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供性理论的高校校园景观策略研究
——以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景观设计为例

2019-10-12李娉娉刘源张沁瑜

园林 2019年9期
关键词:使用者绿地座椅

李娉娉 刘源* 张沁瑜

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建设重心秉持以人为本的概念,校园景观环境与在校师生的生活幸福指数密切相关,提高校园景观是师生们的真切诉求。关注高校绿地景观问题,并提出有效可行的景观提升策略,是对公园城市建设的响应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在风景园林领域中,主要是以功能为主导进行景观规划,解决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但让使用者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往往是微观层面的细节问题。营造舒适度高的校园景观,更多的是应该了解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可供性概念就是通过发现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总结产生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互动行为,来引导设计者进一步优化景观。

1 相关概述

1.1 可供性理论

可供性理论(Affordance)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Gibson于1977年在他的经典著作《视觉世界的知觉》(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中提出,用于解释和说明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文章强调可供性的产生必须同与之发生互动生物体的主观行为相关,且应同时指向环境和观察者,故可供性应理解成环境与人之间的互惠关系,而不是环境的自身属性[1]。可供性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受环境特征和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环境是承载可供性关系产生的载体,人的行为反应检验环境与人之间可供性的显现程度[2],当学生群体感知环境中的可供性,意味着可供性被显现。对环境中可供性的评价可以了解景观环境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协调环境与人的互动方式,进行针对性地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1.2 可供性应用于校园绿地设计的国内外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校园绿地研究发现,规划者不只是关注物理空间的营建,也开始注意到使用者的行为需求,校园景观愈发重视人性化的体现。Norman于1988年在可供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交互设计”概念,引入设计界后被迅速推广,对景观规划领域也产生了影响[3]。应用领域涉及到景观整体规划的提出、区域规划和不同绿地类型的运用,研究方向也从理论探讨发展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论的提出。可供性理论目前已应用到儿童户外空间设计和老年活动空间设计。宋天明在《基于可供性理论的大学校园广场景观评价与设计研究》(2017年)中将校园广场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基于可供性理论的校园广场设计策略与方法[4],但研究范围仅限于校园广场,没有挖掘校园中其他景观元素与可供性的关系。本文将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具体分析校园景观设计,扩展可供性理论应用于校园景观绿地研究的领域。

1.3 可供性E-P(环境—人)模式构成分析

可供性是用来解释环境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供性的显现取决于接受者的反应,即在环境下产生的行为。归纳可知,在设计中构成可供性需要具备三要素:使用者自身条件、环境特征和行为。迈克尔·T·特维(M·T·Turvey)提出可供性的显现需要结合能力或技术上的功效性,即功效性的反应程度可以检验环境与人之间可供性的显现程度[5]。所以在可供性构成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功效性(effectivity)概念。

依据人对环境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可供性可分为三类:知觉可供性、行为可供性、情感可供性。通过分析环境在知觉、行为和情感上对使用者的作用程度,依据使用者对环境的行为反应程度可将功效性分为促进、抑制、隐藏三个等级。功效性和可供性是不可分离的,并且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图1)。

2 校园绿地景观可供性分析

2.1 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活动特征与可供性分析

将可供性理论应用到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前提,应首先了解大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在杨·盖尔著有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户外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6]。必要性活动指的是人们在不同程度必须参加的活动,如去教学楼上课、去食堂吃饭等日常生活行为。自发性活动指人们有意愿参加产生的行为活动,如散步、短暂停留、驻足欣赏等自愿性行为,对外部条件要求较高,必须对使用者产生足够吸引力。社会性活动是具有群体性和组织性的行为活动,如在校园景观空间中组织一些社会性活动或游戏[7]。

2.2 高校绿地景观的可供性需求分析

通过了解学生群体对环境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可将高校绿地景观可供性需求分为三种:知觉可供性需求、行为可供性需求、情感可供性需求[8]。知觉可供性需求是人对环境获取信息的初级层面,知觉层的感知一般都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来获取,被知觉的可供性载体是环境的物象特征,如构筑物的形态、花的香味等。行为可供性需求强调使用者在知觉感受作用下还产生参与需求,这主要强调人在触觉上的感知。情感可供性需求强调使用者对环境发生情感共鸣。在校园景观提升设计中,应关注使用者对三个层面的可供性需求,提升景观与人的互动行为,减少景观资源的浪费。可供性景观行为设计要遵循体现景观环境、行为、心理三者之间存在的互为关系。

