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之共鸣
2019-10-12刘佳佳
刘佳佳
摘要:共鸣是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和方法,声乐教学中,共鸣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必须基于正确的发声方法之上。经过共鸣训练,歌唱者所发出的声音将更加具有穿透力和震撼力,声音色彩也更加鲜明。本文论述了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解释了共鸣产生的生理过程,对声乐教学中要如何构建共鸣腔体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共鸣;声乐教育;问题;腔体
一、前言
声乐艺术中的共鸣指的是歌唱时共鸣腔体内所发生的气流共振现象,在声乐演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评价歌唱好与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共鸣状态对于增强演唱效果大有裨益,决定着演唱者的音色、音量、情感等等。声乐教学中,可以借助生理学、物理声学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在探索中促进声乐学科从心理感知到自然科学的论证。
二、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一)扩大音响效果
运用共鸣进行歌唱,音响效果能达到很大扩展,这也是共鸣最突出的特点。教学中,训练各个共鸣腔体的机能及其协作能力,是声乐课堂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也是检验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歌唱共鸣在声乐艺术中是较难的知识点,需要歌唱者保持积极自然的发声状态才能正确打开腔体,进而塑造良好的音响效果。
(二)声区过渡更加自然
人的歌唱一般都是在高声区、中声区、低声区进行,越高的音使用头腔共鸣越多,中、低声区的歌唱一般使用胸腔更多。不同声区合理偏重某一不同的腔体共鸣可以使各个声区的音色更加动听,如果辅之以其他共鸣形式,不同声区的声音就可以既协调统一,又相互区别,在声区转换时,歌唱者可以更加自然的过渡。
(三)美化歌唱音色
人的发声系统、生理构造、发声方法、歌唱经验、共鸣条件等都决定着歌唱效果。口腔中的发声位置和歌唱音色直接相关,这和平时说话发声有很大差别。说话时面部及口腔动作幅度小,以自然轻松为主,无须制造共鸣效果。而歌唱中,口腔的打开与关闭、嘴型的圆扁、舌根位置、小舌头的抬起状态、口腔灵活程度等,都与共鸣的丰富程度有关。尤其是母音发音,对于美化音色和共鸣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嗓音特点、不同声部、不同唱法,都要有针对性不同的方法。
三、共鸣产生的生理过程
(一)呼吸是歌唱共鸣产生的提前和源泉
人的发声是基于呼吸而产生的,歌唱共鸣也必须在呼吸运动的作用下才能产生。所以,想要练好歌唱共鸣就一定要重视呼吸训练。实际教学中,注意强调要口鼻同时吸气,气息给喉咽部建立一个自然打开状态,两肩放松,横膈膜、胸腔、腰腹部向外扩张,腔体内的共鸣器官在吸气时也自然打开,为歌唱打开通道,这一过程在声乐教学中被称为“打开腔体”。此项训练要在平时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不断强化,促使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歌唱是在呼气时进行的,呼气时,相关肌肉会回弹,我们需要利用一定的力量保持和控制气息的释放程度和速度,其中最关键的是膈肌力量,只要运用得当,腔体形态可以基本保持,声带也因此可以均匀发声。声乐学习中,我们不仅仅要将共鸣中的呼吸视为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技术过程,学习时要根据老师的指引多多感受气息的运动路径,以及声音到达的共鸣位置。
(二)共鸣从声门出发
了解过发声系统解剖图的人都知道,声带与声门裂合处叫作声门,共鸣就是从而开始产生的。声带由声壁、发声韧带以及相关肌肉组成,声门打开时呈倒“v”型,当气流经过,声门不会产生任何阻力,空气可以直接进入肺部。发声时,声门会闭合成“I”型,呼出的气流穿过声门带动声带震动,进而产生声音。教学中,需要训练声带的闭合功能,闭合时太快、太慢、太紧、太松都是不行的。而声门在发声时会产生基音与泛音,基音会对泛音和音高产生影响,泛音则会对歌唱共鸣产生影响。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对声门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为更好地共鸣声音做好准备。
