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类中本贯通专业课程衔接研究
2019-10-12曹喜民张延迟祁永庆
曹喜民 张延迟 祁永庆
摘 要 以上海市“中本贯通”基本情况为切入点,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专业技能四个方面提出“中本贯通”专业课程实施思路。以新能源类专业为例,给出专业课程衔接实施办法。
關键词 新能源;课程衔接;中本贯通;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6-0061-03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 CVU for New Energy//CAO Ximin, ZHANG Yanchi, QI Yongqing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deas of
Cohes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VU) was put forward from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extbook writing based the situ-
ation of CVU in shanghai.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based new energy was given.
Key words new energy; class cohesion; CVU; textbook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更新换代,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进行相应转变。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上海市教委在2014年10月出台《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宣布启动上海市职业教育“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克服了中职优秀学生发展空间小,职业迁移能力不足,本科通识课程比重较大,专业实践和技能培训少等缺点,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上升通道,对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1]。
截至2018年,上海市“中本贯通”招生的专业由首批的三个扩展到37个,招生人数也扩展到1786人,涉及本科院校14所。“中本贯通”招生投档线逐年提高,生源质量较普通职业学校有了较大提升。实践证明,“中本贯通”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
2 “中本贯通”专业课程衔接的思路
课程衔接是“中本贯通”人才培养试点项目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2-3]。中职教育主要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本科教育主要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进行贯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娴熟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打破原有的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独立设置课程体系的模式,在通盘考虑学生认知基础及学习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4-5]。
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对相关设备进行安装、维护、检修和简单故障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本科阶段主要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中职阶段在掌握基础文化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认知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本科阶段要求学生掌握设备的运行原理,并对其进行维护管理,具有设计能力与排除故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 在培养目标衔接的基础上,对中职和本科两个阶段的课程进行有效衔接,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衔接,中职阶段的学生已经对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考虑在本科阶段去除介绍性的课程,对中职阶段所学的专业技能课,在本科阶段增设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等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课程。
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 在课程内容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大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他们不具备学习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但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对于可动手操作的技能学习有着天然的优势。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后,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学习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思维模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机理更感兴趣,因此在本科阶段更注重学习深层理论知识和复杂的技术技能。本科阶段不论从专业技术方面还是处理问题方面,都是对中职阶段的一个全面的升华。
选用合适的教材对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中本贯通”专业需要对中职和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较大程度的删减与重构的需求,原中职的教材和原本科的教材都不适合“3+4”“中本贯通”教育,需要针对专业成立相对应的“中本贯通”专业基础课及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小组,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编写符合“中本贯通”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
专业技能 为了让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培养具有层次性与连续性,应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具备的能力指标分别贯穿到两个培养阶段所对应的课程中去,为学生创造学习技能和技术应用的通道。
3 新能源类专业“中本贯通”专业课程衔接实施
本节以供用电技术(新能源方向)专业为例进行论述。
培养目标的衔接 供用电技术(新能源方向)专业在中职教育阶段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对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及其变配电设备进行相应的安装、拆卸与日常检修等能力的应用型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后,培养学生良好的新能源工程技术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新能源系统安装、调试、维护与改造,系统开发,系统工程设计以及技术服务与管理等,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见,在培养目标上,中职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文化课外,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专业相关设备的认知学习;进入本科阶段后,不但要掌握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技能,还要掌握设备运行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对设备进行二次开发设计。
专业课程设置的衔接 供用电技术(新能源方向)专业核心课程为风电机组与风电场运行维护,对应的課程学时数为96课时,其中理论为32课时,实训为64课时;其本科阶段对应的课程为风力发电原理与应用、风力发电并网与控制技术,对应的学时数为116课时。中本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衔接 在完成专业课程设置衔接的基础上,对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这需要中职与本科相关专业教师协同工作,共同设计,开发相关课程。下面以风电机组与风电场运行维护为例来说明。
风电机组与风电场运行维护是中职阶段供用电技术(新能源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以电工知识为基础,对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进行讲解。授课内容为风电场认知、叶片、风轮轮毂与变桨距系统、风轮轴与齿轮箱、发电机、制动系统、液压系统、支撑系统、偏航系统、控制系统与升压变电站等的运维与检修,计划安排32课时的理论教学和64课时的实训操作课程。
本科阶段对应的课程为风力发电原理与应用和风力发电并网与控制技术,其授课内容为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变桨系统、偏航系统等的运行原理,风电机组的并网技术的基本要求,变速恒频风电机组、风电机组的独立变桨、智能控制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技术等,计划安排96课时理论,20课时实训。
针对不同阶段内容的差异,在中职阶段设计11个实验,以各个设备的认识、运行检修与维护为主要内容;应用型本科阶段设计七个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5 MW风电机组设计、风电站对不同风机故障的反应、风力发电MPPT控制设计、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风电机组转速与频率、电压的关系研究、风电机组并网方式、风光互补系统设计等。
专业技能的衔接 专业技能的衔接主要指学生在从中职到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深入,专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认证,风电行业“中本贯通”各个培养阶段对应的技能证书如表2所示。
4 结语
本文对“中本贯通”的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专业技能四个方面提出课程衔接的具体思路,以中职阶段供用电技术(新能源方向)专业与本科阶段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风力发电专业课为例,给出课程衔接的具体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中本贯通的合理性[J].职教论坛,2015(9):1.
[2]李婷,朱炜.职业教育“中本贯通”实施状况分析:基于上海市、北京市和山东省的比较[J].职教通讯,2018(7):74-79.
[3]王志华,董存田,葛宏伟.江苏与山东“中本衔接”项目的比较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7):7-10.
[4]王运奇.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3+4”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41-144.
[5]张健.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