非每个人都真正了解。林景昇先生在加入演讲协会之後,对此慢慢有了更多更深的领悟。演讲,它将我们说话的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表达,不再只是简单的说明信息,而是被注入了更多的哲思和情感,使之成为了一种更高级的语言艺术。林景昇先生受此感染,将演讲作为了自己一生的兴趣与追求,多年来,他在演讲协会中积极学习和锻炼,在这条艺术之路上已经越走越远。一方小小的演讲台,各种思想在这里汇聚碰撞,各种智慧在这里喷薄而出。

走上演讲台积极挑战自我

在2006年当选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之後,林景昇先生的生活突然忙碌了许多,“傑出青年”荣誉的降临,让他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榜样,所以他也开始频繁走上各个演讲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或心得。但此前从没接受过此类训练的他,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也渐渐发现了自己演讲能力上的缺乏,为了弥补这样的不足,他企图去寻找专业的演讲训练。

而正在此时,一位担任某演讲会会长的朋友恰巧向林景昇先生发出了邀请函,邀请其观摩演讲会中的活动,也正是这一次的观摩,让林景昇先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了演讲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一次的观摩,将他真正带入了演讲的大门。

香港的演讲协会众多,以语言来分就分为普通话、粤语及英语等多种,林景昇先生率先参与的便是英文演讲协会。进入协会的初始,林景昇先生表现得分外激动,每天都在等待着上台的机会,结果没想到,留给他的第一次亮相卻是在协会的演讲比赛中。相比会中其他成员而言,林景昇先生算是演讲台上的新人,未接受过长期系统的锻炼,所以这一次的比赛,他最终以失败告终。可这次的经历也让他警醒,让他看到了自身与其他会员之间的差距,更加激励他在今後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

有了这样的决心,再加上原本口才与知识的根底,林景昇先生进步飞速,2007年加入协会,一年之後便成为了该协会的会长,从一位新人成长为了演讲会中的骨幹。但即使已经有了许多演讲技巧的积累和口才的进步,也往往无法避免一些演讲台上的特殊情况的发生。这种未知的挑战或许也正是演讲的魅力之一。

林景昇先生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发生在2009年,当时他站在香港演讲比赛决赛的赛场上,结果大赛给的演讲题目中出现了一个平时极少用到的生僻字,林景昇先生並不解字中含义,这就意味着他无法準确理解到该题目的用意,而如果整个演讲脱离主旨,这场比赛便会落得下风。林景昇先生无疑被这样意外的状况打乱了阵脚,可是倒数已经开始,即使无所头绪,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没想到的是,凭借着出众的临场应变能力,林景昇先生最终夺得了该比赛的亚军。而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演讲中最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在演讲台上总会发生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应更充分地装备自身,让自己无论在何种情境之下都可以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这是一位演讲人最佳的素养。

2011年,林景昇先生再创佳绩,拿到了某英语演讲比赛的全国总冠军。之後,他勇敢突破自己,不再只在英语演讲这一个领域里发力,而是相继加入了普通话及粤语的演讲协会,多点开花。今年年初,他又荣任了香港菁英演讲会的会长,完成了一位参与者到一位领头人的转变。如此亮眼的成绩单,其中凝聚的正是林景昇先生这麽多年的积累和苦工。有人说,像演讲这样主要靠即兴发挥的工作並不需要太多的準备,林景昇先生反驳,这正是对於演讲最大的误解。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演讲技巧与口才的提升靠的是平时的滴水之功,只有準备足夠,最後看起来才会从容不迫。他的进步,正是平日辛苦耕耘的結果。

演讲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思想的碰撞

站在人前演讲对於许多人来说是种巨大的考验,只要遇到类似的场合,他们便会手足无措,无力应对,而林景昇先生正渴望这样的发声与表达,“演讲对於我来说是最大的爱好,是抒发自我、放鬆自我的一种方式。”而自从演讲加入到他的生活之中,林景昇先生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演讲已经不仅作为一种乐趣和补充而存在,更是成为了他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的一种方式。

