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世纪中国的声乐教育研究分析
2019-10-12王丽芬
王丽芬
摘要:二十世纪声乐教育是一个完整的范畴,包括专业声乐教育、教师声乐教育、普通(中、小学)声乐教育和社会声乐教育四个方面。二十世纪声乐教育主要出现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并得到发展。20世纪上半叶,这一领域得到了大量有益的实践,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对20世纪后半叶的研究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旨在全面把握中国现代声乐教育的脉络与发展规律,研究声乐教育的特点,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声乐理论、声乐教育与声乐史等多个领域,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声乐教育;声乐理论;特征
一、中国声乐教育的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
在中国音乐史上,二十世纪五四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萌芽时期,也是中国声乐教育的第二次开花结果。这一时期的发展动力,同学堂乐歌时期一样,也是由社会文化的变迁而来,在社会文化的强大推动下,新音乐运动一拉开帷幕,便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分支。五四时期的音乐教育较乐歌学堂时期更为规范和集中。若将学堂乐歌期的声乐教育视为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孕育期”,则五四时期中国的声乐教育为“初啼”。如此既继承了歌期流行的声乐教育,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推进,逐步走向专业化声乐教育;又为早期专业声乐教育在新的音乐社团和新的音乐教育机构中寻找了发展空间。与会馆时代相比,这一时期的声乐教育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特色,声乐教师队伍也开始壮大。在这支队伍中首次出现了中国自己的美声唱法声乐教师,并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外专业声乐教师为骨干、以其他声乐教师为补充的初创型声乐教师队伍,声乐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二十世纪初,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在学堂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师范音乐教育和学堂音乐教育在全国迅速发展。根据1916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普通学校已有13万多所,在校生近4000万人,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00多人。其中,沈心工、李叔同等人早在20世纪初就投身于音乐教育事业。在对音乐教师的迫切需求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第一次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音乐社团和音乐教育机构,从而孕育了中国现代声乐教育的雏形。根据相关资料统计,1919年前后,仅北京、上海两市就先后成立了20多个有影响力的音乐社团。
二、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与壮大——三十年代的声乐教育
自30年代以来,中国的声乐教育在近现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尽管中国声乐事业在20世纪前半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纵观中国现代声乐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30年代是中国现代声乐教育的一个小高潮。这个时期的发展动力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学堂乐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國近现代声乐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活力;第二,一批优秀的留学生回国,增强了声乐教师队伍的力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第三,一批外国声乐专家的加入,对整个起步阶段的中国声乐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30年代专业音乐院校的迅速发展,为加快声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三十年代,上海国音为中国声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声乐的旗舰音乐。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社会生活比较“稳定”,群众文化生活和音乐文化活动也比较活跃,这一时期音乐事业的建设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经过“五四”后,近十年来,特别是在沿海大城市,总体上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社会阶级矛盾的复杂尖锐,促使音乐队伍分化,使群众革命音乐得到快速发展。在此期间,一批在国外学习音乐的学生纷纷回国,投身到国家音乐事业中来,开创了中国音乐的新局面。
三、一切为了救亡——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
声乐创作是近代中国新音乐文化的主体。现代声乐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声乐作品的广泛传播,使得新的音乐文化逐渐成为中国音乐的主流。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声乐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乐院音乐发展阶段,二是现代声乐创作与演唱艺术发展阶段,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促进,共同前进。从20世纪20年代起,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学生,以及海外来中国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就开始在国内的学校中进行专业声乐教育。三十至四十年代,中国初步培养了一批经过正规训练或较正规训练的声乐人才,为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四十年代以来,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前三代作曲家,特别是第二代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歌唱艺术和声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一九三八年武汉失守后,整个中国形成了三个并立的政治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简称为“边区”;以国民党为中心,国共合作为中心,简称为“国统区”;由伪政权领导的各地区,简称为“沦陷区”;大体上,从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几乎所有学校,都面临着经费困难,设备简陋,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等问题。由于战争关系,一些学校采取了短训班的方式,有些甚至被迫停课。但仍有许多新的音乐院校、系在筹建之中。战时虽然对近代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也是促进声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四、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
它表明中国音乐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49-1966这17年间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声乐教育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声乐教育事业,从解放前非常落后的状况,到解放后大规模、全面、快速的发展,正向更加专业化、标准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声乐教育有三个特点:
一是音乐专科学校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高,极大地推动了这一时期的声乐事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做出了战略决策,先后在东北、成都、西北、中南、广州等地区建立了两所音乐学院,即: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东北、成都、中南、广州等主要地区建立了音乐专科学校。并先后成立了南京、山东、吉林等7个综合性音乐学院。
二是师专音乐系的大规模建立,也是全国声乐教学质量和数量提高的决定性因素。除了音乐专科学校之外,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师范院校中,也有不少学校设立了音乐系,开设了声乐课程,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声乐人才。毫无疑问,这两所大学是这一时期声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既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演奏家和声乐教育人才的重任,又肩负着把中国声乐教育推向新阶段的历史使命。由此可以看出,自这一时期以来,我国的声乐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和上海两所高校为“机身”,以其他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为“两翼”的全新的教育格局,并为我国声乐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土洋之争”。中国的声乐艺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对“土洋”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直接推动了中国的声乐事业。当时,“土洋之争”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声乐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土洋”两种唱法,乃至两种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人能够改变历史的发展规律,没有人能够阻挡历史的车轮。回首“土洋之争”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它延长了东西两种唱法与两种唱法之间的“磨合期”,为中国声乐事业带来了损失,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另一方面,它又为以后东西两种唱法的完美“嫁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论争加深了我们对两种唱法的认识,促使后来的两种唱法全面而彻底地相互学习,互相借鉴,为后来逐步形成科学、正确、兼具中国特色、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唱法”或“中国声乐学派”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五、“华彩乐章”---九十年代中国声乐事业枝繁叶茂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的华彩乐章。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的声乐体裁经过七八十年的发展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裁体系。无论是美声还是民族性,都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争奇斗艳、相得益彰:这两种唱法的完美“嫁接”,构成了中国声乐风格的坚实基础。这个时期是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史无前例的“合力”构成了这个时期强大的推动力量。90年代以來,声乐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国内外许多重要的比赛、交流、演出等活动密切相关。全国性的重大声乐活动有:评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舞台艺术职业最高奖文华奖于1991年由文化部发起设立。以一年为一个周期,从1998年起,从2004年第十一届文华奖开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把“中国艺术节奖”和“中国艺术节奖”合并在一起,纳入了艺术节的评选范围。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导向性、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原则。这对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艺术院团的凝聚力,促进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五六十年代,随着声乐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经过正规音乐院校专业训练的青年歌手大量涌现。音乐学界就“土洋之争”与声乐民族化进行了多次讨论,直接将美声与民族唱法结合起来,创立了“民族声乐学派”,这是中国声乐界几代人的共同理想。而这次的结合,也是民族声乐的进步,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
六、结语
回望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声乐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我国声乐教育事业已历经百年沧桑,在这个“多元”“跨界”的时代,我们殷切希望,中国声乐事业蒸蒸日上、繁荣昌盛,并以崭新的姿态和发展动力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汤亚汀.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4):3-5.
[2]王文俐.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的现代技法因素[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2):48-54+69.
[3]肖璇.从唱歌课到声乐课——20世纪初中国高等院校声乐学科的建立[J].中国音乐,2018(6):162-166.
[4]魏艳斐.我国当代民族声乐之滥觞——20世纪中期中国民族声乐之发展评述[J].中国音乐,2017(2):195-19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