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意趣对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影响
2019-10-12单洪彭
摘要:自古以来山水画一直都是中国奉承的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而且在闲暇之余也陶冶着无数文人志士和群众布衣的情操。然而在中国的南宋时期山水画的主要风格主要是集中于画院之内的,以“马远”“夏圭”为主要的代表,这在当时被称之为“院体山水”,这就意味着是一把水墨苍劲的大斧在小幅的图画上画上边角的景色,这与北宋的山水画风格截然不同,无论是从艺术形式上、内容填充上还以一些创作方法上,对于当时山水画风格的熏陶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审美趣味的角度上来看,文人意趣对于南宋院体的山水画风格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样能够使得“高古苍劲、韵味悠远”的独特风格,能够将南宋的山水画逐渐推向于李唐之后的第二大高峰,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的具体表现能力。
关键词:文人意趣;南宋时期;院体山水画;影响
一、引言
事实上,自北宋时期之后山水画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写实风格,大多数的南宋画家都在试图改变自身的画画技巧,主要以抒情为目的。在这其中,马远和夏圭则是南宋院体山水画的重要代表类型,他们既继承了唐代时期刚劲苍猛的图画风格,并且也开创了“边角山水”的新图式,并且一跃成了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典型代表。虽然当时的绘画风格主要是在画院之中形成的,但是大多数的文人画家,在经过北宋时期的潜孕滋润之后,就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同样也引领了更多的人参与其内,这样一来就形成相互竞争、相互交流的场景,这在绘画的形式风格上、内容上以及绘画技巧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南宋院体山水画的主要风格特点
(一)陶冶情操,平淡天真
虽然南宋的院体山水画大多数都是沿袭北宋时期的绘画风格,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多数显得有些松散,画院主要设置在宫殿之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画家的束缚将会逐渐减少,与此同时也为大多数画家的个性化展现提供了更为宽泛的条件和氛围,并且画家的待遇相比较于北宋而言更有了显著的提升。由此可知正是因为大多数的画家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生活条件以及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物质得到满足以后,画家才能进行精神层面的创作,因此在这时期文人画家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创造性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画家能够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以更加自由、放松的姿态突出山水画作品的主要特点,注重创作人个性的张扬,从而间接性的淡化了政治性的功能,使得绘画的艺术性风格变得更加单纯化。这样一来使得文人的绘画风格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都是与绘画的内容相一致的,这不仅体现出了文人绘画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成了突显客观事实的重要依据。南宋的院体山水画中大多数表现的都是山林之乐、野逸闲趣的自然作品,例如夏圭所做的作品《西湖游艇图》上曾经有元代著名画家郭生的一段题词:“笔墨淋漓,云烟变态,饶有士大夫的风骨”,在图画当中所绘的柳堤回环,烟水凄迷、舟桥以及房屋等景点,都是轻描淡写之作,并没有刻意地去描绘。然而在马远所描述的《山径春行图》当中,描写的都是文人雅士观赏风景的情景,表现的也是忘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感,并且通过周围的环境特点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真实情感,开创了新一派的绘画风格特点。
(二)雅逸诗意,重画外意
古时候将文学与绘画艺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最早出现于汉代时期,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合还在处于宋朝时期,这个观念还是由诗人苏轼最先提出的,他的观点认为:“诗歌与绘画特点本就是属于一体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也是十分的推崇王维所描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重要境界。然而这些文人雅士并不在意对现实生活的描述,而是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反映诗歌中的精神内涵。宋代的院体画意境比以往的国家都要含蓄很多,这正是因为将诗歌融于绘画当中所造成的,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文人画者的思想意识的渲染是分不开的。这是因为南宋的院体山水画十分讲究水墨之间的含蓄之美,完全改变了传统精谨细致的风格特点,不在于刻意地去描述当时的生活现状,從而去追求诗中的主要内涵,大多数都是通过题诗来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和陶冶情操,这些在南宋之前都有所体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南宋时期院体山水画的风格特点的分析可知,绘画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绘画内容的多少或者复杂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文人学士的思想意识,已经广泛的渗透于各个人群当中去。因此到了后世也有很多的人效仿南宋时期的绘画风格,并且在绘画领域当中出现了大量的类似于马远和夏圭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由此可知这两个人在当时的绘画领域当中是极为流行的,并且被更多的人效仿和学习,同时也为后续的山水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琼.南宋院体山水画从“物镜”转入“心境”的转变[J].门窗,2019(16):225.
[2]何卫毛.浅论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J].客家文博,2015(1):52-58.
[3]李东风.文人意趣对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3):65-67.
作者简介:单洪彭,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