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泊诗歌声音意象探究

2019-10-12何等

艺术大观 2019年29期

摘要:夜泊诗歌是唐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诗歌题材,因唐代诗人多在宦游生涯中度过,羁旅中的“夜泊”情境成了他们抒发感情的一个特定主题。本文以唐代两篇夜泊名作《枫桥夜泊》和《泊秦淮》为例,具体分析诗歌中声音意象的艺术表现,叠加出现的听象增强了夜泊场景所传达的美学效果,影响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关键词:夜泊诗;声音意象;《枫桥夜泊》;《泊秦淮》

夜泊诗歌是唐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诗歌体裁,因唐代诗人多在宦游生涯中度过,羁旅漂泊路途中的“夜泊”情境成了他们抒发感情的一个特定主题。以两篇夜泊诗名作《枫桥夜泊》和《泊秦淮》为例,诗中除了出现了船、夜、水等夜泊中固有的意象要素之外,声音意象的出现不容忽视。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多以视觉感受为主,听觉主要和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叠加运用,声音意象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同时更有利于诗歌情志的表达与接受。

一、夜泊诗歌意象中的听象表现

(一)乐器意象:《枫桥夜泊》中的钟声

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留下千古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意象的出现,是全诗神韵的点睛之笔,它使整首诗不再停留描绘夜泊的所见之景,创造出了独特深远的艺术化意境。

诗歌前两句意象排列相较于后两句更为密集,照应题目中“夜泊”的主题,用“落月”“啼乌”“霜”“江枫”“渔火”这些意象的堆砌,点明一个“愁”字。后两句单写诗人卧听钟响这一事件,突出了环境的空旷灵远,而夜晚时分更放大了人的听觉感官,敲在诗人心上绵长的钟声越发鲜明深刻。钟声因其清澈悠扬的旋律特性,让人想起天籁般的自然神韵,赋予它一定的神性根基。来自寺庙的钟声,具有禅意和佛学色彩,钟声连接着世俗生活与方外世界,构建了两个世界的共在与沟通。禅意中的出世思想,此时对落第的张继来说,隐含着从入世的痛苦中超脱的意味,某种程度上化解了不眠人的愁思。

(二)乐曲意象:《泊秦淮》中的“后庭花”

杜牧在《泊秦淮》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在诗中运用“后庭花”的典故,讽刺不从亡国历史中吸取教训却用这首乐曲取乐的晚唐统治者。

纵观整首诗,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景,以“烟”“寒水”“月”“沙”几个意象彼此纠缠联系,准确构造出秦淮河月夜被烟雾笼罩的清冷意境,奠定了作者感伤凄清的感情基调。下句“夜泊秦淮近酒家”交代了夜泊的背景以及地点,夜泊的地点在一条穿越南京城的秦淮河,且诗人停靠的地方接近酒家,理应周围的环境该是热闹繁华的,但这和上句诗人描写的心境是矛盾的,更突显了此时诗人忧虑的心绪。诗人“隔江”听到有歌声传来,可见歌声的穿透力之强,可惜听者中唯一清醒的或许只有诗人。以“犹唱”二字自然地用“后庭花”的唱曲声连接了历史和现在,既引发人们对历史的追思,又由此让人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现实。

二、声音意象产生的美学效果

从两首诗歌中共同构造的夜泊情景中可得,“夜泊”主题已成为许多诗人审美创造再加工后的文学产物,零散的意象按一定结构缀合成特定的景观,形成了完整的夜泊意境。声音意象的出现,增添了夜泊意境的层次感,起到了辅助感情和画面表达的作用。

有声和无声的对照,使夜泊意境的表现得到增强。两首诗中都是先用密集的无声意象堆砌出清冷朦胧的场景,再重点用声音意象的出场点明全诗的意境,意境疏密有致,悠远冗长。明灭对照之间,无声与有声的互相衬托,给人留下印象更深刻往往是有声音的一方,因此可以说其中的“钟声”和“后庭花”的歌声都是两首诗歌中最主要刻画的意象。所以声音意象将夜泊诗从对夜景、水景、船景等单调的画面描绘中脱离出来,使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加强了对夜泊意境的渲染。

因古代诗歌创作时秉承的“感物兴情”的思维模式,意象的结合关系直接影响到抒情的效果,声音意象对诗歌的感情基调同样有所影响。在夜泊画面中巧妙地穿插声音,不仅增强了诗歌画面和人物形象的真实感,而且丰富了夜泊场景的信息,使整个夜泊视野更加开阔空灵。“钟声”一定程度上纾解了诗人心中的愁思,“后庭花”的歌声为全诗增添了历史感和个人思考。

三、结语

唐诗是生命的诗歌,是唐人对生命本真执着追求的体现。唐代作为古代诗歌历史上繁荣的顶峰,与意境兴象的发展成熟脱不开关系。夜泊诗歌的广泛书写显现的是唐代诗歌主题的多样性,同时诗歌中声音意象的运用体现了唐代诗歌语言艺术在成熟阶段的高度个性化和张力,与其他意象形成了有机的整合体,构建出浑成圆满的夜泊意境。

参考文献:

[1]施蛰存.唐诗百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陈伯海.意象艺术与唐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张宇.日暮征帆何处泊——解读唐诗中的夜泊文化[J].文教资料,2018(16):8-9.

[4]李显雨.“亡国之音”的意象与言外之意——通過《泊秦淮》来考察[J].中国文学研究,1999(2):37-41.

作者简介:何等,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