1. E-P模式运行机制

2. 校园景观可供性策略结构图

3 可供性理论下校园绿地景观提升策略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中将构成景观意象的物质形态归结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应用于校园绿地空间模式中,可将其简化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空间模式[9],通过对大学生行为活动特征的分析可知,点状分布的基础设施元素、线状分布的道路景观元素和面状分布的公共空间元素,分别承载着学生群体的自发性活动、必要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发生(图2)。本文将基于可供性理论针对这3类绿地类型提出可供性策略。

3.1 以人为本,基础设施的可供性完善

在基础设施分类中,休息设施与学生群体的互动频繁,是完善策略主要针对的目标物。三村翰弘在《建筑外环境设计》中提到,休息设施的存在应体现“坐有其位,坐有所依,坐有所视,坐有所安”,意为进行设计时应考虑座椅的数量、空间尺寸、形态质感对人的影响,进一步提炼为休息设施的“坐有其位,坐有所依,坐有所适”三大特点,并一一提出针对性策略。

(1)人人坐有其位

依据《公园设计规范》要求,公共坐凳座椅的数量按游人容量的20%~30%配置,但平均每公顷陆地面积上座位最低不少于20个,最高不得超过150个,因此通过计算校园师生数量来确定校园公共空间的座椅数量,在此基础上,依据校园不同功能区特点,合理增减座椅数量。

(2)人人坐有所依

人的行为具有边界效应,一般倾向置于空间边界处的座椅,所以通过空间边界塑造来获得人在心理边界的满足感。地形、植物、建筑、水体是构成边界的景观元素,利用这些元素可加强空间边界感的营造。

(3)人人坐有所适

“坐有所适”需要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感受。首先配置符合人体适宜尺寸的座椅;其次需要从距离的角度考虑,通过调整座椅之间的距离,来把控人际交往的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3.2 科学分级,道路景观的可供性优化

有别于其他用地性质的使用人群,校园道路系统规划具有一定特殊性,可按行为特征将道路系统分为教学区路线和生活区路线进行进一步优化。

(1)教学区路线路径优化

教学区路线主要指因上课需求连接学生宿舍到教学楼的“首选路径”。应尽量避免道路的蜿蜒曲折以及不便捷,以缩短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可以采用几何学的对角线原理,以缩短必要的行走距离,同时注意协调景观元素与道路的关系,如退让绿带,让出快速通道,以缓解景观与人的冲突。

(2)生活区路线景观优化

生活区路线相对于教学区路线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较小,但对道路两侧的景观要求较高,应着重设计道路两侧景观,还可以考虑增设景观优美节点和延长生活区路线的方法,缓解高密度人群对面积有限的校园的压力。

3.3 整体规划,公共空间的可供性提升

在公共空间设计上,除了考虑物质空间的构成,同时兼顾场所精神的赋予,以加强校园印象。对公共空间综合考虑以达到知觉、行为、情感三个层次的可供性提升。

(1)分散节点再关联

将校园内分布的休憩节点进行关联,以加强校园绿地景观的整体性,可通过赋予空间的环境意象和物象特征进行关联[10]。意象特征节点更加注重情感可供性的传达,通过挖掘校园的精神文化进行主题系列节点设计,物象特征节点则倾向知觉可供性的传达,在节点进行某一景观元素的差异性设计。

(2)物质空间再营造

大学生活处于一个探索阶段,除了对公共空间功能的需求之外,富有美感、趣味的空间可增加对使用者的吸引力,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上,不仅要关注空间层次的再次梳理,同时可进行节点的亮点设计。如广场的空间尺度可以从广场规模与围合界面的比例,以及广场空间层次的划分来把握。当广场比例失衡时,可采用增加界面等手段划分广场空间,增加空间层次以达到均衡。

4 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校园绿地景观建设

4.1 基本情况

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以下简称南林)建于1955年,西邻南京市新庄立交桥,南邻老居住区锁金村,占地面积1.7132 km²,属于大型校园[11]。对于这一所老校区,

