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多维度体系下的教学改革

2019-10-12宋晶

艺术大观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宋晶

摘要: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之一,《居住空间设计》共64学时,4学分。以应用型大学为依托,以大旅游背景下“住”市场为导向。学生为环境设计三年级本科生。针对四川旅游学院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选题范围等进行改革。

关键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计

一、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多学科交融应用创新,课程内容增加传统民居部分讲解、涵盖北京四合院、皖南民居、客家土楼、藏羌彝民居等讲解,融合融入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文旅融合”等区域发展战略,本课程也围绕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设中有所作为;增加居住空间设计的反思。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混合式教学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建有教学资源丰富、栏目内容完整、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201474167.html),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及时更新;课程线下教学资源丰富以工作室平台为优势,以实际项目为驱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充分利用在线学习机会

充分融合课程思政,对同学们进行爱国教育。集体组织观看四川卫视节目,让同学可结合我们专业发简短的感想,当晚共有33位同学在学习通和QQ群进行结题留言,互动人数占班级总人数83%,本次学习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感,很多同学热泪盈眶;集体组织同学观看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住宅精细化设计》课堂终期汇报,通过学习听取汇报,学习同类课程,我们与其差距,找准差距,精准进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答辩。本次旁听答辩涵盖建筑、规划、室内、景观等4大门类,同学们认准相关差距,看到我们在分析图表达、语言表达、团队协作、逻辑思维等能力方面的差距。

(三)拓展课程设计选题范围

对接国家热点社会问题地提供解决条件。在2019年的教学中(首届)四川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大赛,旨在推动“產学研用”“课程思政”建设,结合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确定“营造美好乡村,共建美丽中国”的主题,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乡村、研究乡村、热爱乡村、建设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实地到项目基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安德街道和新民场街道,该基地共有三个地块( 基地1(老鸦林)、基地2(广福村)、基地3(李家院子))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考察战旗村。为后续设计提供场地测量,了解当地生活习惯。

课程设计命题范围扩大:命题一:城市住宅设计(公寓、中户型、大户型、老小区改造等);命题二:乡村民居住宅;命题三:民宿改造设计;命题四:康养住宅设计;命题五:社区改造设计;命题六:别墅设计;命题七:棚户区改造;命题八:“新人杯”比赛;命题九:革命烈士故居修缮改造;命题十:藏式民居、彝族民居、羌寨民居等;命题十一:老年住宅改造设计,学生均可从以上11个命题中任选其一进行设计。

(四)“以赛促教”见成效

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所有作业参加比赛,如:中国新人杯比赛、园冶杯、全国数字艺术大赛、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等比赛为依托。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获得7项优秀奖;第八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其中1项二等奖,12项优秀奖;2017“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3项鼓励奖;第八届四川省高校学生环境艺术设计大赛,获1项二等奖,1项入围奖;第九届四川省高校学生环境艺术设计大赛,获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第二届“鲲鹏奖”1项二等奖;第四届“包豪斯”国际设计大奖1项银奖,2项铜奖,7项优秀奖。

(五)科研反哺教学见成效

依托本门立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立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项目《基于文化旅游的成都边缘传统民居保护发展研究———以龙泉驿区洛带镇老街社区为例》通过言传身教、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讲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发文《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在课程中增加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因传统村落系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大学生科研项目如下:《毕摩文化下凉山彝族民居优化设计研究》《客家传统民居居住形态研究——以洛带古村落为例》《基于违章民居的空间改造设计—以甘孜色达聚落为例》

(六)作业辅导坚持1对1

坚持腾讯会议,坚持1对1,多次辅导,及时解答同学们疑惑和相关问题,课下单独辅导学生14次,每次辅导平均2小时,同学们作业质量并未下降。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公众号:旅游人居环境设计),线上展示优秀作品,供同学们学习交流。

(七)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目前在校内运用综合考评的方法,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60%,形成“定性+定量”的综合考评方法。平时成绩占20%采用线上方式:其中包括签到、课堂讨论、课程视频观看、课堂互动、线下作业(5个实训项目)40%,以上部分超星学习通平台都实时记录,自动合算。期末成绩占40%采用线下形式:选题是围绕项目以大学生项目、大学生创新创新创业项目、实际项目引入课堂等方式,完成整套设计方案作品包括及作业展览,期末作业侧重于独立思考能力、实施制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含展示效果)占比40%。

三、总结

本文以四川旅游学院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例,探索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充分融合思政。以赛促教,以科研促教,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尝试对课程的成绩构成进行改革,开通课程专门的公众号,展示优秀设计案例和优秀学生作品,提供交流场所,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何方瑶,田晓.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以“室内设计原理”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6):51-52.

[2]黄华明,朱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美术大观,2013(10):150-151.

[3]郑桂玉.递进式校企合作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装饰,2014(10):120-121.

[4]张江波,范玥,包敏.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居住空间设计为例[J].艺术科技,2018,31(3):49.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