(三)腔体内的声音共鸣
人的声音共鸣是由腔体内空气震动而产生的,合理运用腔体就能在歌唱时获得较好的音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腔体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头腔共鸣能够让高音更加通畅、轻松,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嗓子的压力,演唱中主要是利用口腔上方的空间,使口、鼻、喉、咽部的空间管道更宽广。在气息的支撑下,声音从上颚到鼻咽腔,然后传递至鼻腔、诸窦,从而产生声波共振,这样就会产生头腔共鸣。胸腔共鸣是声乐演唱中可以利用的最大腔体共鸣,是从胸腔发出的共鸣,也是歌唱中的基本共鸣。吸气时肋骨、胸腔自然打开,呼气时,气流带动声带振动,然后促使气管内的空气柱振动,最后传至肺部以及整个胸腔产生共鸣。
四、声乐教学中要如何构建共鸣腔体
(一)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调控
如何感知音乐和用意念去构建正确的声音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由于发生系统中的很多器官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心理感知就显得尤为重要。感觉是人脑对事物最简单、直观的认识,声乐中包含视觉、听觉等;直觉是人对于事物全面整体的反应,声乐中包含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声乐中的共鸣教学就是一个从顺应至同化的过程,教师通过帮助学生不断调节发声位置,逐渐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思维,继而在肌肉记忆下才能科学自然的发声。实际演唱教学中,运动觉能够有效控制发声系统相关肌肉,听觉可以辨识各种声响效果,虽然都是通过听觉进行感知,但很多时候声音的色彩也可以通过视觉感官进行描述,例如小调歌曲比较暗淡,大调歌曲比较明亮等等。声音形象是抽象的,教学中只有教会学生心理感知和心理调控才能对不同声音的要求有清楚的认知,进而在心理构建声音形象,用恰当的共鸣方式表达作品内涵。
(二)引导学生了解呼吸和共鸣之间的关系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共鸣是通过腔体内的空气震动产生的,良好的共鸣腔体给人一种通畅感。沈湘教授曾說,高位置和深呼吸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没有深呼吸就没有高位置,没有高位置说明你用的气也不深。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和学习需求展开共鸣教学,多去找找高位置和共鸣腔,促使学生通过呼吸寻找到发声点,从而形成以气带声的歌唱效果。
(三)教会学生科学控制基音
基因控制好不好决定了胸腔共鸣音色是否干净圆润,想要获得有质感的胸腔共鸣,必须要训练基音在各个腔体内的声音共振,让声音“叹”下来,然后气息靠着咽壁发声。歌唱时感觉像是吸着气发声,呼气时腹部与双肋之间形成对抗,以此促成气息更好的控制。教学中要强调三个方向的吸气,一是吸气时口咽壁后方贴住的感觉;二是口鼻咽部向后的感觉;三是胸口、两肋、横膈膜、腰腹部向外扩张的感觉。发出声音时,声音落在胸口第二粒扣子处,学生要在尝试中多寻找胸腔共鸣的感觉。
(四)歌唱位置和共鸣之间的关系
共鸣位置由共鸣音响产生的,其产生必须依靠科学的呼吸、准确的发声位置以及共鸣位置,三者协调才能制造出较好的共鸣效果。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高位置发声,从而形成头腔共鸣。同时,训练鼻咽腔、上口盖、眉心三处共鸣点,从而使学生在复杂的声音变化中寻求优美和谐的音色。
五、结论
学习声乐需要系统科学的方法,声乐教学中,共鸣是重要的训练项目。只有在长期训练之下,才能构建更通畅的腔体,共鸣效果也更丰满圆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歌唱基础和理解能力,利用科学的理论和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共鸣的发声方法,以此提升的声乐技巧和歌唱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园.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的分析与研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6):112.
[2]陈晓盼.“以字行腔”在高中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