为了满足师生对美好生活坏境的诉求,规划时应着重考虑在存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校园绿地景观质量。

4.2 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可供性显现不足

校园内许多座椅的大部分时间是被搁置的,有的甚至处于经久失修状态。造成互动性差的原因有很多,如在空间位置上没有充分考虑师生的心理需求;座椅结构不符合人体尺寸;座椅材质不当造成使用率低且易损坏。这些都会导致休憩设施的可供性显现不足,继而抑制行为的功效性(图3)。

(2)道路系统可供性出现偏差

由于道路规划时,没有很好了解学生群体的行为特征,导致学生以踩踏草坪获得快速通道的行为出现。同时道路周边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走行为,如人们会趋向有阴影的地方行走。铺装是道路的表面构成,而卵石和小料石这类表面不平整的铺装会带来行走的不便,也易引起道路受损(图4)。

(3)公共绿地可供性诱发力弱

公共空间互动性差是导致景观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校园内公共空间的营造应具有文化教育特色,且要考虑到休憩功能的添加,但现实情况是环境与人的互动性低(图5)。其主要原因是公共空间的形态趣味性低,对人的吸引力不足。

4.3 对策和途径

4.3.1 点——基础设施

(1)数量分布考察

通过对校园中休憩设施的分布情况调研,了解到除教学区和宿舍区的座椅分布较密集外,运动区对座椅也存在较高的需求。校园运动区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座椅的需求较大,且在学生宿舍周边,由于等朋友或等外卖等行为,座椅的使用频率也较大,此类区域应考虑结合休憩座椅的服务半径增加座椅的数量。

(2)空间位置控制

座椅的位置确定应结合环境心理学,充分了解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以南林教学五号楼旁的一处座椅空间改造为例,主要措施为:将座椅改建为紧靠道牙,背面种植灌木,切断踩踏草坪的“错误路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图6)。

(3)形态质感设计

校园内座椅一般造型单一,在设计座椅时,可结合不同区域气质进行形态设计。同时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可多设计耐用的防腐木材座椅。

4.3.2 线——道路结构

(1)路线结构规划

通过梳理,分析整理出南林的教学区路线和生活区路线中的重点改造路段,进行针对性的路径改造和道路景观提升,主要将教学区路径调整为快行通道(图7)。

3. 典型问题:座椅现状

4. 典型问题:道路现状

5. 典型问题:公共空间现状

6. 座椅改造前后效果图

(2)道路铺装整改

在材质选择上,应避免选择适合点缀游憩小道和广场装饰铺装的卵石、沙子、碎石等铺装贴面,户外避免使用抛光面铺装,以免出现雨雪天打滑现象。

4.3.3 面——公共空间

(1)节点整体性关联

整体性营造会增加场地的记忆点。南林内的游憩空间采用的是插空式的布局手法,仅关注到区域绿地休憩功能的补充,而忽视了节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降低了景观的整体性塑造。南林共有13处景观节点,节点1至节点4位于校园入口轴线上,是校园的主要节点,对这四个节点以系列主题进行环境意象层次上的关联,分布于校园各处的其余9个,可以通过统一构筑物的色彩和材质,进行环境物象层次上的关联(图8)。

(2)丰富空间层次

以思源广场改造为例。原来的广场仅有雕塑空间和草坪空间两个层次,由于草坪空间是用道路围合的,没有设置停留空间,导致空间的使用率低。改造方案将场地梳理为四个层次,三个是以不同休憩设施为区别的休憩空间和一个以植物为主的观赏空间,通过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可游玩性以提升景观与人互动的频率(图9)。

5 总结

7. 路线改造分析图

8. 休憩节点分布图

9. 思源广场改造前后平面图

本文试图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将可供性理论应用于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实践中,在理解可供性理论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解析可供性理论下E-P模式的构成要素,并引入行为的功效性。通过了解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活动特征和高校绿地景观的可供性需求,以点—线—面绿地空间结构框架,进行校园绿地景观可供性分析,具体提出针对性策略。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针对三类校园景观元素的现状问题,提出景观提升策略,希望为未来的规划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使用者绿地座椅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抓拍神器
你愿意变成伞还是座椅
奔驰S350车驾驶人侧座椅不能加热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