林景昇先生介绍到,香港菁英演讲会中的会员皆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中有歌手、企业家、摄影师、品酒师等等,每个人在演讲时都会带入他们曾经的所见所闻,那些行业故事在给他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成员们彼此的认知,给他们带来了更丰富的资讯。此外,林景昇先生表示,演讲的灵魂是评论,是观点,通过每个人对於个人意见的抒发和表达,成员们之间能产生更多思想的碰撞,经由这样的碰撞,他们会渐渐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但他们彼此之间也有一个约定,那就是选题尽量靠近普罗大众的生活,包含更多的趣味性,或者是对普通人的生活有更多的启发意义,因为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演讲艺术更走近大众,让更多人感受到其魅力。说起演讲的魅力,林景昇先生介绍到,演讲最重要的便是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让我们在表达的时候能夠更加準确和从容,其次是增强我们的自信,让我们更敢於表达自我,让世界聆听我的声音,如此等等。总之,演讲对於我们的生活有诸多益处,林景昇先生希望以後能有更多人积极参与其中。

对於未来的发展,林景昇先生也有自己的目标,他表示,经由这麽多年的努力和锻炼,自己的功力和技巧已渐渐由原来的两三成成长到了如今的八成九成,但这並非他的最终目标,儘管知道越往上走进步便会越难,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早日达到十一成的境界。其所谓的第十一成便是一位演讲者针对现场观众的反应与特点所作出的调整,使自己的内容能夠迎合观众的口味,使观众们的情绪能夠更多地调动起来,让演讲人与听众之间产生更多的共鸣。

为了达至这一目标,林景昇先生如今依然坚持每个月参加演讲会中的活动,这样的坚持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演讲似乎也早已成为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热心青年工作关注青年成长

林景昇先生常说,青年是社会未来的希望,所以做与年轻人相关的服务工作也一直是他的理想之一。在大学毕业之後,他便一直走在这条实现理想的道路之上。或许正是多年来不懈地耕耘,多年来热情只增不减,让他在2006年当选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这份荣誉让林景昇先生从中感受到了社会对於自己的肯定,他也从此受到了更大的鼓舞去从事一系列的青年服务工作。

或许是大学时任学生会主席的经历,让林景昇先生更懂得了年轻人的所思所想,更懂得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他表示,青年工作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但是其施行方式卻可以探讨,保持双方的沟通固然重要,但这种沟通並非是一方以说教的方式去呈现许多的道理,而是双方以一个更加平等和谦和的姿态去聆听各方的想法,去接受更多元的观点。同时,他认为青年的教育应注重实际参与和体验,拒绝任何二手的信息和观点,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感受外物。为此,林景昇先生及其同仁们也时常组织交流团去内地进行考察和交流,他们探访的脚步甚至曾经到过新加坡,学习当地的城市规划、高新科技的研发以及人才的培育等等,这样亲身的参与带给年轻人的感悟是切切实实的,比起任何听闻的道理都要生动且深刻。

演讲会中大家常说到一句话,那就是“每当有大的改变,大的不确定,便意味着机遇的光临。”如今,粤港澳大灣区的建设成为了香港青年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时代潮流,这也成为了当下青年们所应把握的大的时代机遇。林景昇先生理性分析,认为香港青年在这其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香港青年一来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更高,二来他们接受着东西两种文化的熏陶,所接触的世界更广,面向世界的姿态也更加地开放,所以他们面临的机遇或许也将更多。”鉴於此,林景昇先生希望香港青年们能夠準确把握住这一时代良机,在其中既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亦为香港赢得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语言虽然最根本的目的是用来表达与交流,但是任何事情做到极致便成为了一种艺术,演讲,便是对语言高峰的攀爬。寻找语言更多的可能和更广的边界,聆听更多有趣的观点和产生更多思想的碰撞,也成为了演讲者最大的乐趣。林景昇先生享受着演讲本身的趣味性,也享受着它带给自己的挑战和荣誉,这是演讲带给他的滋养,他也将继续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去观人观物观世界。

猜你喜欢

演讲会菁英协会
Game Theory in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菁英汇聚 思想碰撞
菁英镑
一次演讲会
台湾统派团体再度举办“一国两制”演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